产后脱发、脂溢性脱发、病后脱发看过来,这里有让你长头发的方子

亮亮评养护 2025-04-08 13:52:29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产后脱发,脂溢性脱发,病后脱发,不同原因,同一个困扰:头发一把把掉,看着镜子里越来越稀的发缝,心也跟着空了。

今天不是来讲故事的,也不是来卖焦虑的,我们直接上干货:为什么掉发?怎么让头发重新长出来?哪种办法才靠谱?答案不止一个,但一定有适合你的。

不管是刚生完孩子洗头时满手的发丝,还是因为生场病后头发大面积“离职”,亦或是油头满面、痒得难受还伴随着日渐后移的发际线,背后都有原因。但更重要的,是解决办法。

今天我们不谈“接受”,我们谈“改变”。头发虽小,心情不小。

你想的,我们都懂。

先说产后脱发。很多妈妈产后两三个月开始掉发,洗头都不敢使劲梳,枕头上、排水口,哪哪都是头发。

其实这叫“分娩后休止期脱发”,是激素水平骤降导致的。怀孕时雌激素飙升,头发进入“生长期”,掉得少;生完孩子后激素回落,原本该掉的头发一下子都掉了,看起来触目惊心。

但这是可逆的,通常6到12个月会自然恢复。那是不是就只能等?不。

我们可以做点事,让它恢复得更快。

饮食上别盯着减肥了。头发最爱的是高蛋白、高铁、高锌的食物。

产后妈妈普遍营养不足,喝汤也别只喝清汤寡水。牛肉、鸡蛋、黑芝麻、海带、紫菜这些食物,别小看,都是头发喜欢的“老朋友”。

尤其是黑芝麻和核桃,古人早在《本草纲目》里就说它们“补肝肾、益精血”,而中医认为肝肾主发,这不是迷信,是代代验证出来的经验。

再说脂溢性脱发。

这种脱发不是“掉”,而是“油”,头发出油、头皮发痒、头屑增多,然后慢慢地发际线后移、发缝变宽。它的“罪魁祸首”不是油,而是雄激素。

尤其是“二氢睾酮”(DHT),在头皮的毛囊处兴风作浪,让头发变细、变软、最后掉光。

别急着洗头洗得太勤,这反而可能刺激头皮分泌更多油脂。选对洗发水,比天天洗还重要。

含有酮康唑的洗发水,比如2%的酮康唑洗剂,能有效抑制真菌、减少炎症,还能一定程度上抑制DHT的活性。有临床试验显示,连续使用12周,有明显减少脱发的效果。

只别盼着洗一次就灵,坚持才是关键。

还有一种“外用药水”你可能听过:米诺地尔。

很多人以为这是男性专用,其实女性也可以用,只是浓度不能太高。2%的浓度对女性更安全,早晚各一次,坚持三个月以上才会看到效果。

刚开始可能还会掉得更多,这是正常的“过渡脱发期”,别被吓到。

病后脱发也很常见。

尤其是经历过高烧、手术、严重感染后的两三个月,头发开始成片掉落。这叫“急性休止期脱发”,是身体自我保护机制。

它不是永久性的,但恢复期可能长达半年甚至更久。

这时候,营养补充是第一位的。最常缺的是铁、维生素D和B族维生素。

尤其是维生素B7,也叫生物素,是头发合成角蛋白的关键成分。不少人吃了生发片,其实就是补了生物素。

但注意,不是越多越好,过量同样会有副作用。每天摄入量控制在30微克左右即可。

如果你是素食者,更要小心B族维生素摄入不足,那就得通过补剂来弥补。

除了吃,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关键——睡眠。

头发的生长周期和昼夜节律密切相关,晚上11点到凌晨3点是头皮血流最旺盛的时段。如果你经常熬夜刷手机,毛囊得不到充足的营养供应,就像果树缺水,自然不会结果。

想让头发长出来,先让自己睡得着、睡得好。

还有一种“生发神器”,你可能从没考虑过:低能量激光治疗(LLLT)。

这是近年来兴起的非侵入性技术,通过650nm的红光刺激毛囊,延长头发的生长期,增加毛发密度。国外已经有FDA认证的设备,比如激光生发帽,每次使用20分钟,每周3次,持续使用半年以上见效。

国内也有类似产品,但要选正规品牌,别贪便宜买三无产品。

讲到这,你可能会问:中医怎么看脱发?其实中医把脱发分成“血虚”“肾亏”“湿热”几型,调理也各有不同。

比如肾虚型脱发,常伴有腰膝酸软、夜尿多,这类人适合吃黑豆、桑葚、枸杞、何首乌炖鸡汤。而湿热型脱发,多见于脂溢性脱发,用苦参、黄柏、地肤子煮水洗头,有一定缓解作用。

但中医调理重在辨证,别自己瞎用药,得找靠谱中医师面诊。

国外的经验也值得借鉴。比如地中海沿岸国家,脱发率比北欧低,和他们的饮食不无关系。

橄榄油、鱼类、坚果富含Omega-3脂肪酸,有抗炎作用,对毛囊友好。日本人爱吃纳豆、海带、紫菜,这些食物富含铁和碘,也对头发有益。

你会发现,那些发量多的人,往往不是靠洗出来的,而是吃出来、养出来的。

还有一点很多人忽视:情绪。

焦虑、抑郁、长期压力大会影响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干扰毛囊的生长周期。你越焦虑,头发掉得越多,掉得越多又更焦虑,这是个恶性循环。

学会放松,学会接受头发有自己的节奏,反而更有助于它慢慢恢复。

也有些脱发是不可逆的,比如毛囊已经坏死的斑秃、秃顶,那就需要医疗级别的介入,比如植发。现在的植发技术非常成熟,FUE无痕植发、机器人辅助提取毛囊,这些技术都能实现自然生长,但前提是——别太晚。

毛囊还在的时候是黄金窗口,等完全脱光,就只能靠外力了。

说到底,头发是身体健康的“晴雨表”。掉发不只是外貌问题,它透露着你身体的营养、内分泌、情绪、睡眠,甚至免疫状态。

一味地追求“防脱洗发水”只是治标,真正的“长发方子”,是从内而外的生活调整。

所以别小看那些“老掉牙”的建议:规律作息,营养均衡,情绪稳定,适度运动。

它们听起来平淡无奇,却是每一根头发的守护神。

头发掉了,可以再长。关键是你愿不愿意为自己做点改变。

头发长得慢,但你可以走得稳。别急,慢慢来。

每一根新长出来的头发,都是你爱自己的证明。

参考资料:

1. 《中华皮肤科杂志》2022年第55卷第4期,米诺地尔治疗女性脱发的临床观察

2.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21年第37卷第2期,产后脱发与激素水平关系的研究

3.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20年第19卷第9期,基于中医辨证论治对不同类型脱发的调理研究

2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