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大陆地区300余座城市中,除了近乎于家喻户晓的“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外,像重庆、成都、西安、武汉、天津、杭州、南京等城市,也同样是拥有不俗的实力。但是要说象征发达城市天花板的北上广深之后的第五城,西部三强显然均因为经济质量不高而很难跟发达城市挂钩。因此,第五城之争也就变为天津、杭州、南京、武汉四大副省级/直辖市之间的强强对话。而且四城无论是经济总量和质量,亦或是科教文卫,均属于我国城市翘楚。那么,在第五城的激烈竞争中,谁会脱颖而出呢?下面,我们便透过18项关键指标来一场科学系统地详细解答。

一、人口数据:1、武汉1373万2、天津1363万3、杭州1237万4、南京949万我们在讨论城市综合实力时,首先不得不提的当然是城市缔造者的人口因素了。从四城人口规模来看,杭州虽然高出了南京近300万人口,但仍然是落后于武汉和天津100多万。其中,武汉更是以10万的微弱优势刚刚反超天津,位列全国人口前七。再看与武汉拥有太多相似之处的南京,则是唯一低于1200万的,甚至还不足千万。而在人口流入方面,南京和天津同为212万,反观武汉和杭州则是双双处于400万左右。

二、面积:1、杭州16850km²2、天津11966km²3、武汉8569km²4、南京6587km²在城市大小方面,陆地面积超1.68万km²的杭州堪比鹤立鸡群般存在,甚至超过了武汉+南京两大省会的面积总和。即便是面积破万的直辖市天津,同样是比杭州小了4800多km²,相当于2个深圳大小。尤其是面积只有6600km²不到的南京,更是比杭州小了1万多km²。这也意味着,在象征城市发展纵深的土地资源上,地大物博的杭州和天津无疑将获得更加游刃有余的可塑空间。

三、GDP总量:1、武汉1.89万亿2、杭州1.88万亿3、南京1.69万亿4、天津1.63万亿虽然四城在第一大经济指标上,分列全国第八-第十一,彼此之间相互紧邻。但从四城的成绩不难看出,武汉和杭州关于第八的位次之争已经是进入白热化阶段。武汉虽然再次反超杭州,但领先优势却仅有微不足道的0.6%,随时都有可能被杭州再次反超。无独有偶,南京虽然落后于杭州11%,但刚刚位列第十的南京,同样是仅仅高出身后的天津只有3.7%,可以说随时都有可能被挤出GDP十强。

四、GDP增速:1、杭州7.34%2、南京7.29%3、武汉7.07%4、天津5.55%从四城过去五年间的GDP增速可以看出,武汉虽然在GDP上暂时处于领先位置。但GDP上与武汉只有毫厘之差的杭州,却在GDP增速上以7.34%的成绩位列四城之首。而同为江浙省会的南京,虽然以毫厘之差惜败于杭州,但同样高于武汉,同时还是天津的1.3倍。这也意味着,宁杭两大省会极有可能在GDP双双反超武汉的同时,并进一步扩大与直辖市天津之间的领先优势。

五、地均GDP:1、南京2.57亿/km²2、武汉2.20亿/km²3、天津1.36亿/km²4、杭州1.11亿/km²地均GDP作为一座城市经济价值创造力的重要体现,现如今也成为我们衡量一座城市寸土寸金程度的关键指标。从四座城市每平方公里的GDP创造价值来看,南京和武汉不仅携手突破2亿大关,而且对另外两城的最小领先优势也是达到了1.62倍,同时彼此之间的差距也是16.6%。至于完败于南京、武汉的天津与杭州,则是直辖市天津以22.5%的优势胜出。以至于垫底的杭州仅有1亿多点,甚至还不及武汉和南京的一半。

六、人均GDP:1、南京17.82万2、杭州15.16万3、武汉13.74万4、天津11.97万如果说GDP是众多城市争夺第五座一线城市的入场券,那么,象征城市经济发达程度的人均GDP,则是堪比城市经济的“试金石”。西部三大国家中心城市就是因为人均GDP上均勉强处于全国均值水平才无缘第五城之争。剩下四城中,没想到最低的竟然是唯一的滨海城市天津,人均GDP为12万,不仅落后于中部第一城武汉15%,更是同为沿海地区的宁杭两城的80%不到,尤其是只有榜首的南京67%。

七、人均收入:1、杭州7.03万2、南京6.90万3、武汉5.38万4、天津4.90万南京虽然在人均GDP上一骑绝尘,足足高出了第二的杭州17.5%。但在反映一座城市民富的关键指标人均收入上,却又以1.9%的毫厘之差屈居杭州之后,同时也无缘7万+。相比于沿海地区江浙两大省会的傲人成绩,作为沿海直辖市的天津,则是四城中唯一低于5万的,甚至还不及杭州的70%。即便是面的人均收入无缘中部第一城的武汉,也是落后了9.8%。这也意味着,武汉在经济质量上已全面反超滨海直辖市天津。

八、人均财政支出:1、杭州2.05万2、天津2.02万3、南京1.93万4、武汉1.62万众所周知,城市的发达程度除了收入水平外,和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医疗、教育、养老等基础民生工程同样是举足轻重。而从四座城市的人均可享有财政支出来看,直辖市天津虽然已经突破2万大关,但却以1.8%的毫厘之差屈居杭州之后。与此同时,距离2万只有一步之遥的南京,反超天津也是近在咫尺,仅仅只落后了4.8%。相比于沿海地区三城的势均力敌,武汉1.62万的人均财政支出则是相差了至少19%,。

九、人均存款:1、杭州16.02万2、天津14.25万3、南京14.00万4、武汉10.24万因为我国是一个热衷于挣钱存钱的文化底蕴。因此,居民存款也就自然成为我们衡量一座城市藏富于民的最直观参考依据。而从四座城市的人均住户存款不难看出,超16万的杭州要明显更富裕。反观同为江浙双省会之一的南京,则是刚刚达到14万,虽然比超十万的武汉高出了37%,但却仍然是落后于杭州14.4%。即便是和略显老骥伏枥的天津相比,也是以1.8%的微弱差距遗憾屈居天津之后。

十、财政收入:1、杭州2451亿2、天津1846亿3、南京1558亿4、武汉1504亿身为四城中唯一直辖市,天津不仅在至关重要的财政收入上成为四大直辖市中唯一低于2000亿的。即便是面对同为新一线城市的三大副省级省会,也是未能如愿脱颖而出。尤其是相比于财政收入高达2450亿的杭州而言,差距已经高达33%。不过,1800多亿的财政收入,仍然是高于南京和武汉两座非沿海省会。尤其是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心城市武汉,甚至还不及人口最少且无缘国家中心城市的南京,再次垫底。

十一、社消总额:1、南京7832亿2、杭州7294亿3、武汉6936亿4、天津3572亿在城市整体消费力方面,南京虽然人口最少,而且比另外三城少了至少290万人口,但从整个城市的社消总额来看,反而是南京力挽狂澜,以超7800亿的成绩脱颖而出。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人口最多的武汉,纵然人口是南京的1.45倍,奈何社消上却只有南京的89%。不仅如此,还落后于杭州5.2%,屈居第三。即便如此,武汉依旧以1.94倍的压倒性优势完胜天津。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天津的经济会持续低迷了。

十二、进出口总额:1、天津8448亿2、杭州7565亿3、南京6292亿4、武汉3532亿虽然杭州和天津均为沿海城市,但只有钱塘江出海口的杭州,在外贸上,7500余亿的进出口总额最终还是以11.7%之差不及直接面朝大海的滨海城市天津,屈居第二。再看来自于沿海省份但却并非沿海城市的南京,则是落后于杭州20%,仅仅收获了6300亿,甚至还不及省内地级市苏州的四分之一。不过,外贸上表现最差的还属九省通衢的武汉,只有3500余亿,名副其实的成为另外三城的陪衬。

十三、建筑业总产值:1、武汉13677亿2、杭州5575亿3、南京5083亿4、天津4751亿别看武汉在外贸上败得一塌糊涂,但自古便作为我国交通要塞的九省通衢之城武汉,则是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让城市基建实力得到蓬勃发展,不仅造就了中铁十一局、中铁大桥局、中建三局等众多基建杠把子企业,同时还打造了大江大湖大武汉,尤其是超1.36万亿的建筑业总产值,更是令另外三城望尘莫及。即便是第二的杭州,仍然只有武汉的41%,而垫底的天津则是不足武汉的35%。

十四、文旅收入:1、武汉2223亿2、南京1946亿3、杭州1298亿4、天津773万身为四大古都之一的南京,虽然拥有璀璨的建都史,但由于几十年的战火导致其遗留至今的历史文物已是寥寥无几。5A景区更是不及杭州和武汉的3个,和天津一样均为2个。不过,从文旅收入来看,南京却依旧表现不俗,虽然落后于武汉14%,但却以1.5倍的压倒性优势完胜拥有3个5A景区的杭州,更是同为2个5A景区的天津2.5倍。而垫底的天津,则是继建筑业之后,再次只有武汉的约三分之一。

十五、百强医院:1、武汉5家2、杭州4家3、天津、南京均为3家同样是拥有十强医院的杭州和武汉,在顶尖医疗资源百强医院的数量上,也是棋逢对手。人口比杭州高出140万的武汉,虽然再次夺得榜首,但却仅仅只比杭州多了一家。至于人口和武汉相差无几的天津,虽然是四城中唯一的直辖市,但医疗资源似乎并没有因此而得到充分补充,3家百强医院的成绩,也是和人口不足千万的南京持平。好在是天津的三甲医院数量要明显多于南京,避免了医疗上的垫底。

十六、大学数量:1、武汉83所2、天津57所3、南京51所4、杭州47所在堪比大国重器的科教资源方面,人口最少的南京,虽然在顶尖学府985/211院校数量上和武汉棋逢对手,但从大学资源的绝对数量来看,武汉的83所大学明显是南京的51所难以企及的高度。另外,直辖市天津虽然以57所完胜江浙两大省会,但相比于武汉而言,仍然是高不可攀。尤其是大学数量只有47所的杭州,不仅是四城中唯一不足50所的,即便是顶尖学府211院校,也是只有囊中羞涩的浙大唯一独苗,远不及另外三城的至少4所起步。

十七、在校研究生:1、武汉19.76万2、南京19.5万3、杭州11.3万4、天津9.28万武汉虽然在科教资源上一马当先,但由于优质科教资源不及人口最少的南京。因此,在高质量人才的储备方面,武汉即便是再次拔得头筹,为国家培养了近20万的在校大学生,但却并非独占鳌头了,因此身后的南京,距离反超武汉已是只有1.3%的一步之遥。相比于武汉南京的双城争霸,科教资源缺陷匮乏的杭州则是落后了至少73%,在校研究生为11.3万。不过,垫底的并非杭州,反而是直辖市天津,低于十万的成绩也是不足武汉和南京的一半。

十八、新增授权专利:1、杭州13万件2、武汉8.95万件3、南京8.69万件4、天津7.15万件杭州虽然在科教、人才两大核心战略资源上均表现的略显乏善可陈。但在科技科创成果方面,自古便被誉为人间天堂的富庶之地杭州,凭借高质量的营商环境,反而收获了13万件的新增授权专利,不仅成功逆袭南京、武汉两大科教、人才中心城市,而且还是四城中唯一超9万件的,堪比一枝独秀。反观同为江浙沪省会的南京,虽然高出天津21.5%,但却再次以微不足道的3%之差屈居武汉之后,更是只有杭州的三分之二。

总结:随着18项关键指标的一览无余,相信大家对于北上广深之后的第五城之争,也就有了更为客观公正地结果预判。接下来,我们便来看看四城最终结果:1、武汉综合得分485,共计7项第一,2项第二,5项第三,4项垫底;2、杭州综合得分474,共计7项第一,6项第二,3项第三,2项垫底;3、南京综合得分452,共计3项第一,4项第二,8项第三,3项垫底;4、天津综合得分389,共计1项第一,6项第二,2项第三,9项垫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