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的临港滴水湖畔,一场科技发布会如期而至。在会议开始之前,所有参与者的座位上都摆放着一个简单的魔方。这一平常的玩具,或许在很多人眼中只是一种娱乐,但在地平线创始人余凯眼中,却是智能驾驶技术复杂性的直观隐喻。魔方的每一次转动和复原,犹如一辆智能驾驶汽车在复杂路况中寻找最佳行驶路径。它暗示着,在这片科技的蓝海中,如何由混乱走向有序,正是地平线在智能驾驶领域的追求与使命。
这一幕引发了一些争议。一些人认为,像魔方这样简单的玩具用来表达复杂的科技理念,显得有些浅薄;而另一些人则认为,恰恰是这种简单能让复杂的技术理念更加直观易懂。无论如何,魔方始终在这个发布会的讨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为了高深技术与普通民众之间沟通的桥梁。
余凯在发布会上告诉大家:“把智驾交给地平线,把生活还给自己。”即便这是一个商业宣传的口号,但可以看出其背后的深意。在当今社会,尤其是在汽车产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智能驾驶技术的进步势在必行。如何才能将这样的技术普及给大众,进而让每个人都能享受这种新的出行方式,才是最终目的。
追溯地平线的十年历程,从“耐得寂寞”到行业破局,余凯的这句总结性的话,实际上也反映了整个智能驾驶行业的发展历程。市场在追逐算法的优化与提升,另一边则是科技企业为了长远的发展进行的探索与坚持。2015年,地平线选择了一条融合算法与硬件的道路,很多人对此表示质疑:“这不就是一种理想主义吗?”然而十年后的今天,答案显而易见:这种融合已经成为了地平线撬动行业格局的重要支点。
根据统计数据,每三台智能汽车中就会有一台搭载地平线的技术。这个数字背后,反映了市场对其技术认可度的不断攀升,也说明了地平线在产品与技术本身上所做的努力。地平线推出的三代BPU(Brain Processing Unit,智能处理单元)架构,使得该公司的计算性能提高了超过1000倍。这样的变化不仅让市场看到了其技术的强大,也给那些希望在智能驾驶领域有所突破的车企提供了新的选择。
然而,在智能驾驶技术的推广过程中,信任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难题。近期就有一则让人唏嘘的新闻,一辆新能源汽车在高速行驶时发生了致命事故。而该车在发生碰撞前,智能驾驶系统虽然发出了预警,但其反应速度显然未能让人满意。这类事件让许多消费者对智能驾驶技术产生了恐慌,甚至选择关闭相关功能,转向传统驾驶。这一现象表明,智能驾驶的公信力亟待提升,用户的信任度需要重建。
如何提升信任感,保证用户在使用智能驾驶技术时的安全感?余凯给出了一个公式:“用户信任 = (安心度 × 专业度 × 亲密度)/ 夸大度。”这里的“夸大度”意味着在市场宣传中,真实技术与虚夸宣传之间的鸿沟。消费者希望看到的是实实在在的数据和效果,而不是浮夸的宣传口号。因此,数据驱动的策略成为了地平线提升用户信任感的路径之一。
通过综合分析,地平线选择了用真实的数据说话。其推出的HSD(Horizon Super Drive)系统,人机界面设计获奖,凭借的是让用户实时看到系统所“感知”的环境,如交警的手势、路面的阴影,甚至小狗的移动轨迹。当用户体验到系统比自己看得更远时,心理上的认同自然形成,进而产生信任感。更重要的是,地平线已经积累了超过7万次GPU训练的主动安全场景库,并获得全球首个ISO 8800 AI功能安全认证,通过这些努力,地平线在用户心中构建了稳固的安全防线。
的讨论聚焦在一种新的思潮上,即智能驾驶的技术平权。余凯提出,智能驾驶的本质应该是基础设施建设,而不是单纯的技术展示。“L3 = 受限但清晰的ODD边界的L4能力 + L2全场景辅助驾驶”,这一观点得到了不少业内人士的认可。实际上,他所称的ODD(Operational Design Domain,运行设计域)是指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车辆能够安全运行。简而言之,就是要让技术使用更加透明可行,避免“盐少许式”的模糊边界导致的用户体验不佳。
在这种背景下,地平线希望通过大量的L2车辆数据收集和分析,逐步锁定清晰的边界条件。通过这种方式,智能驾驶司机能够更好地理解何时可以切换到自动驾驶模式,何时需要人工干预。这种透明度不仅提升了用户体验,也让智能驾驶更具可接纳性。
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驾驶市场也在不断扩展。地平线的HSD系统甚至能够满足15万至50万元车型的用户需求,使得智能驾驶技术不再是少数高档车型的专利,而是逐渐走入了大众的视野。当越多的车企开始尝试这种技术,整个市场的生态也会发生变革。奇瑞、理想、蔚来等国产车企纷纷与地平线展开合作,共同推动智能驾驶技术的普及。而这些合作展现出的不仅是技术的结合,更是思维方式的创新。
在这种生态的影响下,地平线的发布会不仅仅是一个产品的展示,更是对整个智能驾驶产业进行的深思熟虑的反思与未来倡导。当行业形势因政策收紧而被迫焦虑时,地平线却以“弹夹系统”和端到端架构等创新理念重新定义了智能驾驶的价值。这不仅是技术上的突破,也是心理上的回归。
发布会的最终环节,以一段视频作为结尾,生动展现了搭载HSD系统的车型在繁忙街道中的表现。车辆流畅的变道、能与行人礼让的情境,甚至在复杂的交叉路口的智能导航,似乎都表现出来了人类驾驶的高度智能化。这是对未来出行场景的一种美好期待,也是地平线向世界表达的信心所在。
在智能驾驶的道路上,地平线也在不断探索和前进。他们的目标不仅是提高技术,更是对未来出行方式的重新定义。不再是冷冰冰的机械化,而是将出行体验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使其充满温度、更加人性化。
总结来看,地平线的历程铸就了智能驾驶技术的多重可能,从技术的追求到为用户所带来的信任重构,再到行业平权思维的探讨,无一不体现出这一领域的复杂性和美好愿景。在未来的道路上,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更高技术标准的建立,我们或许可以期待智能驾驶将会为人类出行带来更多的便利与安全。
然而,智能驾驶的旅程并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革新,更是社会运行方式的变革。正如余凯所说:“我们的事业不是一场热闹的party,而是一场长期跋涉的journey。”在这个过程中,让我们共同期待,一场出行体验的革命将在未来悄然来临。技术的不断进步将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深远的影响,不再是简单的技术应用,而是系统性改善与智能化生活方式的塑造。定不辜负这次历史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