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春天的脚步总是轻柔而温暖,一场春雨一场暖,冰雪退去,阳光洒满大地,万物复苏,连人的心情仿佛也跟着“发芽”了。
这时候,不少正在接受治疗或康复中的癌症患者,往往也会“按捺不住”,想外出踏青、运动、甚至恢复以前的生活节奏。

可是,医生却反复叮嘱:“宁愿在屋里打打麻将,也别轻易做这几件事!”这话乍一听似乎有点“杞人忧天”,但真相是:春季回暖,看似宜人,其实暗藏“杀机”,尤其对癌症患者而言,一个不小心,可能就会“功亏一篑”。
那到底哪些事不能随意做?背后又有哪些科学依据?今天我们就好好聊聊这个话题。
为什么春天反而要更小心?你或许会问,不是都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吗?春天不是养生的好时节吗?
没错,春天确实是个调理身体的大好时节,但对癌症患者来说,春天也是一个“多事之秋”。科学研究发现,春季温差大、湿气重、花粉多、病毒活跃,是癌症患者免疫系统容易“受伤”的高风险期。

尤其在我国南方地区,比如广东、广西、福建,春天常常是“湿漉漉”的,湿气重到能拧出水来,连狗都不愿出门遛弯。
而且,癌症患者本身免疫力就低,身体还在恢复中。
此时若贪图热闹、过于劳累、随意饮食、暴露在过敏源中,都可能引发复发甚至并发症。
医学上有个形象的比喻:癌细胞就像是潜伏在身体里的“地老鼠”,平时看不见,风平浪静。一旦环境适合,它们就可能“重出江湖”。

春天的气候变化正是它们喜欢的“东风”。
打麻将真的有益健康?你可能笑了:怎么医生还推荐打麻将了?
别急,这里说的“打麻将”,可不是通宵达旦地“搓麻”,而是指适度的社交和轻度脑力活动。
研究发现,癌症患者在治疗期间,情绪波动的影响非常大,而轻松愉快的社交活动,比如和朋友打打麻将、聊天、做手工、种种花草,能有效减轻焦虑、抑郁,提高生活质量。
一项发表于《肿瘤防治研究》期刊的研究指出,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能够显著改善癌症患者的免疫功能。

换句话说,心态平和,比什么都重要。
所以,如果你是癌症康复期的患者,与其在春风里狂走暴晒、随意尝鲜,不如在阳台晒晒太阳,泡杯花茶,约上几位亲友“搓两圈”,既动脑又解闷,何乐而不为?
哪些事春天最好别做?问题来了,医生口中那些“轻易不要做的事”到底指的是啥?下面我们就一一揭开它们的“庐山真面目”。
不宜贸然远行或长时间户外活动春天的风,看似温柔,实则“毒辣”。

尤其北方的春风,裹着沙尘,干燥多变。南方则是回南天,潮得能“拧出水”。
这种忽冷忽热、湿湿热热的气候最容易让身体“中招”。
比如河南洛阳、河北邯郸、山东临沂这些北方城市,春季日夜温差大,早晚冷得像冬天,中午却热得像夏天,癌症患者一旦出门不注意保暖,很容易感冒引发并发症。
而癌症患者的身体就像“刚修好的老房子”,还没完全稳固,经不起风吹雨打。
贸然远行或长时间在户外,容易疲劳、感染、甚至晒伤。

“春天补一补,一年打老虎”这句老话,咱们都听过。
但对癌症患者来说,补不好反而可能“补出事”。
比如湖南、江西、贵州等地,春天民间偏爱炖“牛鞭汤”、喝“蛇酒”、吃“狗肉火锅”,说是壮阳驱寒。
但这些高蛋白、重口味的食物,对于刚做完放化疗的患者来说,简直是“火上浇油”。

更有甚者,迷信偏方,吃“土药”,喝“草根水”,不仅无益,反而可能损伤肝肾,影响后续治疗。
医学研究表明,肿瘤患者的肝肾功能本就较弱,摄入过多未知成分的补品,极易导致药物性肝损伤,增加治疗风险。
不宜随意断药、停医“天暖了,感觉好多了,我是不是可以不吃药了?”——这是很多病人春天常见的念头。
但医生要说一句大实话:随意停药,等于给癌细胞“松了绑”。
以乳腺癌为例,术后患者需长期服用内分泌治疗药物。

若因“气温升高、状态变好”就自行停药,可能导致复发风险增加30%以上。
江苏南京肿瘤医院的临床数据显示,春季是患者自行停药、脱离随访最多的时间段之一,复发率也相对更高。
所以,天再暖,也别擅作主张,治疗计划、随访复查、药物使用,都要按部就班,不能“图省事”。
春天该怎么养?医生支三招光说“不能做”,那到底该怎么做呢?别急,下面这三招,让你春天也能养出“好底子”。
第一招:饮食“清、淡、杂”,远离“上火食”春天是“肝气最盛”的季节,中医讲“肝主疏泄”,如果肝气太旺,容易情绪激动、失眠、口苦。

建议饮食清淡,多吃绿叶蔬菜、山药、银耳、百合等养肝润燥的食材。
适当加点国外流行的“超级食物”也不错,比如奇亚籽、羽衣甘蓝、藜麦,不仅营养丰富,还能增强免疫力。
当然,别忘了家常豆腐、小米粥、紫薯汤这些“平民食材”,它们才是最贴地气的“护身符”。
第二招:运动“轻、稳、缓”,别贪“快”运动当然有益,但癌症患者不适合高强度的“燃脂型”锻炼,比如HIIT、有氧搏击等。

推荐尝试“太极拳”“八段锦”“椅子瑜伽”这种缓慢且富有节奏的运动方式。
四川成都肿瘤康复中心的数据显示,太极拳能有效缓解乳腺癌患者的术后僵硬感,提高免疫指标。
另外,现在国外流行一种“森林冥想步行法”(Shinrin-yoku),即在林间缓步行走、深呼吸、冥想,能显著降低焦虑水平。
可在天气晴朗时,选择本地的公园或郊区绿地,来一场“深林泡澡”。
第三招:情绪“稳、松、乐”,别憋着
春天万物生发,人的情绪也容易“躁起来”。
癌症患者尤其要注意情绪管理。
可以尝试每天写“情绪日记”,记录自己的情绪变化;也可以借助“正念冥想App”进行放松练习;或者像上海市肿瘤医院推行的“音乐疗法”那样,每天听15分钟舒缓音乐,都能为心理“松松绑”。
别小看这些方法,研究发现,坚持冥想和音乐治疗的人,T淋巴细胞活性更高,生存期也更长。
地域差异也要注意不同地区的春季气候差异大,癌症患者养生也要“因地制宜”。

比如黑龙江哈尔滨,春季气候干冷,建议多食“润肺”食物如梨水、银耳汤,避免冷风直吹;
云南昆明春天阳光强烈,紫外线高,外出需防晒,避免皮肤病和晒伤;
广东广州春天湿气重,饮食需“祛湿”,可用薏米、茯苓、陈皮煮粥,少吃油腻食物。
结语:保养好身体,才有春天的诗和远方春天是希望的季节,更是修养身心的黄金期。
对癌症患者而言,这个“春天”来之不易,千万别因为一时冲动而让身体“倒春寒”。

宁愿在家里和朋友打打麻将,也别随意远行、进补、断药。
三分调养,七分心态,稳住节奏,慢慢来,春天自然会给你最美的回报。
愿你在这春光里,活得自在,活得从容。
参考文献:
[1]钟雪梅,陈敏,凌雅韵,等.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肌少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25,36(06):732-736.[2]李清,杨华.乳腺癌术后内分泌治疗依从性分析[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23,30(4):456-460.[3]张志强.太极拳对肿瘤患者免疫功能影响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24,39(2):112-116.[4]王琳.音乐疗法对癌症患者情绪干预的随机对照试验[J].中华心理卫生杂志,2023,37(5):287-293.
(免责声明)本文所述内容,均基于现有科学知识和中西医理论整理而成,旨在为读者提供健康科普信息。图片都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任何健康问题请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