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到一个视频,内容是“一位30岁公务员辞职创业,加入短视频创作团队”。视频里的主人公自称“毕业后尝试了很多工作,在民航、工商局、电视台等单位工作过,现在选择离开了体制内,创业做短视频”。
1)
很多人对视频主人公的身份产生了怀疑,大家不相信他是公务员,认为他是体制内单位编外人员,因为公务员辞职去做短视频,可能性太小。
在工商局、电视台这样的体制内单位,至少有3种身份的工作人员:公务员;事业编人员;编外人员。大家虽然在同一个单位干活,但身份不一样,待遇不一样,发展前途更不一样。一般来讲,公务员的待遇和事业发展前景最好,事业编次之,编外人员就谈不上什么事业发展前景了,拿工资过日子而已。
人们普遍认为待遇不错的公务员是不会冒这么大的风险辞职创业的,而那位视频博主,可能就是在工商局、电视台等单位工作过的“编外人员”,只是别人听到他介绍自己的工作经历,误以为他是公务员。
如果是公务员,辞职去做短视频,风险的确挺大的。现在是短视频的风口期,但未来形势怎么发展不好说。况且,做短视频门槛很低,等行业饱和了,就要淘汰一部分人,我们能保证自己可以持续输出优质视频内容吗?
如果是体制内单位的编外人员,那辞职创业就说得过去了。体制内单位的编外人员,待遇不高,事情不少,而且地位比其他的同事低。与其这么苦哈哈地干活,不如辞职出去闯闯。
本来嘛,辞职创业,或者辞职换个工作,是一个正常操作。但由于出现了“公务员”这3个字,关注度一下子就高了起来。相信博主曾经当过公务员的那些人,认为辞职做短视频是愚蠢的决定;质疑博主身份的人,觉得以公务员为名进行宣传,是动机不纯,是故意给自己造势。
还有人质疑这位博主只是个“打工仔”,是资本推出来的一个台面人物,资本故意在他的工作经历上做文章,不过等他的价值被榨干了,就会被资本抛弃。反正都在说风凉话。
但我们需要承认的是,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做视频,也不是所有做视频的人都能长久获利。创业者如果没有核心竞争力,不具有持续输出优质内容的能力,就只能吃一点风口的红利,过不了几年就会“创业失败”。
2)
《格言联璧》中有这么一段话:“对痴人莫说梦话,防所误也;见短人莫说矮话,避所忌也。” 我们应该管好自己的嘴,少说一些风凉话;我们应该有同理之心,看到别人有难处,就算帮不上忙也不要随便去“踩”人家,这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可是很多人明知道自己说的话不对,仍然到处说。他们就是图一个痛快,为了发泄一下自己的负面情绪。但这会伤害到别人,也突破了我们做人的底线。
那位30岁的年轻人,不管身份是不是公务员,迈出“离开体制内单位”这一步都是很不容易的。他有梦想,并为实现梦想做出了努力,这种胆量和坚毅难道不值得我们点赞?
在阶层日益固化的今天,普通人的出路很少,绝大多数人除了考公务员、事业单位,就是当一辈子的“打工仔”。但我们身边从来不缺有梦想的优秀青年,他们知道自己离梦想很远,却从不放弃,跌倒了也很快就爬起来,他们无怨无悔、勇往直前。
普通人成功的机会不多,一定要倍加珍惜。我们必须要保持努力的状态,不断尝试、不断进取,在各种不利的环境中寻找突破口,用恒心和毅力来争取机会。这个过程是非常痛苦的,旁观者不应该嘲笑他们,而是应该给他们打打气。
这个世界很残酷,到处都是冷漠和残忍,我们应该输出多一点温暖,多鼓励一下身边的人,给他们带去希望。如果大家都在说风凉话、丧气的话,那会让人与人之间的心灵距离会变得更远,整个社会的戾气也会越来越重,没有人希望自己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中。
很多时候,我们根本不知道别人经历了什么,所以就不要自以为是地发表看法。请记住,我们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怎么对待我们。
今日话题:你在网络上评论别人时会说风凉话吗?欢迎大家参与讨论。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轶工坊
(图片来源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