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1月,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正式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1军,全军下辖第121、第122、第123、第154师等部,共计6.4万余人。成军后除极个别岗位,其余部队主要领导干部都和原四纵时基本一致沿用。
首先是军长吴克华,在第41军成军前吴克华就是四纵司令员,在成军后继续担任了第41军的首任军长。

吴克华
吴克华,江西弋阳人。1929年参加工农红军,历经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身经大小战斗过百次,为革命事业和新中国国防建设立下了不朽功勋,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曾历任东北民主联军第四纵队司令员,41军军长,华南军区参谋长,海南军区司令员,中南军区参谋长,济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炮兵司令员,铁道兵司令员,乌鲁木齐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司令员等职。
吴克华担任第41军军长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任期只是到1950年12月。但是在他担任41军军长时期,41军可是配属了强大的领导班子,此时41军政委是由莫文骅(后又欧阳文)担任,副军长是由胡奇才(后又温玉成)担任,参谋长由李福泽担任,这些可都是军中一等一的猛将虎将!

莫文骅
莫文骅是广西南宁南郊人, 1926年参加革命,历经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1948年任东北野战军第4纵队政治委员,4纵改编为第41军后继续担任第41军政委,但任期只到1949年4月,在随后的革命军旅生涯中历任第14、第13兵团政治委员,广西军区副政治委员,东北军区政治部主任,解放军政治学院副院长、院长,福州军区副政治委员,装甲兵政治委员等职。他在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在莫文骅政委于1949年4月调离第41军后,欧阳文接任第41军政委职务。欧阳文是湖南平江人,1928年参加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参加了五次反“围剿”、长征、东征、西征等大小战役战斗,抗日战争时期曾参与创建鲁西抗日根据地的斗争,后又奔赴东北。至1948年第41军成军时,已任41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在莫文骅政委调离41军后接任其职务成为第41军的第二任政委(任期直至1952年5月),后又曾任中南军区公安部队政治委员并兼广东省军区政治委员,《解放军报》总编辑,西安军事电讯工程学院政治委员、院长,第四机械工业部第十研究院党委书记,第四机械工业部副部长等职。他在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胡奇才
副军长胡奇才,开国中将,湖北红安人。1929年参加革命,至解放战争时期的1947年已任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副司令员,后第41军成军时担任第41军副军长,参加了解放东北和进军中南的多次重要战役战斗。但胡将军担任这一职务的时间较短,只到了1949年5月便由温玉成接任,在随后的革命军旅生涯中他先后历任了辽西军区司令员,沈阳军区空军副司令员,工程兵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等职。
在第一任副军长胡奇才离任后,温玉成于1949年5月正式接任其职务。温玉成是江西兴国人,1928年参加赤卫队,历经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抗美援朝,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接任第41军副军长后,温玉成随部队在第四野战军编成内参加了进军中南的战役战斗,建国后其继续担任了第40军军长,广州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副总参谋长兼北京卫戍区司令员,成都军区第一副司令员等职务。

李福泽
参谋长李福泽。李福泽是山东昌邑人,1936年投身革命,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李福泽原是东北民主联军第四纵队十一旅旅长,后晋升为纵队参谋长,41军成军后继续接任参谋长职务。抗美援朝爆发后,李福泽还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1958年李福泽由广州军区调往西北戈壁的导弹试验靶场任基地副司令员,后任国防科委副主任兼训练基地司令员,由此他也成为了基地导弹武器和卫星发射试验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新中国第一枚近程导弹、第一枚中程导弹、第一枚核导弹、第一枚远程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背后都有他的身影,李福泽将军为我国国防尖端科技事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