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中的山西,忻口会战(29):岌岌可危的晋东战线

星辰与大海 2025-04-11 15:06:39

书接上回,本期继续讲述忻口会战战斗全史内容……

娘子关失守后双方的态势

日军第20师团于26日占领娘子关后,当晚即调整了部署:“右纵队中在铁道线方面的部队为右追击队,向阳泉平地追击,左纵队作为左追击队反转,经柏木井向平定急追:师团本队从新关向平定前进”。

而第1军司令官香月清司中将为趁机扩张战果,一举攻占太原平原,也命令第20师团发动追击,乘胜进人榆次南方地区、并占领太原平原。香月考虑到第20师团连日作战,已经受到很大损失,发动追击后,如无后续部队跟进,恐陷入危险境地。所以,他又命令以第109师团步兵第31旅团(欠1个联队)和山炮兵大队、工兵中队为基干组成的昔阳支队,列人第20师团,加入正太路方面的作战,另外还从平汉沿线方面抽出榴弹炮兵1个联队、加农炮兵1个大队、迫击炮兵1个中队、架桥材料1个中队,使用于太原方面。

娘子关守军全线撤退后,至当晚,其各部队的情况如下:

由神灵台转移至第17师防守,于26日下午2时,在巨城镇(不含)、马鞍山(非安徽下辖的地级市)、南畔一线占领阵地。第27路军之第169师,集结于上、下盘石村附近;第42师之第126旅在程家拢底向晋北输送完毕,该师其余部队经董家寨到达上下白泉。当晚,第42军到达白羊墅、骆驼岭、路家山地区。第124师之第372旅,也到达石门口,并与退至大石门之第364旅取得联络。第30师及第31师,正向西郊村、桥头村前进中。而新关方面的守军第3军因柏木井失陷后路被截断而与战区指挥机关失掉联络。

在娘子关即将陷落的前夕,日军右纵队队长高木少将就已看出,娘子关守军有退却的征兆。此时旧关方面的战况也较为沉寂,他便于26日下午1时20分决定,不失时机地以主力沿正太线前进、以一部从巨城镇、下白泉大道方面向阳泉急追守军。

据此,日军步兵第78联队占领娘子关以后,即以第1大队(附独立山炮兵1个中队、工兵1个小队)作为右侧支队、为从守军的左侧背切断其退路,准备经巨城镇、下白泉向阳泉北方地区追击;以主力在娘子关集结后,准备沿正太线向阳泉追击。

当晚,日军右纵队接到川岸师团长下达的命令,“右纵队作为右追击队,于柏井驿北方地区捕捉歼灭师团当面之敌,尔后沿铁道以北的地区向阳泉急追敌人”。

27日天亮以后,日军步兵第39旅团兵分三路,分别开始行动。

旧关方面的步兵第77联队于上午8时,开始向新关附近的第3军阵地发起进攻。这时,第3军未接到撤退命令,仍在固守阵地。但日军左纵队于26日占领柏木井,截断了该军退路,使其陷入了日军的包围圈。因此,该军官兵军心动摇、士气低落,根本顶不住日军的猛攻,只好分途突围。步兵第77联队突破新关附近的守军阵地以后,将步兵1个大队派往正太线方面,纳入高木旅团长的指挥。该联队主力则向柏井驿追击,尔后作为师团本队。

与此同时,娘子关方面的右追击队以主力正太线向阳泉追击,以右侧支队经巨城镇、下白泉向阳泉北方地区追击。

阳泉追击战

27日早晨6时,日军右追击队主力从城西村出发,沿正太线发起追击。上午7时20分左右,当其行至东塔崖村南方约1公里附近时,得知一个约700人的中国行军纵队正从旧关、白奇沟方面沿铁道线退却,遂从侧面发起突袭,歼其一部,并使其大部陷入溃乱状态,四散面逃。

右追击队主力在东塔崖附近的战斗之后,接着转入追击。下午2时30分,当其行至上盘石村东侧附近时,侦知有约700名守军正占领着该村西方高地。该地守军为武士敏第169师第2旅一部。此时,该师正奉命增援晋北,先头部队已到达荫营,后续部队尚

在上下就石—带。当该师第2旅发现日车二尾随在后,王宏业旅长立即命令部队占领润道两侧高地、封锁沟道,阻止日军西进,双方随即展开战斗。王宏业旅长和武士敏师长约亲在前线指挥警战。因日军由东问四,尔面山势较高,所占地势有利。战至下午5时

30分左行,北山坡守军抵不住故人的火.有的士兵往下撤退。武士敏命令王宏业,用手枪逼令后退的士兵仍返回阵地抵抗,没有命令,不许有一人后退。就这样,该师坚守到当日深夜,武士敏才命令第2旅立即由火线撤下,速至荫营西上刘备山;第1旅及各团也由荫营翻过刘备山。

日军右追击队主力击退第169师的阻击以后,于28日上午7时从上盘石村附近出发,继续追击。此时,第42军(军长冯安邦,辖第27师(自兼)和独立第44旅)已奉命在白道嫣经乱柳村至龙庄西方高地一线占领阵地,阻击日军前进。

当日下午2时,日军占领乱柳村西北方高地以后,随即对第42军阵地发起进攻,但受到该军的顽强抵抗,战至当晚仍然进展甚微。

29日晨,孙连仲接到军事委员会28日中午12时电令:“娘子关方面作战各军,应在寿阳以东地区,利用山地坚强抵抗,如无命令,即将全部牺牲,亦不许退至寿阳以西地区。”孙连仲奉命后,为坚强抵抗以待援军到达,遂于29日上午11时下达命令,其要旨如下:

(一)兹规定本路军各期行动:以现地为第一抵抗地带:以赵家庄、南落村、辛兴镇为第二抵抗地带,以台泉、上龙泉、郭家庄、南沟为第三抵抗地带;以松塔镇、范乐岭、芹泉镇为最后抵抗地带,不准退至此线以西,违者处罪。

(二)各部队活动范围:第31师沿平榆大道两侧各2公里,左与第30师联系,第30师居中,右与第31师,左与第42军联系;第42军沿正太路向右4公里,与第30师联系,向左2公里。各按规定地带逐次抵抗。

(三)各部队变换抵抗地带,须待本部命令实施。

当日,日军右追击队主力在炮兵的配合下,再兴攻势,向第42军阵地发起猛攻。双方多次展开肉搏战,战斗异常激烈,据守乱柳村的第27师2营仅剩士兵6人,依然苦撑不退。

第42军苦战了一天半的时间,至当晚6时才奉命向大阳泉、阳泉、李家庄一线占领阵地,且战且退。日军趁势发起进攻,当晚7时许,其第一线步兵在强大火力的掩护下,推进到标高1040高地及标高1000高地一线。30日凌晨3时许,日军又推进到路家山、白羊墅一线。30日拂晓,日军发现守军已全部撤退,便于早晨6时转入追击,上午11时许推进到下五渡南北一线。

这之前,日军左追击队已占领平定县城,并于30日上午8时30分,以步兵第79联队主力从该地出动,向阳泉攻击前进。当时,第26路军总指挥孙连仲已退到寿阳城。

黄绍站到其指挥部里问情形,孙连仲对黄绍兹说,他的3个师,只有冯安邦的第27师尚好一些,其他如池峰城的第31师和张金照的第30师,都损失很大,没有什么战斗力了。黄绍兹向孙说,正太路上如不在阳泉作有效的抵抗,敌人一下就能冲到太原。我们的责任是很大的,无论如何要令第27师师长冯安邦在阳泉抵抗,不得后撤。恰在这个时候,冯安邦来电话报告,说敌人已接近阳泉,阳泉地形不好,要撤到阳泉以西地区收容整顿才能抵抗。孙连仲要冯安邦接受固守阳泉的任务,并且对冯安邦说:“再后撤,就枪毙你!”冯安邦说:“报告总司令,我手上只剩了一连人,如果收容好了,我总尽我的最大努力就是了。”孙连仲听到这里,再不作声,等于是默认了冯安邦的意见。这样,阳泉就于当日上午10时左右被日军占领。

27日早晨,日军右追击队的右侧支队从上薰赛出发,沿巨城镇、下白泉大道攻击前进,途中相继击退巨城镇西方高地、水峪村西北方高地、殷家庄西方高地、下白川东侧高地等地的守军,于30日下午5时到达阳泉附近,复归右追击队主力。

平定追击战

26日、日军第20师团的左纵队经过前牌岭村附近战斗以后,推进到新关当面守军第3军的右侧背柏井驿附近,完全切断其退路。27日早晨,左追击队(26日晚左纵队改为左追击队)得知右追击队正以主力沿正太路发起追击,也以1个大队作为先头,向平定追击。

当日,孙连仲为确保平定,也于9时令第124师之第372旅确保石门口一带;第122师占领赵家庄、冶西一带,第30师占领1121高地经上庄迄1018高地一线,第42军占领白道壖,经乱柳村至龙庄西方高地。孙连仲下达命令后,立即转驻坡头村。

当日上午,川军第124师第372旅第744团第3营(营长黄伯亮)赶到石门口一带布防。下午3时20分,日军左追击队的先头大队抵达徐峪村,得知“约1个团的敌人在石门口南北一线占领阵地”,随即对该营发起进攻,却遭到顽强抵抗。虽然第3营武器很差,但是他们士气高昂,在严防死守的同时,还不断对日军发起反击,顶住了日军的攻势。至当晚11时,该营因伤亡较重,遂奉命撤到后方休整。日军趁势发起进攻,占领了石门口西北及西南方高地线。随后,日军左追击队主力相继赶来,集结于小桥堡附近。

正当第3营在石门口阵地阻击日军西进的时候,第372旅以持久的战略方针,决心在西郊村东西两侧,利用高山深谷作持久抵抗的战术部署,迟滞日军,以掩护正太线友军右侧安全。第744团代理团长阙焕然(因团长蒋永臣生病,由副团长阙焕然代理团长)率该团主力(欠第3营)占领石门口以西、西郊村以东高山,构成纵深阵地,拒敌西进。第743团迅即占领西郊村西部山区构筑阵地,与正太线上左方友军密切联系。旅指挥所即在西郊东谷口岩洞内。

28日早晨,日军步兵第79联队集结于石门口西北方高地,准备尔后的攻击。此前,川岸师团长除将步兵第80联队主力(欠第3大队)复归左追击队以外,还把野炮兵1个大队也配属给该追击队。随着这两支部队的到来,左追击队队长上月良夫的底气更足了,便于下午1时决定,步兵第79联队立即进攻西郊附近的守军阵地,步兵第80联队准备从石门口-泉头-东前镇大道方面向平定西南地区攻击。

步兵第79联队奉命后,立即对川军第744团阵地发起进攻。该团阵地位于石门口以西、西郊村以东的山区。这里几乎全是光秃秃的石头山,断崖林立,山势极其险要,攀登十分困难。但日军很狡猾,没有盲目进攻,而是在炮火掩护下步步推进,攻占一处巩固一处,逐步“蚕食”。第744团因武器太差,不敢主动出击,只能守在工事里被动挨打,听任日军炮击。黄昏以后,第744团终于顶不住了,全部撤到平定城西收容整顿。步兵第79联队趁势推进到榆树院、东白岸一线,整晚与第743团对峙。

29日上午9时30分,步兵第79联队又对西郊村西部山区的守军阵地发起进攻。该地的守军为川军第743团。该团于27日受领该地的守备任务后,团长刘公台当即作了研究。他根据西郊村西边第一面坡东陡西斜以及第二、三两面坡东斜西陡的特点,提出全团3个营作一线配置方案。第2营营长熊顺义则建议仍按纵深配备较好,即以2个营占领第一面坡,团部率1个营和团直属部队占领第二面坡和第三面坡,形成纵深阵地。争取多打一天时间,而且可以减少伤亡损失。

但最后刘公台团长仍坚持他的方案,就按第3、2、1营序列由北向南展开在第一面坡上,连夜赶筑工事。

日军步兵第79联队发动攻势后,先是以飞机大炮轰炸猛射,掩护其步兵开到进攻准备位置,然后是机枪猛射,掩护其步兵展开,向守军阵地接近。而第743团已经从第744团的教训中吸取了经验,他们在日军飞机、火炮猛烈轰炸射击时,第一线只留监视哨,大部人员藏在后方掩蔽部里,当日军步兵进入其三四百米火网内时,即迅速进人阵地猛烈射击。当时该团最锐利的武器是曾姓元旅长在四川自筹资金,请东北兵工厂王技师制造的4挺捷克式轻机枪。然而,日军凭借天上飞机扫射、地下大炮轰炸的压倒性火力优势,层层推进、步步紧逼。装备处于劣势的川军根本无法支撑,被迫节节后退。

黄昏前,刘公台团长下令,全团转移到第二面坡上,收容整顿。该团被迫转移到第二面坡上大树村时,已是深夜了,经清点人数,虽然伤亡过半,但士气还很旺盛。当刘公台团长下令到平定城西占领阵地时,许多官兵仍坚持不走,要为死伤战友报仇。经再三说服,才勉强转移下去。

当步兵第79联队进攻川军第743团阵地的时候,步兵第80联队也从南面绕过了西郊村,向平定西南地区前进。

该联队以一部向白家掌、西锁簧、常家沟一线攻击。在平榆大道两侧之第31师一部,奉命守备白家掌。因蛇皮肠之第122师及南盘石之第124师第372旅,于当日11时奉黄绍蓝之命赴辛兴镇部署防御,该师阵地过长,兵力单薄,无法增援,全阵地陷于混战苦境,守备白家掌的2个连全部牺牲,该师遂退朱家庄、冶西一带收容。

与此同时,该联队主力2000余人,则在8架飞机的支援下,向第30师右翼攻击。1121高地守军2个连在力量对比极其悬殊的状况下,殊死抵抗,终因寡不敌众,全部壮烈殉国。第30师遂退守西沟村、王家庄.966.5高地,继续抵抗。

下午3时许,在东沟村东南方地区占领阵地的日军细川炮兵队,发现一支约有2000人的中国部队正沿平定南方1里的河谷向西方退却,当即集中火力猛烈射击,给其造成很大的伤亡。日军步兵第80联队趁势向平定县城发起追击。而此时,因川军第122师的守备部队奉命转移,平定县城已经成为了空城。这样,该联队便轻而易举地占领平定县城,并于当日黄昏推进到该地西侧及幕里村一线。

30日,日军左追击队根据师团命令,以主力集结在平定附近。同时为切断右追击队方面中国守军的退路,以步兵第79联队主力向阳泉追击。该联队于上午8时30分从平定出发,途中以一部击退据守平定西北方高地的守军,上午10时占领阳泉。这样,左追击队切断右追击队方面守军的退路,完成了占领阳泉平原的任务。

【未完待续……】

0 阅读:2

星辰与大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