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詹小注:
好久没有转载老李的文章了。
也有一段时间没有看到老李的文章了!
不晓得这段时间老李在忙些什么?
不写文章,岂不要憋出病来吗他?
好在,又看见老李写的文章了!
还是那么直率,豪爽,那么有意思!
今天这篇,写文章能上瘾吗?
正合我意。我也是,挺上瘾的,不写就难受!
好,不多说了,看老李文章吧!
老詹也有话说,但会说在文章后边,
否则,就喧宾夺主了。
老李虽然不会有意见,
但老詹得有自知之明。
写文章能上瘾吗?
青龙刀青 龙刀笔记2025年04月05日 16:37北京
年轻时,我抽烟、喝酒,沾上烟瘾、酒瘾,后来戒了,说戒就戒了。如今烟酒不沾。
我知道,有人赌博上了瘾、嫖娼上了瘾,贪污受贿上了瘾,甚至吸毒上了瘾,那与一般的烟瘾、酒瘾大不一样,很难戒掉,于人于己危害无穷。年轻时,我除了烟瘾、酒瘾,还有个爱写文章的瘾。这个文章瘾,至今没戒掉,也不可能戒掉,到死也不会戒。想戒也戒不掉,近十几天没写文章,憋得难受。说说写文章是怎样上瘾的。上中学时,下大功夫学数理化,准备高考时报理工科。“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懂得这个道理。可惜,不是那块料,数理化在班里只能算中上等,而语文、历史、地理,包括外语,学得不错。于是,扬长避短,1964年高考时报了文科。1968年大学毕业,十年后,1978年报考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还是文科。三年后毕业,分配到报社写评论,一写几十年,直到退休,又开个公众号继续写,写到八十多岁。工作时,写文章是干事业,奔前程,也是饭碗。但写着写着,习惯成自然,熟能生巧,写,也成了乐趣和享受,上了瘾。为什么写文章写上了瘾?一是心里有想法,想表达,也有表达能力,不表达出来,浪费了,憋得慌,不愿意让心里想的成为“茶壶里的饺子倒不出来。”二是常动脑,常动手,防止老年痴呆症。写文章之前得想文章,想,就得动脑。写,我虽然用电脑、用手机,但用的是手写法,和原来用笔在纸上写差不多想。据说,手写能激活涉及运动、感觉和认知处理的大脑区域网络。写文章确实能上瘾。上了这个瘾,同烟瘾、酒瘾不一样,要继续瘾下去,写到写不动时。
编后小议:
老李这篇文章,刚发出来就被俺瞅见了!
这两天,特别关心老李,关心他的文章。
我与老李认识,是在北戴河,好几年前。
以前也认识,但只是神交,晓得他写文章写得好,有味道,有劲儿!
当时他是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这个位置,可不是一般人能呆得住的。
人民日报的一大核心竞争力,就是评论,那是代表中央说话的,分量之重,不言而喻!
老李在这里干了很长时间,写了不少颇有分量能留下来的文章。
后来到人民日报海外版主持工作,又干了一段时间,直至退休。
我们真正见面,是在北戴河,一起休养度假,晚饭后一起散步。
我晓得他是大笔杆子,退休后却没怎么见他写文章,如此一身武功,浪费了岂不可惜?
于是动员他写公众号。我说,不写白不写,想写什么写什么,挺自在,挺轻松的,不信你试试?
回京没有多久,老李果然出手!
出手不凡,还是那个味儿,还是那么豪爽,来劲!
于是粉丝噌噌噌一个劲儿往上涨!
老李受到鼓舞,更加来劲,有时差不多一天一篇,甚至一天两篇!
看文章,我都可以想象得到老李写作时的样子,一定是相当舒服,相当得意,相当享受的!
因为我也一样,写文章上瘾!不写就难受!
有人问我为什么七老八十还闲不住,每天都写得那么来劲?
我说,首先,是领导特批,领导说,让他写吧,免得老年痴呆!
要说领导就是领导,水平就是高,这么一说,我更来劲了,哪里会老年痴呆嘛,简直是老来疯了,写得比过去上班还要来劲!
其次,自己衡量,退休以后,一无所长,二无所好,不写文章,能干什么?总不能老了老了,整天傻坐在沙发上打瞌睡吧?
好,不能再写了,
否则就真的喧宾夺主了!
两个月前,2月15日,为祝贺老李发文上千篇,
老詹曾赋诗一首,
现再次转发于下:
贺德民发文千篇
人民日报老栋梁,
海外执笔展锋芒。
八旬犹怀青云志,
青龙刀舞续辉煌。
退休未肯享清闲,
方寸砚田拓新天。
千篇华章凝心血,
百尺竿头写流年。
笔走龙蛇惊风雨,
文成锦绣动山川。
莫道八旬桑榆晚,
文胆常青胜春斓。

2019年夏,老李老詹与老何老梁北戴河留影。(从左至右:何崇元,詹国枢,梁衡,李德民) 杨乔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