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浪潮下,人类将失去工作?且看历史怎么说

青衫弹史 2025-02-16 10:35:00

随着AI技术的迭代,离AI浪潮席卷人类社会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与此同时,一股焦虑的情绪要在社会上悄然蔓延,人们忧心忡忡,担心着越来越智能化的AI抢走人类的工作,让越来越多的人下岗失业,赚不到钱,没法子养家糊口。毕竟AI不要工资,不要假期,不需要情绪陪伴只知道指令,能力又全面又强大,面对如此竞争对手,怎么能让人不感到压力山大呢?

这种担忧,也并非无的放矢,随着AI技术的发展,很多公司都开始采用AI,又有多少公司宣布裁员。似乎AI接管人类社会的日子不远了,电影中情节似乎要照进现实。

那么,AI真的会全面取代人类,让人类下岗失业吗?

这种担忧并非首次出现,回顾历史,每次重大的科技变革,都会引发人们对失业的恐慌。汽车诞生之初,马车夫们忧心忡忡,电灯问世之际,生产油灯的厂家也是担忧不已。

我们从历史上发生过三次工业革命说起,看看历次工业革命中,就业市场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一起探讨一下这背后的共性。

1765年,珍妮纺织机在英国兴起,这台机器一次能纺出多根纱线,效率是传统手工纺纱的数倍,比之最勤劳的纺织女工速度都要快,也因此大量的手工纺织工人失去了工作,除了纺织工人之外,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全面爆发,各种机械化设备出现,传统的手工行业纷纷被冲击,大量手工劳动者的生意一落千丈,无法维持生计。

为了生活,农民们被迫涌入城市,涌入工厂。第一次工业革命在淘汰旧岗位的同时,也创造了许多新的就业机会,机器的运转需要人来设计、制造、维护,于是乎工程师、设计师、维护师傅等职业应运而生,工厂的出现,大量人员的涌入也需要人员来管理,各种行政、管理方向的岗位随之出现。此外,像是马车夫所担心的问题也出现了,但是随着火车司机、汽车司机等新职业也随着出现。

据统计,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英国的工业就业人口大幅增加,新兴职业的数据不断攀升,社会总体呈现繁荣景象。

19世纪中叶,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浪潮汹涌而来,人类社会迎来了电气时代。

内燃机的出现,让汽车制造业迅速崛起,从汽车的设计、生产到销售、维修,一条庞大的产业链就此形成,也由此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而飞机的发明则为人类开启了航空时代,飞行员、空乘人员、地勤人员等等职业则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发电机的出现使得电力成为了主要的能源,各类电器被人类创造出来,电力工程师、电子工程师等新职业应运而生。

与之相对应的是,在内燃机和电力普及的过程中,传统的体力劳动岗位在进一步减少,马车夫、人力车夫等职业逐渐消失,成为历史名词。

据统计,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美国制造业就业人口增长了数倍,新兴产业的就业人数在其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号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吹响,人类社会自此迈入了信息化时代。软件开发工程师、程序员、数据分析员等新兴职业成为了热门,互联网的发展催生了电子商务、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新兴行业,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创业和就业机会。

回到当下,AI技术的发展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就业市场的格局,以目前已有报道来看,AI在数据处理、文案编辑、图片设计、客服响应方面有着良好的试用反馈,这方面工作的人员将面临着考验。与历次工业革命一样,AI在取代一些岗位的同时,也在创造着新的就业机会。如算法工程师、机器学习专家、数据科学家等岗位就成了香饽饽,在AI应用领域,也涌现了诸多新的岗位,诸如AI医疗协作员、AI伦理专家等等。

从历次工业革命进程来看,对人们的能力要求逐步提高,第一次工业革命需要了解机器,靠着时间的积累就能积累技能,第二次工业革命要求有所提高,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要求更是上升不少,如今第四次工业革命即将到来,它对于参与其中的人的能力要求无疑是历次工业革命最高的。

所以,不被时代所淘汰,最好的办法是积极准备,努力学习知识,充实自身,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拥抱技术,学习技术,应用技术,最终创造技术。

另外,从历次工业革命的就业变迁来看,人类的创造力始终是推动社会发展和创造新就业机会的关键,人类的创造力是AI始终无法替代的,这或许是我们在AI时代立足的根本。AI或许能够从海量样本中形成一个新的设计,从无法从天马行空的人脑中探知人类的想法。

当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微观和高速运动现象时,是爱因斯坦凭借超越常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突破了传统思维的束缚,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门捷列夫在梦中用纸牌的方式完成了元素周期表的排列,徐寿从明朝宗室的名字中找到元素周期表正确的中文翻译,这些让AI来实现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保持创造力,积极应用新技术,或许是我们在AI时代生存的唯一方式了。

2 阅读:231
评论列表
  • 2025-02-24 09:05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