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7月,在甘肃兰州生活、工作长达27年的冼恒汉离开了,上级表示让他动一动,重新安排新职务,而他留在北京等待工作的安排,5年后得到的结果无法承受。

很多人或许不认识冼恒汉,因为他是政工出身的将领,虽然是广西籍出身,可随着中央红军转战陕北后,从此就与大西北结下不解之缘,长达半个世纪。
抗战时期,在贺老总麾下,解放战争在彭老总麾下。
他曾经写回忆录说,最敬佩的人是贺老总。
他认识的转折或许在1967年,军队奉命支左,不仅从第二政委改为第一政委,还兼任党委第一书记,甘肃省革委会主任、第一书记。
相比军队的工作,地方工作是复杂的,要振兴农业,发展工业。甘肃是农业大省,常年干旱少雨,灾年收成都有问题,解决不了温饱。不少人背井离乡乞讨生活。对于省一把手来说,首要标目就是发展农业,让老百姓吃饱,不能靠天吃饭。

解决旱涝保收,就需要兴修水利,没有资金向上级申请。在他的努力下,农业产量不断增加,这是有目共睹的,逃荒的越来越少。从这一点来说,军队出身的干部执行力很强,虽然缺乏经验,但边学边干成绩突出。
干农业,干工业都是义不容辞的,有一件事他不想干,但非干不可。就是解放兰州铁路局的问题,铁路局隶属于铁道部,不隶属地方,可闹得不行,运输梗阻,影响经济建设。上级派铁道部过来无济于事,上级让省委管,一来一回伤害不少干部,这也是影响他被免职的主要问题。
客观来说,他承认在一些问题上做法不得当,但也是执行者,也是认识问题。像他这样其情况的人大有人在,其他都继续在位置上,自己却不行。1977年上级让他动一动,表示重新安排工作,经过多方面考虑同意了。
在京等待5年,未见动静。此时中央提出干部年轻化号召,不少老将纷纷退居二线或者离休,自己的年纪不小,难得面临离休?不曾想,军区领导班子对他进行召唤,解决过去历史问题,上来扣上几顶帽子,当场心梗住院。

想不通,时隔5年还要旧事重提,最终得到退出现役的结论,这是他无法承受的,说他是“四人帮”的代理人,认为不符合事实,除了夸大其辞外,很多都是无中生有的。几十年来,自己无论在兰州军区工作和在甘肃地方工作期间,都是上级的指示办事的,重大问题都经常委讨论。
认为这特殊时期,其他地方也都有,甘肃能避免?看问题要从历史条件、总前提来看。
后来,他多次申诉过,似乎没有什么音讯。不过,他的党籍、军籍恢复,从师级待遇改为军级待遇,至于为何这样不得而知。晚年的他很遗憾,问题没有完全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