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个初秋的下午,阳光透过老槐树的枝叶,在地上洒下斑驳的光影。我站在村口的小路上,手里攥着媒人给的地址,心里七上八下。那年我25岁,正是该成家的年纪,家里催得紧,媒人便给我介绍了隔壁村的一户人家。据说,那家有三个女儿,个个都到了适婚的年龄。
到了那户人家,开门的是个中年妇女,脸上带着和善的笑容。她上下打量了我一番,笑着说:“你就是小王吧?快进来坐。”我点点头,跟着她进了屋。屋里收拾得干净整洁,墙上挂着几幅年画,桌上摆着一壶热茶。她给我倒了杯茶,说:“我是她们的母亲,你叫我张婶就行。我三个女儿都在家,待会儿让她们出来见见你。”
我有些局促地坐在椅子上,心里既期待又紧张。不一会儿,张婶喊了一声,三个姑娘便从里屋走了出来。我抬头一看,顿时愣住了。三个姑娘各有千秋,但最引人注目的是站在中间的那个。她看起来比其他两个成熟许多,眉眼间带着几分温柔和稳重。
张婶笑着说:“这是我大女儿,叫秀兰,今年35岁。这是二女儿,叫秀芳,28岁。这是小女儿,叫秀梅,23岁。你看看,喜欢哪个?”
我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心里却不由自主地多看了秀兰几眼。她穿着一件素色的衬衫,头发简单地扎在脑后,虽然年纪比我大,但那种成熟的气质却让我感到一种莫名的安心。
张婶见我有些犹豫,便说:“不急,你们先聊聊,互相了解一下。”说完,她便带着另外两个女儿进了里屋,留下我和秀兰在客厅。
秀兰坐在我对面,微微一笑,说:“我听我妈说,你是隔壁村的,家里是种地的?”我点点头,说:“是的,家里有几亩地,平时种些粮食和蔬菜。”她点点头,说:“种地挺好的,踏实。我平时也在家帮忙,种地、做饭、照顾弟妹,都习惯了。”
我们聊了一会儿,我发现秀兰虽然话不多,但每一句都透着真诚和实在。她不像其他姑娘那样娇气,反而有一种成熟女人的稳重和担当。我心里渐渐对她产生了好感。
过了一会儿,张婶带着另外两个女儿出来了,笑着问我:“怎么样?有中意的吗?”我看了看秀兰,又看了看另外两个姑娘,心里已经有了决定。我深吸一口气,说:“张婶,我觉得秀兰姐挺好的,我想和她多接触接触。”
张婶听了,脸上露出了一丝惊讶,但很快又笑了起来,说:“好,好,秀兰是个懂事的孩子,你们多聊聊。”秀兰的脸上也浮现出一抹红晕,低下头没有说话。
从那天起,我便经常去秀兰家,帮她干些农活,陪她聊天。渐渐地,我发现她不仅勤劳能干,而且心地善良,对家人照顾得无微不至。虽然她比我大十岁,但她的成熟和稳重让我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安心。
几个月后,我和秀兰的婚事定了下来。婚礼那天,村里的人都来祝贺,大家都说我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婚后,秀兰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对我也是体贴入微。虽然我们之间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但那种平淡中的温暖却让我感到无比幸福。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和秀兰的生活也越来越好。她不仅是个好妻子,还是个孝顺的儿媳。我父母年纪大了,身体不好,秀兰总是尽心尽力地照顾他们,从不抱怨。村里的人都夸她是个好媳妇,我心里也暗暗庆幸,当初的选择没有错。
几年后,我们有了自己的孩子,秀兰更是把全部心思都放在了家庭上。她不仅是个好母亲,还是个贤内助。每当我遇到困难时,她总是默默地支持我,给我力量。虽然她比我大十岁,但她的成熟和智慧却让我感到无比依赖。
如今,我们已经走过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秀兰依然是我最坚实的后盾。每当我回想起当年那个初秋的下午,心里总是充满了感激。感谢命运让我遇见了她,感谢她给了我一个温暖的家。
生活虽然平淡,但正是这种平淡中的温暖,让我感到无比幸福。秀兰不仅是我的妻子,更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无论未来如何,我都会一直陪在她身边,和她一起走过每一个春夏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