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晚,在天津市南开区政府大力支持下,由甘肃环县县委、县政府主办,在天津市南开区“狗不理”水上旗舰店开展“寻香环县·羊名天下”——“当‘狗不理’遇见环县羊肉”推介活动,并在现场制作环县羊肉18种做法以及当地各色小吃。
本次活动以天津南开区对口帮扶甘肃环县为契机,借助天津“狗不理”的品牌效应,以精准扶贫为主题,展示环县羊肉美食。旨在塑造环县羊肉品牌影响力,将环县羊肉故事、黄土塬绿色健康食品向外界推广,进一步解读环县首位脱贫产业肉羊产业的“脱贫密码”,打造精准扶贫“环县现象”。
环县位于甘肃省东部,历史悠久,民风淳朴,气候宜人,是中国皮影之乡、小杂粮之乡,是甘肃省重要现代优质肉羊基地。充满乡土人情气息的环县饮食文化,不仅令人胃口大开,食后也使人回味无穷。“烤全羊、羊肉十八吃、十大碗、荞剁面、燕麦柔柔、荞面圈圈”等,道道独具地方特色,样样都是美味佳肴。
环县坊间有“环县羊羔肉,蒸煮炸炒馋死人”一说。作为地道环县人,“吃羊肉”是待客最高的礼遇。环县羊肉之所以好吃,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草种资源有关。环县属黄土高原沟壑区,窑洞是人和家畜家禽居住的基本条件。环县天然牧草种类,人工种草面积大,富含上百种中草药。环县有大小沟道1.7万余条,水质苦咸,矿化度高;因此,环县羊是在“食天然草、饮矿泉水、登黄土地、住土窑洞”的环境中生长,因此羊肉营养价值丰富和味道鲜美。
被誉为“黄土高原黑精灵”的陇东黑山羊,其肉质细嫩,低脂肪高蛋白、膻腥味极轻。尤其最好吃的是羔羊肉,环县羊一般冬季下羔,到第二年三、五月份,正是羊羔哺乳期,肉质最好,味美鲜嫩,是当地人最解馋的美味。羔羊体内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无机盐、钙、铁等营养成份,有“黄土地、天然草、童子羊”金字牌的美誉。
近年来,环县已形成集肉羊良种繁育、规模养殖、屠宰加工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走出一条农牧互补、种养结合、生产高效、生态循环、良性互动的农牧业可持续发展之路。官方资料显示,截至2018年底,环县肉羊饲养量达到275万只,存栏165万只、出栏110万只。
2019年,环县还出台关于加快肉羊产业发展规划的文件,启动了新一轮湖羊产业三年提升工程。计划到2021年,环县羊饲养量将超过300万只,农民人均来自羊产业的收入达到6000元、户均收入达到3万元,把羊产业打造成产值超20亿元的支柱性产业。
环县还通过屠宰加工厂设置市场保护价,确保养殖户的收益,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在环县中盛羊业100万只肉羊屠宰加工厂,全智能肉羊生产管理系统,建立从规模化种植养殖、湖羊良种繁育、标准化生产深加工、全程冷链物流体系及全国终端销售渠道一体化的绿色生态全产业链。
自天津市南开区与环县结成帮扶对子后,双方立足环县农产品实际,结合天津市消费者的需求,通过协议销售、网销、展销、店销等多种途径为天津群众提供了优质农特产品,同时也为庆阳农产品外销打造了一个黄金平台,成为贫困群众增收脱贫的新渠道。
据悉,9月11日晚20时,环县还将在天津奥城美食广场开展“环县羊肉烤品推介活动”,此次活动以现场互动体验、传播带动,多角度展示环县羊肉美食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