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误判2025年楼市了,今明两年,该买房还是存钱?3句话说明白

小孙难以同频 2025-01-19 18:00:53

买房,还是存钱?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每一个有经济压力的普通人都在思考的问题。

2024年和2025年的楼市,依旧充满了变数。面对高涨的房价和日益复杂的经济环境,买房似乎变得越来越不简单。而存钱,虽然安全,但又在低利率环境下,能否带来足够的财富增长呢?作为一名普通市民,如何做出最合适的决策,才能应对未来的经济挑战?

如果你关注过2023年北京的房产政策变化,或许会记得“认房不认贷”的消息一出,市场一度迎来了“买房热潮”。那时候,北京的楼市仿佛有了回暖的迹象。很多人觉得这次的政策变动终于让刚需购房者迎来一个大机会,甚至一些改善型购房者趁机入场,买下了自己理想中的新房。

然而,这股短暂的热潮并没有持续太久。政策效应消退后,楼市并没有如预期那样强劲回升,反而迅速出现了市场冷却的现象。很多人陷入了迷茫:难道政策的松动真的对楼市没有长期拉动作用吗?我个人认为,楼市的回暖不仅仅依靠政策的刺激,真正能改变市场走向的,还是供求关系、经济基本面和购房者的信心。北京的“认房不认贷”政策效果有限,这也证明了政策调整并不能立竿见影地推动楼市复苏。

再看深圳,2024年上半年,房价连续下跌,二手房挂牌量创下历史新高,但实际成交却疲软。深圳作为一线城市,其市场也未能摆脱低迷的影响。购房者普遍持观望态度,担心买到“跌价房”。你看,这个局面和北京的热潮形成了鲜明对比。或许这就是现实,市场的波动比政策的变化更加复杂。很多购房者在高房价的压力下,开始选择持币待购,宁愿不买,也不愿冒着“赔本”的风险。

当我们讨论中国楼市的走向时,不能不提到全球历史上的几次房产泡沫破裂事件。1980年代末到1990年代初,日本经历了令人震惊的房地产泡沫。那时,日本的房地产市场疯狂上涨,许多人借钱投资,甚至高杠杆操作。然而,泡沫破裂后,房价迅速下跌,导致了大量房贷人陷入了债务危机。即使是十年后,整个房地产业也未能恢复元气。

从日本的经验来看,过度的乐观预期和高杠杆操作无疑是危险的。中国楼市在一些三四线城市,已经出现了类似的供大于求的局面,房价上升的空间已相对有限。特别是现在部分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仍处于库存过剩、需求疲软的状态,是否会重蹈日本的覆辙,值得我们每一个购房者深思。

同样地,回顾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虽然中国的信贷环境和美国有所不同,但房贷违约引发的金融危机仍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美国的次贷危机告诉我们,购房决策不仅是个人的财务选择,更是一场对风险的较量。现在的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购房者的抗风险能力成为关键,盲目追涨、盲目入场很可能会面临严重的财务危机。

不过话说回来,对于那些刚需购房者来说,低房贷利率无疑是个不错的机会。2024年,随着利率下调,购房成本相对较低,对于刚需群体来说,确实有一定的吸引力。特别是在北京等大城市,虽然房价高企,但如果你没有房产,买房依然是不可回避的需求。

刚需购房者的需求不是单纯为了投资,而是为了自住。房子作为生活的基础设施,是大多数人生活规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这一点上,我个人觉得,不应盲目等待市场的完美时机,因为没有哪一次购房机会能够完美契合所有人的需求。尤其是年轻家庭,正是需要定居的时候,低利率无疑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相对较好的购房环境。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刚需购房者都应该在现在下手。市场波动仍然存在,低利率只是一个短期的经济刺激,未来的经济走势仍然充满不确定性。购房者应该根据自身的经济状况和未来收入预期,理性判断是否现在买房。

如果你觉得一线城市的房价已经贵得离谱,不妨把目光投向新一线城市。近年来,西安、成都等新一线城市的房市出现了新的活力。尤其是西安,随着汽车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定居。2024年,西安的保障性住房政策吸引了不少年轻家庭,购房交易量同比增长了近15%。

与一线城市相比,新一线城市的房价相对较低,生活成本也更为友好。对于那些打算在这些城市安家的年轻人来说,购房依然是一个相对不错的选择。而且,这些城市的房地产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未来的升值空间相对较大。对于打算自住的购房者来说,选择新一线城市是一个不失为明智的决策。

不过,购房者在这些城市购房时,仍需注意区域选择,避免盲目跟风投资。虽然这些城市的房价较为亲民,但如果没有明确的产业支持和人口流入,未来的房价上涨空间依旧有限。

对于那些考虑投资的购房者,当前的市场环境需要更加理性和谨慎。随着市场的波动性增加,房产不再是唯一的稳妥投资渠道。尤其是在一些超高房价的城市,投资房产的风险相较以前更大。

当前的楼市,依旧处于调整期,投资者如果盲目跟风,很可能面临亏损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保持资金的流动性和稳健的现金流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想要长期稳定的回报,可以考虑其他低风险的投资渠道,而不是一味地押注房产市场。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2 阅读:2934
评论列表
  • 2025-01-28 20:14

    老百姓干一辈子买不起一套房,这样的房价不管你怎样论证,说的天花乱坠。傻比也知道肯定不会长久。

  • 2025-02-05 10:50

    判不判又能咋滴?掉坑里的已经掉了,玩儿不起的还是玩儿不起,这鬼子给的PUA钱,不好挣了吧[得瑟]

  • 2025-02-04 14:26

    25年1季01D:房价不可能上涨了。因为房子太多了。全国盖了8亿套房子,中国只有5.2亿个家庭。空置房有两亿多套。30~40%的空置率。拆房子的空地大约有1300多万亩,又可以盖2亿套房子。所以拆不掉,卖不掉。 且每年的房子的需求量只有几百万套。421家庭有3~4套房。 D: 中国从2000年起的20多年间工资涨了5倍。房价涨了18~35倍。房价比收入高了4~7倍。因此房价下跌75~86%。 空置房分类数据,从99--24年新建房数据; 销售面积 149亿㎡。1.86亿套 。 总竣工187亿㎡。2.34亿套 。 待售6000万套 !售后空置约0.7--0.8亿套。 总共新房与次新房约空置1.3--1.4亿套。 到24年底,全国住房总面积约530亿m²。 二手旧房空置7000万套以上。总空置房不少于2亿套。每年新上市商品房约500多万套。 我国未出售的房地产库存将达到93万亿人民币, 2024年我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额仅为7.6万亿人民币,去库存时间约为12年。

  • 2025-02-01 01:11

    只有暴发户或状元户,才能买得起房,这样的市场非常窄

  • 2025-02-04 14:25

    25春05:🌻🍉全国房价,楼市坐滑梯A,还将继续滑。 🍉从2000年到2005年每年出生人口1600~1700万。2025年前后青年结婚人数为800多万对,城市为500多万。 城市42%的家庭有多套房。421家庭多有4套房。4个老人多70~75以上10几年以后剩下50%又空出5千到7千万套房。 OK🌻24年统计的数据可以看出,全国大部分地区的环比约降0.5~2%。同比约下降10~20%左右。少数地区同比趺幅达40~50%。房价比最高的时候,下降的幅度平均为30~50%左右。少数地区跌幅达70~80%以上。😇这个趋势今后还要继续很多年。有的地方搞虚假的涨价,有一些个老实人,炒房人听了媒体的忽悠和欺骗宣传,以为房价要上涨,他把自己的挂牌价上涨了一点儿。只是少数挂牌价上涨一点。但根本没有一个成交的。真实的成交价都在稳步下降,这就是软着陆。聪明的人。比市场的挂牌价低5~10%左右,才会很快的出手。

  • 2025-02-04 14:25

    25年天津的楼市与全国一样,近三年平均的跌幅为30%~50%,近5年跌幅为50~60%。和平区等老城区中心的房价。每年最高的时候跌幅超过20%了。 天津和平区5年二手从13.67跌到6万跌幅为55%。新房从18.7万跌到 8.48万,跌幅为55% 天津市外围的例如塘沽,滨海新区等地的房子的二手房子跌幅。近3年大概跌了百分之50~60%以上。 现在天津的武清宝坻大港有一些二手房,一室的已经跌破了10万以下。2室的房子这些地区大概在十几万,汉沽也有3小室的房子,跌破了20万的普通的2室的房子在汉沽地区大约是20到22万左右。 以下是天津市和平区近三年来的房价涨跌数据: 时间|二手房均价(元/㎡)|新房均价(元/㎡)。 2024年12月|60125|84781。 2023年12月|67628|63937。 2022年12月|81900|78180。 2021年12月|99900|101800。 2020年12月|117900|137200。 2019年12月|136400|187000。

小孙难以同频

简介:旁观者清,当局者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