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吗?现在居然有人用微信通知员工被炒鱿鱼!这年头,工作群都成“刑场”了?最近,广东汕头中院的一个判决,让不少人惊呼“太意外了!” 事情是这样的,一个姑娘刘女士,在公司干了好多年,没签正式合同,就签了个员工手册。有一天,砰!公司微信群里来了个通知,说她被裁员了,紧接着,她就悲催地被踢出了群!这也太突然了吧?
这姑娘当然不干啊!直接申请劳动仲裁,结果,法院居然判公司赔她4.5万!这到底是咋回事?咱们细细说道说道。公司说,微信通知只是个“商量商量”的意思,不算正式的解雇,而且公司效益不好,裁员也是没办法的事。可法官却认为,微信通知这行为,公司得负责啊!公司发了通知,又把人踢出群,这摆明了就是单方面解雇嘛! 再说了,公司说效益不好,可人家连正规的裁员流程都没走,这证据不足啊!法院认为,公司要承担责任,所以判决公司赔偿刘女士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
想想看,这年头,谁还没个微信工作群?要是哪天,你也在群里看到类似的通知,是不是也得小心点?说不定,下一秒,你就被踢出去了呢! 这件事,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公司裁员,可不能随便来!得走正规程序,得给员工一个交代,更不能在微信群里偷偷摸摸地玩“消失”。不然,吃亏的可是你自己!
这事儿反过来想想,咱们员工也该长个心眼,别光顾着在工作群里聊天水群,重要的东西,最好还是签个合同,白纸黑字写清楚,免得以后吃亏!这年头,不光要努力工作,更要保护好自己的权益!这可是咱们辛辛苦苦赚来的血汗钱!
再深挖一下,你会发现,这背后其实反映出很多问题。首先,现在网络办公这么普遍,微信工作群已经成了公司管理的重要渠道,可这管理方式,也该跟上时代步伐啊! 不能简单粗暴,该有的流程,一个都不能少。我们来看看,这公司为什么这么草率?是觉得省事?还是压根就没把员工当回事?
其次,这案件也提醒了所有企业,在裁员的时候,可不能打擦边球! 法律法规摆在那儿,该走的流程,一样都不能少。咱们得正规操作,保护好员工的权益。这不仅是法律的要求,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表现。企业和员工,应该是一种良性互动的关系,而不是简单的雇佣关系。
另外,咱们也别忽略了刘女士的经历,也提醒咱们,无论是在什么公司,无论签没签合同,都该维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别害怕麻烦,该争取的,咱就得争取! 别傻乎乎地被踢出群,还得不到应有的赔偿。
最后,咱们可以再想想,这事件之后,会有哪些变化?会不会有更多人开始重视劳动合同的签订,并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 会不会有更多企业开始规范自己的裁员流程,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或许,这件看似普通的裁员事件,会给社会带来一些积极的变化也不一定呢! 毕竟,公平正义,才是社会进步的基石啊! 别忘了,咱们劳动者,也应该有更多的话语权,来守护自己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