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巢反唐时期,势力发展太快导致权力中枢因为争权夺利迅速崩溃,中和二年,部下朱温投降官府,被封为左金吾卫大将军的官职,担任河中行营副招讨使,又赐名“全忠”。这位反唐先锋变成平叛的排头兵,这一年31岁,次年又被加封为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正式成为一路诸侯。
虽然官军开始反攻,但是黄巢势力依然很大,唐僖宗开始调集各路诸侯一起围攻黄巢,溃退的黄巢军队和诸位的讨伐军队短兵相接,仇人见面分外眼红,面对这个曾经的战友,现在的叛徒,个个奋勇杀敌,朱温的军队一时无法支撑,不得不求救于当时的河东节度使李克用。
这个李克用也不是啥忠臣,从唐懿宗咸通十三年开始就反唐,多次击败唐朝官军,经过八年鏖战,实力弱小的沙陀人的抵抗被唐军摧毁,大部分沙陀军队投降官军,李克用父子逃亡,北边的鞑靼收留了他们。
次年,黄巢大军攻入长安,沙陀军队也趁乱劫掠,带兵的陈景思这时候觉得除了李克用之外,其他人都不能威服沙陀人,于是建议朝廷找回李克用,于是派遣钦差带着诏书前往鞑靼册封李克用为代州刺史、雁门以北行营节度使,让他带领沙陀军队讨伐黄巢。
受命之后,还算勤于王事,接到朱温的求救之后,李克用二话不说率领自己的亲兵救援朱温,沙陀人作战不要命,很快击溃黄巢的军队,朱温很感激李克用,两人一起回到汴州,为了表示感谢,朱温安排筵席款待李克用。
两人相谈甚欢,酒过三巡,醉意朦胧的李克用开启了玩笑,说黄巢贼军虽然骁悍,也不过如此,你朱温曾经也是贼,怎么现在反打不过贼了。这话说着无意,听着在心,作为曾经的造反将领,朱温内心深处一直七上八下,生怕朝廷怀疑他,现在这个自己的座上客公然嘲笑他,显然是揭了他心中那块最不愿意被提起的伤疤。
是可忍孰不可忍,作为武夫的他没有啥涵养,加上年轻气盛,这样的当众侮辱显然不能白白咽了,于是谋划杀掉这个帮助他的河东节度使,朱温深知,李克用的亲兵各个强悍骁勇,如果贸然攻击没准赔了夫人又折兵,所以玩起了阴谋。
决定乘夜晚李克用熟睡的时候派人杀光他以及他的部下,就在布置妥当,半夜派人杀李克用的时候,天上雷雨大作,惊醒了李克用,外面以及刀光剑影,醉酒的李克用这时候清醒起来,知道朱温要斩草除根,所以没有恋战,自己独身一人跳墙逃走。
虽然李克用大难不死,但是他哪一些出生入死的亲兵都被朱温的部下杀死,李克用回到自己军中,给皇帝上书,数落朱温的罪行,但是当时黄巢还没有平定,唐僖宗和稀泥把这事带过去。加封李克用为陇西郡王,算是补偿。
本来寄望朝廷给他洗刷耻辱,但是和稀泥的朝廷让他非常失望,开始和朱温互相结党攻伐,朝廷无法制止,成了世仇,这一切来源于李克用那个不大不小的玩笑,嘲讽对方是反贼。
《旧五代史·梁太祖本纪》:五月甲戌,帝与晋军振旅归汴,馆克用于上源驿。既而备犒宴之礼,克用乘 醉任气,帝不平之。是夜,命甲士围而攻之。会大雨雷电,克用因得于电光中逾 垣遁去,惟杀其部下数百人而已。
这两人也是唐王朝最后的掘墓人,后来朱温取代唐朝建立后梁,可惜他当时实际控制区域有限,最后也因为和唐玄宗一个爱好而被次子弑杀,而李克用则是后唐的奠基人,其子李存勖继承他的遗志攻灭幽州,击败契丹,而后攻灭后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