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2日,深夜的重庆某户小区内寂寥无声,偶尔能听见远处汽车驶过的声音。
小区某户居民床上熟睡的少女感觉呼吸越来越困难,从棉被钻出来,她双颊泛红,眼睛紧紧闭着,从棉被里伸出的手虚张着,像是要挣开什么,却又被死死地拖在棉被里,空气中飘散着一股奇怪的气味。
少女的脸越来越红,她仰起头颅想要呼吸,蠕动的嘴巴不知道在说什么,少女凭着感觉往棉被外逃,她用尽全力想要挣脱棉被的束缚,却仍感觉到身上的厚重感,像是被什么人死死压住一般。

少女的意识渐渐涣散,她拼力地微微睁开双眸,殷红的嘴唇吐露出两个字“救……命……”,下一秒,少女便被彻底丧失意识。
惊吓
几个月后,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门口走出来一个中年男人,他和身旁的律师气愤地说着刚刚的庭审,“我啥子都没做,这些事关我啥事呦,烦死”。
男人叫做“王东”(化名),律师安抚着王东的情绪,“我这边就回去给您准备上诉的资料,这段时间,您就尽量避免一些纠葛”。
王东刚想说话,就听见身后传来骂声和哭啼声,更加烦不胜烦,“知道噻,赶紧弄好,这件事和我真没啥关系,我都不知道那两个女娃啥子回事”。
听到王东这番话,原本还在抽泣的人突然冲上来,扯着他道,“你还我女儿!你还我女儿!”
现场一片混乱,这是怎么回事呢?
时间回到2021年4月23日早上7点,重庆市某小区内传出急促的手机铃声,床上的女孩被吵醒。
女孩叫“小曾”,今年17岁,是重庆某技工学校的学生,她闭着眼睛不耐烦地摸上床头柜的手机,看到手机上的来电人,小曾更加烦了。
来电人是她实习工厂的同事,小曾想,今早也不是她的班,打电话来吵她睡觉也不知道要干什么。
电话一直在响,小曾无奈接通了电话,她还没说话,那头怒气冲冲的声音就穿过话筒,“小曾!小戴怎么一直没来!打她手机也不接!”
小曾皱起眉头,“那你继续打她电话,你打给我干啥子呦”。
同事听出小曾的不耐烦,但她依然说道,“这不是打了好几通没人接噻,你和小戴住一起?你去看看她是不是还在睡,让她赶紧来上班”。
小曾被吵醒非常烦躁,挂掉同事的电话后,她懒得去小戴房里,手机翻出小戴的号码,可转念一想,小戴平时上班挺积极的,昨天也没见她说要请假,怎么今天没上班?
小曾突然想到之前她们出现过的症状,急忙掀开被子,拖鞋都没来得及穿就拉开房门出去。
小曾现在住的房子,是她和小邱一起租的,每个月1800元,后来因为同班的小戴和小王不想住工厂宿舍,便过来一起住,小戴和小王住在隔壁的房间里。
“小戴!”小曾用力拍着房门,“小戴!小王!开门!”房门被拍得“哐哐哐”响,可里面一点动静都没有,小曾急了,直接扭动房门把手打开,“啊!”小曾瞬间如遭电击,一声惊叫。
邻居被小曾的大清早的吵闹声弄醒,出来敲门,“小曾啊!你声音小点噻”。
小曾听到敲门声,慌不择路地跑出去打开门,“小戴,小戴她们出事了”。
邻居一听这话就不开心了,“啥子出事了嘛,你个女娃别讲这些话噻”。
小曾急得哭出声,指着屋内,“小戴她们出事了!”

邻居看小曾惊恐又害怕的表情,意识到事情不对劲,他跑上二楼,一大股怪味从敞开的房门里飘出,邻居猝不及防吸了一口,立刻捂住口鼻猛的咳了几声,推开小戴她们房内紧闭的玻璃门后才转身看到小戴她们,瞬间吓得腿软。
小曾已经拨打了120和110,缓过害怕的情绪,小曾鼓起勇气走向二楼,小戴她们还是刚刚被发现的姿势。
棉被盖在小戴和小王身上,小戴半边身子悬挂在床边,手无力地垂落在空中,而小王整个人都被棉被盖住。
两个人一动不动,小戴眉头紧蹙,面容略显狰狞,像是想从棉被中爬出来,最后却无力挣开棉被,只能无力地软瘫在床边。
邻居也被这一幕吓到了,壮着胆子去探了探小戴的鼻息,又拍了下她的手,轻声喊道,“小戴,小戴,听到到吗?”
邻居摸到小戴的手臂冷冰冰的,还特别僵硬,邻居害怕地拉小曾出了房间,在外头等警察和医生来。
很快,警察和医生就到了,经验丰富的医生一摸就知道小戴和小王早已去世多时,身体已经冰冷僵硬。

警察根据小戴和小王的尸体症状,和邻居、小曾的口述,以及空气中的煤气味判断,小戴和小王两人均死于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也叫做“煤气中毒”。是含碳物质在燃烧不完全时产生的物质经过呼吸道吸入,引起的中毒。中毒机理是一氧化碳和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丧失了携带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了组织窒息。这个对全身的组织细胞都均有毒性作用,尤其是对大脑皮质的影响最为严重。
一氧化碳中毒较轻时会产生头疼、身体无力、晕眩、恶心呕吐、心悸以及在做动作时会呼吸困难,甚至会出现短暂的昏厥;中毒较重时,皮肤和黏膜会呈现煤气中毒特有的樱桃红色;中毒重度,会出现深度昏迷,四肢发冷、血压下降、呼吸急促,大小便失禁等等。
民警通知了小戴和小王的学校老师,又通知了她们的父母。
小戴的家人赶来后,抱着小戴已经冰冷的身体嚎啕大哭,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让他们难以承受,“小戴今年才17岁,她原本还有几十年的人生,现在什么都没了”。
小曾也被吓到了,自从出事后,她和小邱就住回实习工厂的宿舍里,根据小曾等人的口述,办案民警很快将这起煤气中毒案件做了结案。
可是,小戴和小王的父母不乐意了,在他们看来,这起煤气中毒的案件是“人为”的,应该有人为小戴和小王的死亡承担责任。
这起煤气中毒致死的案件真的是“人为”吗?
上诉

小戴和小王的父母请来了专业的律师,一纸诉状将房东王东(化名)、燃气公司、房产经纪公司、物业公司告上了法院。
小戴的姐姐说道,“之前喊小戴来和我一起住,她说和同学约好了就不过来了,谁曾想,才住进去没多久,小戴就说自己呕吐的难受,让我陪她去医院看病”。
出现呕吐这种症状的不止小戴,还有小王、小曾和小邱,她们是在2021年4月1日正式入住这套顶楼跃层房的。
可没过几天,四个人就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等症状,小曾和小邱症状比较轻,只是会头晕,有想吐的症状,但实际呕吐的次数非常少,但小戴和小王几乎是天天难受,在房间关门待一会儿就会去吐。
这种奇怪的症状让4个女孩有些害怕,可只要她们一出去就不会再有这样的情况发生。
后来,是小戴忍不住去医院看病,这才发现她有一氧化碳中毒的倾向,正因如此,小戴等人才找到了“罪魁祸首”。
小戴和小王居住的房间是改建出来的,房间里一共有两扇门,一扇是玻璃门,门外是热水器和窗户,一扇是木门,出去就是走廊楼梯。
自从小戴发现自己有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后,便和小王、小曾、小邱等人商量,“我们以后不关门了,空气流通起来就不会难受了”。
4个人中只有小邱和小王满18岁,小曾和小戴只有17岁,她们丝毫不清楚这是一件严重的事情,只是简单地选择了开门通风处理。
4月22日晚上,小邱带了一位朋友回家,小戴和小王觉得不好意思,上楼洗漱完便关了那扇不该关的门。
小戴的父母知道这件事后气得浑身发抖,指着小邱和小曾也不知道该怎么骂,她们只是十几岁的女孩,哪里懂什么煤气管道的事情。
房东王东接到法院的传票时也感到委屈,“这些人有完没完,天天闹闹闹,还要上法院,我倒要看看法院能怎么判!”
王东生气的原因在于小戴和小王住进去,并没有征得他的同意,租赁合同上只签了小曾和小邱的名字,小戴和小王属于先斩后奏,事后他才知道的。
“我咋个知道会发生这种事噻”。
和王东一样气愤的还有燃气公司、房产经纪公司和物业公司。
房产经纪公司的中介喊着冤,“交房的时候,就带这两个娃娃(小曾和小邱)亲自来看的,我咋知道她们还加人进来住,这不是乱来嘛”。

王东赞同中介的说法,认为这起事故他们完全不需要承担责任,这完全是小戴她们自己造成的。
小戴和小王的父母被房东和中介等人的说法激怒,“要不是你们违规改建,热水器安装位置不合理,怎么会出现这种事!她们十几岁的娃娃懂什么热水器安装”。
双方吵得不可开交,谁都不愿意低头,小戴和小王的父母要求房东王东、燃气公司、房产经纪公司和物业公司赔偿死亡赔偿金、丧葬费、精神抚慰费共计80余万元。
一审法院认为,燃气公司曾按照条例入户检查,但没有人开门入户,房门上还贴着“到访不遇卡”,履行了相应的义务,不承担相应的责任。
热水器的更换、维修和使用,并不属于违反有关治安、环保、物业装饰装修和使用等法律、法规规定的行为,所以物业公司对此事件不负有管理责任;房产经纪公司同样不承担责任。

而房东王东作为房屋的所有人和出租人,在房屋出租后,对屋内配套的设施情况不了解,没有尽到相应的管理、维护职责,需承担40%的责任。
死者小戴和小王明知房屋内有不安全隐患,没有选择上报更换,导致悲剧的发生,应承担主要责任。
王东对这个判决结果非常不满意,他始终不认为自己有责任,“这套房我买的时候,热水器就是这样安装的,别人也是这样住的,怎么出了事就按在我的头上?”
不服判决结果的王东决定上诉,这次他起诉的除了燃气公司外,还有两个人。
小戴和小王的父母心中悲愤,但也清楚大部分的责任都怪自家女儿,她们早就察觉到了不对劲,却没有当回事,依然选择入住。
看着王东再次提起诉讼,这让两家父母觉得气愤,明明就是在王东的出租房内出事,要不是他作为房东放任不管,自己的女儿哪会出事。
这样一想,小戴和小王父母更加火恼,但是他们明白即使再次上诉,自己的女儿依然是承担大部分的责任,他们只能等待着法院的判决。
王东却不在乎小戴、小王父母的想法,他现在着急上火,只想赶紧解决了这件事情。
2022年4月11日下午,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此案,依法组成了一个5人的合议庭。
法官觉得,既然谁都各持说法,那不如重现案发的情况,由此推断究竟是谁的过错导致了这场悲剧。

一群人来到事发小区,法官率先进入屋内,这里有两层楼,明显看出许多违法改建的痕迹,“二楼整层都是加出来的,它只有一个地板,这个楼梯可能都是后来弄的”。
法官走上二楼,看到敞开的木门,他先走进去另一间大房,这是原本的卧室,也就是小曾和小邱的卧房,里面有扇窗户。
“因为有窗,空气可以流动,所以她们两个女生的症状并不明显,事发当晚也没有一氧化碳中毒”。
接着,法官走到小戴和小王住的小卧室,这间房面积狭小,一张床和一个柜子便挤满了,推开玻璃门,热水器就安装在这个小走廊里。
此时,法官注意到了一个细节。
“这是怎么回事?怎么排气管断开了?”

外面焦急等待的王东被问懵了,他急冲冲地上到二楼,法官目光灼灼地盯着他,“这个排气管断开了,你没有找人来修理吗?”
王东思绪混乱,过了好一会儿才解释道,这个不管他的事情。
法官听到王东又撇开自己的责任,有些不悦道,“你是这间房子的所有人,你怎么对这里面的设备都不清楚呢?”
王东急忙说出一个人,这个人正是他起诉人之一,是小曾她们之前的租客小杨,“2019年2月份的时候,小杨说要重新更换一个热水器,小伙子从街边的广告找到热水器卖家,让我付了800元,其他的我都不知道”。
法官对王东的说法不认同,但没有和他继续辩论,继续察看这台热水器。

没有合格的标志,排气管断开,没有通向室外,一打开热水,热气和废气全往小戴的房间里排。
法官关掉屋内的两扇门,打开了热水器,才几分钟便觉得难受,“受害人应该是睡着后,有人又打开了热水器,受害人想起来开门,此时已经中毒较重,完全不能起身,又继续吸入一氧化碳,最后导致死亡”。
法官认为,热水器不合格,排气管断开让废气流入室内,这是主要原因。
王东一听不乐意了,坚持认为责任是他这次的两位起诉人——前屋主和小杨的。
据王东所说,2018年他买下这套家电齐全,装修好的二手房,之后王东没有对其进行过装修,于2019年租给了小杨。

小杨则在2019年和2020年11月对热水器自行进行了更换和维修,不合格的热水器是小杨买的,所以责任应该是前屋主和小杨,和王东没有关系。
对于这起煤气中毒案件,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会怎么判呢?
判决
不管王东如何狡辩和不服,前屋主将房子卖给他之后,这套房子的所有人便成为了王东,与前屋主没有关系,因此也不需要担责。
小杨作为租客,在更换热水器时,已经告知了王东,但王东并没有提出异议,让其安装了不合规的热水器,所以责任依旧在王东。
王东作为房屋所有人,没有按照国家规范将热水器排气管伸出墙体外,且在室内违规安装热水器,没有确保房屋的安全性和适住性,应当承担30%的民事责任,给小戴家属赔偿262695元,给小王家属赔偿259695元。

被告方燃气公司也应承担10%的民事责任,原因是他们在2017年、2019年、2021年3次入户检查中忽视了热水器存在的严重问题,存在违规开通天然气的过错。因此,向小戴家属赔偿87565元,向小王家属赔偿86565元。
小戴、小王、小曾、小邱4人没有基本的生活常识和安全意识,没有及时解决热水器的安全问题,且小戴、小王明知关门睡觉有危险,仍选择关门,具有疏忽大意的过失,因二人家属均不上诉,所以维持一审判决,承担主要责任。
热水器等燃气具应该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安装,购买有合格证的燃气具,时常检查设备的使用问题,及时更换有问题的燃气具。
不要忽视每一个小问题,它很有可能成为致命的原因。(世界大案要案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