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中国一直以来都是个礼仪之邦,老祖宗就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朋友来了之后也总是美酒美女招待。可是有些朋友并没有受到现代文明的熏陶,还是满脑子的原始丛林思想,这样的朋友真的需要交往吗?
在地铁上,发生了一场让大妈愤怒但不敢说出口的场景。一位高大、壮硕的黑人女子戴着墨镜,一边刷着手机,一边跷着二郎腿,霸占了近3个位置,包括她身上的空间。而站在她对面的大妈却被完全无视,不仅无人让座,对方的态度好像在挑衅地说:“敢过来吗?”大妈就只能伸手擦脸。
这个场景引发了我对礼仪和态度的思考。作为一个被称为礼仪之邦的国家,我们一直对外国人友好、关爱和照顾有加。然而,久而久之,连来自某些较为贫穷不发达的小国的人,也开始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了,更不用说那些体型魁梧的黑人女子了。这种现象真的好吗?
首先,我们不能因为礼仪之名,就对外国人一味地迁就和宽容。礼貌和尊重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容忍别人的不文明行为,尤其是在公共场所。对于那些故意霸占座位、不尊重他人的行为,我们应该保持警觉,并有所行动。
其次,我们需要认识到,对外国人友好并不等于我们应该自卑或放弃自己的权益。我们可以友善相处,但也要坚守自己的底线和原则。对于像这位黑人女子那样的行为,我们无需忍气吞声,可以采取适当的方式表达不满,维护自己的权益和公共秩序。
此外,我们需要反思和解决整个社会在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问题。为什么有些人会觉得在我们的土地上可以高人一等呢?这背后可能涉及到种族歧视、社会地位、教育水平等复杂因素。我们需要加强对人权、平等和多元文化的宣传和教育,让每个人都能意识到自己的平等地位,以及对他人的尊重和礼貌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