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中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前言
最近国际上又发生了一件大事,特朗普再次挥起了关税大棒,对多个国家加征额外关税,税率在10%到49%不等,而我国就在美国此次加征额外关税的名单中。
如果加上这次加征的34%关税,我国出口商品的税率已经要达到54%,对于美国如此无厘头的要求,我国也不是软柿子,直接对美国展开了反制行动,同样增加了34%的关税。
或许是被我国的反制给气到了,美国在对中国的额外关税上再次加码,而面对美国的蹬鼻子上脸,人民日报重磅发声,直接表明了坚定立场。
那么,人民日报都说了些什么呢?特朗普的下一步行动又是什么?
美国打响“贸易战”
本以为特朗普上任之后,国际形势能够稳定一点,可没想到他也“搞事情”,不仅在国内大刀阔斧的改革,还对外大肆加征额外关税,野心彻底藏不住了。
就在4月2日,特朗普签署“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开始对多个国家加征额外关税,最低标准为10%,而如果是对美国有威胁的国家,那税率可就高了。
就比如我国,在此次加征关税中,需要额外缴纳34%的关税,如果加上之前的关税,我国今后的出口商品税率就达到了54%,属实是令人难以接受。
毫无疑问的,特朗普此次加征关税的行为,就是发动了全球贸易战,妄图通过加征关税,来将多个国家拖下水,其中就包括了中国。
但我国也不是软柿子,任由美国增加额外关税,直接“以牙还牙”进行了反制,而根据报道来看,我国外交部在例行记者会上,先是对美国加征关税的行为表示反对。
同时也指出美国加征关税的行为,是典型的单边霸凌,紧接着,多个官方就发布消息,我国也将会对美国加征额外关税了。
国务院已经批准,我国将会对原产自美国的进口商品,在原有的税率基础上,再次加征34%的关税,和美国加征关税一模一样,主打的就是一个“公平公正”。
而特朗普显然是没有预料到我国也会加征关税,直接就开始了威胁,声称如果我国不取消加征关税,那就会对中国再次额外加征50%的关税。
中国表明坚定立场
看到特朗普可能还会再额外增加50%的关税,引起了很多网友议论纷纷,而就在这个时候,人民日报重磅发声,一篇文章就让我们看清了特朗普的“真面目”。
同时,也是明白了为何特朗普会通过威胁的手段,来让我国取消加征关税,这也是解释了,为何特朗普会在后面改变口风,并做出了退让。
人民日报此次发声,是从4个方面进行的分析,第一点就是美国加征关税对我国的影响,我国和美国有很稳定的贸易往来,在2024年的贸易额已经达到了6882.8亿美元。
此次美国加征关税,势必会影响到中美的双边贸易,但这种影响并不会很大,也不会持续很长时间,因为我国对美国的出口份额正在减少。
并且,我国还和全球多个国家保持良好的贸易关系,不需要太过担心我国的出口贸易,而反观美国,很多消费品都是靠中国进口的,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也不会斩断中美贸易关系。
至于第二点,就是我国经济的稳定,不管是医疗、机械、人工智能等,都有很大的发展前景,这也侧面反映了我国经济形式,不会受到美国加征关税的影响。
而第三点就是我国“心中有数、手上有招”,这些年美国多次发动贸易战,可对中国的影响却小之又小,就算这次美国加征关税,我国也有办法来应对。
最后一点,就是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把压力转换为动力,就算美国加征关税,我国也要保持稳定发展,把影响降到最低,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
仅从人民日报的重磅发声,我们就能感受到中方的坚定立场,而紧接着在第二天,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就对特朗普威胁加征50%关税的行为,做出了回应。
“中国人不惹事,也不怕事”,从这一点就能看出,特朗普想要我国取消对美加征34%关税,是痴心妄想,他既然做了,就要承担相应的后果。
特朗普开出协议红线
而就在这个时候,特朗普却做出了退让,口风变了,并开出了协议红线,据报道来看,特朗普表示除非美国与中国之间的贸易逆差问题得到解决,否则他不会达成协议的。
这里先来解释一下“贸易逆差”,其实就是国家的出口额小于进口额,如果出现了贸易逆差,一般就表明这个国家的对外贸易处于不利的地位。
“贸易顺差”的意思就正好相反,指的是一个国家的进口额小于出口额,这也能表明这个国家的对外贸易处于有利的地位,能够自给自足。
特朗普想要解决和中国之间的贸易逆差问题,就是想要达成“贸易顺差”,但这几乎也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在人民日报的文章中就提到过,我国正在减少了美国的出口份额。
但相比之下,美国却有很多消费品,是依赖中国进口的,这就说明美国没有那么强的制造业,不能自给自足,只能通过中国进口来满足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如何能够达成贸易顺差呢?只能说特朗普想的太美了,他的这个协议红线,我国是不会答应的,在增加关税问题上,我国也是不会退让的。
结语
现如今,特朗普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在他宣布增加额外关税之后,已经有多个国家表示不满了,并且美股大跌、物价疯涨、民众示威,都是造成的严重影响。
可特朗普却丝毫不在意,甚至在我国反制之后,再次增加关税,但现如今,他的态度似乎有些软化,给出了协议红线,但最后结果如何,依旧是个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