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小鹏汽车正以惊人的速度推进其国际化战略。公司高层近日明确表示,中美关税问题不会影响其销量增长,同时公布了雄心勃勃的2025年全球扩张计划——将业务版图扩展至60个国家和地区,国际门店数量翻倍至300家以上。
在中美贸易摩擦持续背景下,许多中国汽车制造商对出口美国市场持谨慎态度。然而,小鹏汽车总裁顾宏地在2025年4月16日的全球品牌发布会沟通会上明确表示:“目前小鹏汽车的销量不会受到中美关税问题影响。”这一表态彰显了公司对全球供应链布局的信心。
小鹏汽车之所以能够从容应对关税挑战,源于其前瞻性的供应链布局。顾宏地透露,公司已经对供应链进行了全面分析,为可能对全球供应链产生的潜在影响做好了充分准备。这种未雨绸缪的策略使小鹏能够在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环境中保持业务连续性。
供应链多元化是小鹏应对关税风险的核心策略。与许多依赖单一供应链的新能源车企不同,小鹏已建立起覆盖多个地区的供应链网络,这使其能够灵活调整生产与物流安排,规避特定市场的关税壁垒。同时,公司正加速本地化生产布局,通过在关键市场建立生产基地来降低关税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小鹏汽车的国际化战略并非仅聚焦美国市场。公司董事长兼CEO何小鹏强调:“我们期望在多个区域深度本土化,走慢一点、走稳一点。”这种稳健的全球化路径使小鹏能够分散风险,避免对任一单一市场的过度依赖。
小鹏汽车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其国际化战略。何小鹏在沟通会上宣布,2024年小鹏已进驻3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2025年这一数字将翻倍至60个,国际门店数量将从150家增至超300家。这一扩张计划将使小鹏成为海外布局最广泛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之一。
欧洲市场将成为小鹏2025年扩张的重点。公司计划在2025年下半年将全新全球旗舰车型小鹏X9正式投放欧洲市场。这款车型代表了小鹏最新的设计语言与技术实力,其上市将有力提升品牌在欧洲高端电动车市场的竞争力。
2025年第一季度,小鹏汽车已相继进入比利时、卢森堡、爱尔兰、芬兰、英国、印尼等国家;4月份,计划进入波兰、意大利、卡塔尔等市场。这种多区域同步推进的策略体现了小鹏对全球市场的全面布局思考。
何小鹏对全球化有着深刻理解:“面对海外市场,小鹏汽车深知真正的全球化不能只是简单的产品复制。”为此,公司正建立一套完整的海外运营体系,包括销售网络、售后服务、充电基础设施等。这种系统性的全球化思维有别于许多中国车企简单的出口导向策略。
面对全球市场补能体系不成熟的挑战,小鹏提出了创新解决方案。何小鹏宣布,小鹏鲲鹏超级电动体系将纯电续航提升至430km,综合续航达1400km,将于2025年第四季度在中国内地量产上车。这一技术突破将显著缓解用户的里程焦虑,特别适合充电设施尚不完善的新兴市场。
小鹏汽车的全球化雄心有着强劲的财务业绩支撑。公司2024年财报显示,全年总收入达408.7亿元人民币(56.0亿美元),较上年的306.8亿元增长33.2%。其中,第四季度营收161.1亿元,同比增23.4%,环比增59.4%,呈现加速增长态势。
何小鹏在财报电话会上透露了一个重要信号:“预计今年四季度盈利”。如果这一目标实现,小鹏将成为少数实现盈利的中国造车新势力之一,为其全球化战略提供更强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