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昭宗:奋力除四害却成帝国掘墓人

趣叭叭本人 2025-02-23 11:14:02

文德元年的长安城寒风萧瑟,21岁的寿王李晔在宦官杨复恭扶持下登基为帝。这个曾被唐僖宗带着两次流亡的年轻皇子,望着满目疮痍的江山,立志要亲手终结困扰大唐的四大藩镇。十六年后,当朱温的屠刀架上脖颈时,他才惊觉自己的雄心竟成了王朝的催命符。

年轻气盛的昭宗甫一登基,便将目光投向河东李克用。这位沙陀枭雄曾攻破长安逼走僖宗,此刻正遭赫连铎、李匡威围攻。宰相张濬揣着朱温的厚礼,力主征伐:"此乃天赐良机!"乾宁元年(894年)春,十万神策军浩浩荡荡东出潼关。谁料李克用如困兽爆发,月余击溃北线联军,转身南下连破三镇。

更讽刺的是,盟友朱温竟趁机吞并武宁、天平军,河朔三镇则作壁上观。当张濬在晋州城外中伏时,李克用特意网开一面——不是留情,而是要让这个狼狈逃回长安的宰相,替自己向皇帝传话:朝廷的脸面,留着比撕碎更有用。

收拾残局的昭宗并未收手,转而将屠刀挥向拥立自己的杨复恭。这个掌控六军的老宦官,府中六百义子遍布军政要职。当圣旨要将杨复恭外放凤翔时,老宦官怒极反笑:"陛下忘了是谁扶您登基吗?"龙纪元年(889年)冬,长安坊间忽现奇异景象:杨府每日运入的粮车竟比皇宫还多。待昭宗察觉时,杨复恭已在商山竖起反旗,昔日忠心耿耿的义子们纷纷倒戈。这场持续经年的内斗,最终用神策军的彻底瓦解,换来了杨氏父子的覆灭。

当昭宗与杨复恭缠斗时,李茂贞悄然坐大。这个盘踞关中的军阀,短短三年吞并四镇,剑锋直指长安。失去禁军的皇帝竟异想天开,用大盈库最后积蓄招募市井之徒。景福二年(893年)秋,数万新军刚出长安便作鸟兽散。李茂贞的狞笑响彻凤翔:"陛下既喜游猎,何不让出太极宫?"三次流亡,两次废立。这个曾立志超越武宗的帝王,最终沦为诸侯博弈的筹码。当他在华州行宫听闻朱温兵围凤翔时,竟对皇后惨笑:"早知今日,何苦除什么四害!"

天复三年(903年),朱温"救驾"大军开进长安。这个被昭宗视为制衡诸侯的宣武节度使,轻抚着含元殿的龙柱低语:"陛下可知?您除掉的每个对手,都是在替朱某扫清障碍。"迁都洛阳的囚徒生涯里,昭宗仍在挣扎。他暗中联络晋国夫人可证等人,试图重掌禁军。但密谋尚未实施,蒋玄晖的屠刀已至。九曲池畔,大唐最后的天子望着北方嘶吼:"克用!你为何不来..." 声未尽而头颅落,惊起寒鸦一片。

欧阳修在《新唐书》中的评价最为诛心:"志大才疏,用非其人。" 这个耗尽国库三征河东的帝王,这个自毁禁军清算权宦的君主,这个屡屡激化矛盾却无力收拾的统治者,用十六年"励精图治",亲手拔除了制约藩镇的最后枷锁。当朱温在白马驿将三十朝臣沉尸黄河时,飘荡的不仅是世家衣冠,更是大唐最后的气运。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