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政府已决定,接管中资背景钢铁企业,关键时刻,中方送出三句话

沮授谈国际 2025-04-16 14:20:39

英国政府已经决定,将会接管具有中资背景的英国钢铁公司,引起外界高度关注。与此同时,就在这种关键时刻,中方直接送出了三句话。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中方又到底送出了哪三句话?

据多家媒体报道,英国政府上周末称将从中国敬业集团手中接管英国钢铁公司控制权。英商业和贸易大臣雷诺兹称,英允许钢铁行业落入中国人之手“过于天真”。此事一经报道,很快就引起了外界高度关注。

有专家分析称,从经济层面来看,英国钢铁公司自 2020 年被敬业集团收购后,运营状况一直饱受市场挑战。高昂的能源成本、低迷的市场需求以及全球钢铁产能过剩的大环境,让其陷入亏损泥沼。敬业集团虽有心扭转乾坤,投入资源进行现代化改造,却依然难以抵挡重重压力。在此情形下,英国政府此时介入,打着 “保护本国钢铁产业” 的旗号,实则可能另有隐情。若真为产业发展考虑,在过去几年中,英国政府本应在政策、资源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与引导,而不是等到如今局面艰难时,才匆忙采取强硬接管措施。

在政治层面,雷诺兹的言论充满了意识形态偏见与政治操弄的味道。中企收购英国钢铁公司之时,英国相关部门是予以批准的,且在后续经营过程中,也未曾见英国政府对所谓 “钢铁行业落入中国人之手” 表现出如此强烈的担忧。如今突然变脸,很难不让人怀疑这背后是出于政治目的的考量。英国部分政客似乎热衷于将经济问题政治化,企图通过制造对华对立情绪,来迎合某些势力或转移国内矛盾焦点。

从国际合作角度而言,这种做法无疑是对正常商业合作秩序的破坏。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进行海外投资,遵循的是市场规则,为当地创造就业机会、推动产业升级。以英国钢铁公司为例,敬业集团收购后,对工厂进行改造升级,一定程度上维持了当地钢铁产业的运转,保障了工人就业。而英国政府的强行介入,不仅损害了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也让国际社会看到英国投资环境的不稳定与不确定性,后续必然会让其他外国投资者对英国望而却步,长远来看,这对英国自身经济发展百害而无一利。

英国政府从中国敬业集团手中接管英国钢铁公司控制权这一行为,看似简单,实则是经济、政治等多种因素交织下的复杂产物。英国政府若真希望本国钢铁产业能够长远发展,应当摒弃政治偏见,以开放、包容、合作的态度与各国企业携手,共同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径,而非采取这种短视且破坏规则的行动。

与此同时,就在这种关键时刻,中方直接送出了三句话。据悉,日前,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回应此事时,明确表示称,“据我了解,敬业集团是一家中国民营企业,基于市场化原则同英方开展合作。对于目前英钢经营遇到的困难,双方应本着互利原则商谈解决。希望英国政府公平公正对待在英投资经营的中资企业,保护其正当合法权益,避免将经贸合作政治化和泛安全化,以免影响中国企业赴英正常投资合作的信心。”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英国政府执意沿着政治操弄的歧途走下去,不仅会令中英之间刚刚有所回暖的经贸关系再度陷入寒冰,更会在国际商业舞台上沦为众矢之的。全球投资者会重新审视英国的投资信誉,众多潜在合作项目或将就此搁置。而倘若英国能幡然醒悟,尊重市场规律,以务实态度与敬业集团重新展开建设性对话,妥善解决争端,那么这或许能成为修复中英商业合作纽带的契机。这不仅能重塑英国投资环境的稳定性,也能为两国在其他领域的合作注入一剂强心针。

在全球化浪潮下,合作共赢才是时代主旋律,英国政府的每一个决策,都将深刻影响其在国际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以及中英关系的未来走向,何去何从,亟待其审慎思量。

0 阅读:37

沮授谈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