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用药警示!这3类药切勿掰开服用,以免引发健康危机!

崔科普 2025-04-14 14:30:51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参考文献:

《中国药典》(2020年版)

《临床合理用药指南》中华医学会出版

《药物不良反应与监测》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编著

生活中,人们时常需要服用药物来缓解病痛或控制疾病。不少人为了便于吞咽或减少药量,习惯将药片掰开服用。这看似简单的动作,却可能埋下健康隐患。就在上个月,广州一位老人将缓释片掰开服用后,出现了严重药物过量反应,被紧急送医。

类似案例并非孤例,去年南京也有患者因随意掰开特殊制剂药物,导致病情加重入院治疗。药物制剂的设计是精密而复杂的科学工程,并非所有药片都可以随意掰开或压碎。特别是三类特殊制剂的药物,一旦被掰开,药效可能发生显著变化,甚至引发严重不良反应。

缓释片和控释片是第一类不能掰开的药物。这类药物经过特殊设计,能在体内缓慢释放药物成分,维持血药浓度的稳定,延长药效时间。

它们通常具有特殊的多层结构或释放系统。当患者将缓释片掰开,药物释放系统就会被破坏,原本应该在12小时内缓慢释放的药物可能在短时间内全部释放。

造成短期内血药浓度过高,引发药物毒性反应。家住北京的刘阿姨患有高血压,医生给她开了缓释型硝苯地平片。

由于片剂较大,她常常将药片掰成两半服用。一次偶然机会,她在社区健康讲座上得知这种做法的危险性。

医生告诉她,掰开后的硝苯地平缓释片会导致药物快速释放,可能引起血压骤降,出现头晕、心悸等不适症状。肠溶片是第二类不能掰开的药物。这类药物外层包有特殊肠溶衣,目的是保护药物不受胃酸破坏,直到到达小肠才开始释放药物成分。

阿司匹林肠溶片、胰酶片等都属于此类。一旦掰开或咀嚼,肠溶衣保护作用消失,药物会在胃中提前释放,不仅降低了药效,还可能刺激胃黏膜引起不适,甚至加重胃部疾病。

张先生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次他嫌药片太大,就将药片掰开服用。结果当晚就出现了明显的胃部不适和烧灼感。

医生告诉他,阿司匹林本身对胃黏膜有刺激作用,肠溶衣正是为了避免药物在胃中释放而设计的。掰开服用后,药物直接接触胃黏膜,引起了胃部不适。薄膜衣片是第三类需要谨慎对待的药物。

虽然部分薄膜衣片可以在有分割线的地方掰开,但没有分割线的薄膜衣片最好不要擅自掰开。薄膜衣的作用包括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保护药物不受潮解等。掰开后,这些保护功能丧失,可能导致药物稳定性下降或增加对消化道的刺激。

除了上述三类药物外,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特殊制剂同样不宜掰开,如舌下含片、口腔崩解片等,这些药物有特定的使用方法和吸收途径,不当使用会降低疗效。

药物掰开服用的危害不仅限于疗效降低,严重情况下可能带来生命危险。对于缓释片,掰开后可能导致药物短时间内过量释放。

引起血药浓度急剧升高,出现头晕、恶心、心律失常等严重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而对肠溶片的不当使用则可能加重胃部损伤,导致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

很多老年人因为药片太大难以整片吞服而选择掰开服用,殊不知这种做法可能适得其反。王大爷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他患有多种慢性病,每天需服用多种药物。

为了方便服用,他习惯将所有药片掰开,结果导致原本控制良好的血压忽高忽低,几次出现头晕眼花的情况。经医生指导调整服药方式后,症状才得到改善。那么,遇到难以吞咽的药片该怎么办?医疗专家建议:

对于真正难以吞咽的情况,可以先咨询医生或药师,了解药物是否可以掰开或有其他剂型可供选择。很多药物都有不同剂型,如口服液、分散片、粉剂等,可以替代难以吞服的片剂。

改进吞服技巧也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先喝一小口水湿润口腔,然后将药片放在舌头中部,再喝一大口水吞下。也可以将头略微向前倾,这样更容易吞咽。

对药品包装上的说明要仔细阅读,尤其注意是否标明"不可掰开""整片吞服"等字样。药品外包装和说明书上的信息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而是确保用药安全的重要指南。生活中,除了防止掰开特殊制剂药物外,还需注意一些其他用药细节。

比如药物与食物的相互作用、储存条件是否适当、用药时间是否合理等,这些都可能影响药效或引起不良反应。

正确认识药物特性,遵医嘱合理用药,是保障用药安全与效果的关键。面对慢性病需长期服药的情况,更应该与医生保持良好沟通,定期复诊,根据身体状况调整用药方案。

药品虽小,关乎健康大事。希望每位读者都能重视用药安全,不随意掰开或咀嚼特殊制剂药物,尤其是缓释片、控释片、肠溶片等。健康用药,从小细节做起,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筑起一道安全防线。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章开头已标注文献来源。本文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寻求线下医师帮助。别忘了点赞转发给家人朋友,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