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赛事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当我们为各个奥运健儿喝彩加油的时候,有些奥运选手却做出了比服用兴奋剂更不光彩的事情。
据媒体8月8日报道,现年28岁的澳大利亚奥运选手、曲棍球运动员汤姆·克雷格因试图在巴黎购买可卡因,而被法国警方逮捕。
目前,他已经搬出奥运村,并将失去剩余的奥运选手权利。
法国警方表示,事发地点靠近克利希大道,卖家是一名17岁的未成年人。
克雷格受到警告,被关押18个小时后获释。他面向媒体公开道歉,说要为自己的行为负全责,称其行为不代表家人、队友、朋友、体育运动和澳大利亚奥委会的价值观。“我让你们所有人蒙羞,我真的很抱歉。”
这名选手试图购买的可卡因是什么呢?吸食以后会有什么危害呢?
可卡因,又称古柯碱,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具有局麻作用的天然生物碱,是从植物“古柯”的叶子中提取而来的,为长效酯类局麻药,脂溶性高,穿透力强,对神经组织亲和性良好,产生良好的表面麻醉作用。
过量吸食可卡因会引起震颤、眩晕、肌肉痉挛、激动不安、被迫害感、头痛、出冷汗、面色苍白、脉搏微弱且急促、恶心、呕吐、昏迷等不良反应。
长期吸食可卡因,会引起紧张、兴奋、极度激动不安、敏感度加强、情绪波动、无法入睡、性无能、反射作用加强、食欲减退、精神紊乱、筋疲力尽。
大剂量服用可卡因则会抑制心肌而引起心力衰竭,并严重抑制脑部的呼吸中枢,导致精神错乱、呼吸湍急及不规律、抽搐、惊厥和失去知觉,进而引致死亡。
奥运会选手,在某种意义上也算是一个公众人物,如果他在奥运会上取得比较好的名次、收获了粉丝,那么一部分粉丝可能就会因为他的行为放松了对毒品的警惕心。
他们可能会想:“连奥运会的运动员都吸毒,看来这个毒品没有宣传说的危害那么大嘛,不然怎么还能成为奥运会的选手呢?”从而产生我也去尝试一下的心态。
使粉丝对毒品产生无害的滤镜、引得粉丝追风尝试毒品,这两点就是公众人物吸毒必须严惩、封杀的最重要的原因。
尤其是对于影视明星、歌星、网红等这类公众人物来说,他们的粉丝大多是青少年,其中还有很大一部分的未成年人,这个群体的人热血、好奇心强,但分辨能力比较弱且自尊心很强,容易模仿自己追随的“偶像”的行为。哪怕被指出来这是错误的事,年轻气盛的他们也容易生出逆反心理,生出“我偏不,我就要这样做”的心理。
因此,公众人物应当约束好自己的行为,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不给粉丝做出错误的示范。而广大青少年群体也需要提高自己的分辨力,追星可以,但不要“上头”,要懂得区分哪些是可以追随的事、哪些是绝对不能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