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上周,奥巴马亲自对媒体透露:自己与妻子的关系一度很不好,因为8年总统生涯让他们婚姻近乎触底。所以近半年以来,米歇尔的身影是缺失的,奥巴马婚变的传闻甚嚣尘上。

可是,真正看看奥巴马这段婚姻,仅仅是他总统生涯期间造成的婚姻关系破裂吗?恐怕在这背后还有米歇尔对奥巴马的无法释怀:当年她大龄流产,好不容易靠试管生下女儿,却又面临着丧偶式育儿的婚姻,这谁受得了?

关于这件事,可以在米歇尔的自传《成为》中窥其一二。虽然她在书中表现得很公允,说得也很知性:
“作为女人,一生中有三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先是成为女人,而后再成为妻子,最后再成为一位母亲。”

但成为母亲可不是那样容易的,她难于成为女人,更难于成为妻子,生育的代价是放弃自己而成全的新生命过程。

当年,奥巴马与米歇均为哈佛高材生,是法律工作中相当出色的员工。米歇尔还是奥巴马的上司,其优秀完全可以想象。

但是,婚后因为奥巴马开始向政治进军的现实,他们的生活一度变得非常拮据,米歇尔在书中说:
“早年的时候,我们的生活并不那么随心所欲。”

毕竟,米歇尔一个人工作,要养一个家,奥巴马在那个时候发现自己收到一件新浴袍都会开心很久。

这大概就是成为妻子之后米歇尔最大的生活变化,从知性女高管变成了为小家一日三餐发愁,甚至没有自己房子住的焦虑妻子。

可这不是最大的问题,因为在30岁高龄的时候,米歇尔流产了。
既然没有想不要孩子,这个年纪绝对是必须抓住的时机,可惜她流产之后才发现自己已经没办法正常怀孕。

“经历了第一次流产,我们的情绪瞬间都被完全摧毁了,这也是我们人生中非常糟糕的事情之一……我意识到这点了,我当时已经34、35岁了,我们不得不选择试管婴儿”
每一个了解试管婴儿的女性都会懂得,那绝对不是单纯筛选精子、卵子、然后培育胚胎的过程,而是半年甚至一年不断监测排卵,促进排卵,进行抽血化验的痛苦过程。

“奥巴马出门在外的时候,只有我一个人孤独在家里,一次又一次地举起排卵针的针筒,自己亲手扎进肚子里。”
当女性的生育变成一次次人工助力,女性的心理是会脆弱而疼痛的。好在米歇尔终于迎来了自己的两个女儿,她的努力与坚持得到了回报。

可这回报的意义仅限于米歇尔成为母亲,并不意味着奥巴马也是一个合格的丈夫:
“奥巴马作为丈夫,每天还能正常维持他在外面工作和应酬,而我除了要照顾家庭以外,为了升级成为一个母亲,还要接受其他更多的严峻的考验。”

其中除了带孩子,还包括让家庭生活正常运转。
奥巴马的政治竞选在最初是没有多少稳定工资收入了,家庭的生活重担就这样压在米歇尔的身上,她不得不拖着两个娃去找工作。

“有一次,我要去一家公司面试,可是孩子没有人照顾,只能带着她们一起过去。当时我一面哄着哭闹的孩子,一面向面试者解释:她很乖的”。

只是想一想,便可以想到一个女人的兵荒马乱,在这样的婚姻中,是没办法情绪稳定,没办法不吵架的。米歇尔在这样的生活中带大了两个女儿,并帮助奥巴马成为总统。

看上去,第一夫人的形象很风光,可这风光没办法改变米歇尔一路走来的艰辛与委屈,哪怕是成了第一夫人,她还要继续着家庭、工作、母亲多重角色的生活现实。

由此可以想象,米歇尔这些在婚姻中付出得太多,对丈夫的爱可能早就因此而消磨殆尽了,就如同她自己所言:有十年时间几乎无法忍受丈夫。

如今,米歇尔终于回归面对自己的生活,女儿长大了不在身边,丈夫退休了无需在意形象,所以她要去做自己想做的,而不再是为婚姻继续苦苦维持人设。

虽然奥巴马认为他目前正在通过“共同参加趣味活动”来修复与米歇尔的关系,只可惜,这种修复恐怕起不到太大的作用,所以他现在的日子并不好过,一个人孤单地面对很多事,连形象都下滑严重呢。
她以前是男的照片都被扒出来了,你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