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年过去了,这位轰动一时的“辽宁舰之父”,如今咋样了?
98年,一个山东汉子,揣着满腔热血和两千万美元,跑到乌克兰把一艘没造完的航母“瓦良格号”买下,后转手送给国家。

这人叫徐增平,当年是一退伍兵,也是一普通香港商人。
徐增平购得“瓦良格号”后不久,公司也宣告破产。
对此,有人说他爱国,有人说他“傻”,有人甚至怀疑他背后有啥猫腻……

徐增平
从退伍兵到香港大佬,起点不简单要说徐增平,得从他那跌宕起伏、堪称传奇的经历讲起。
50后的他出生在山东烟台,长于潍坊。
小时候他家里条件普普通通,没啥富贵背景,属于那种靠自己闯出一片天的草根出身。
不过,徐增平天生也有股不服输的劲头,他硬是凭着这股拼劲儿,干出了一番大事业。
17岁那年,正值花样年华的他扛着青春热血参了军,先是进济南空军,后来又被调到广州军区体工大队,当上了篮球运动员。
那时他可是个实打实的运动健将——身高一米八几,体格壮实,球场上风风火火,扣篮、抢板样样拿手。

时间荏苒,到了80年代,徐增平从部队退伍,告别了军旅生涯。
转业后他先是在内地待了几年,做些贸易生意,后瞅准了香港的经济热潮,带着老婆孩子举家搬了过去。
到香港,徐增平的雄心也大了,他开了公司,从贸易做到投资,慢慢在港商圈闯出名气。

80年代末的他已经不是那个山东农村出来的毛头小子,而是个西装革履、谈笑风生的香港老板。
钱有了,地位也有了,日子过得不错。
但谁也没料到,命运这东西就是这么奇妙,徐增平后来的故事,会跟一艘破旧的前苏联航母挂上了钩……

那是1997年,外媒的一则报道吸引了徐增平的目光,他得知,乌克兰一家造船厂欲出售一艘尚未竣工、名为“瓦良格号”的航母。
它虽为“半拉子工程”,可对于尚无航母的国家而言,却是“宝贝”。
比如,中国,我国那会儿海军实力有限,想弄艘航母的心思不是一天两天了,可当时国际上谁会轻易卖给你?

所以,可想而知徐增平看到那篇报道是什么感受。
他激动坏了,当时徐增平的想法也很简单,认为这玩意儿要是能弄到国家手里,肯定有大用。
他不是什么军事专家,但他有生意人的魄力。
当然,徐增平也深知买航母不是去菜市场买棵白菜那么简单。
出于某些考虑,他率先前往澳门注册了一家名为“创律旅游娱乐公司”的企业。
等到一切准备妥当之后,他才在98年去往了乌克兰。

去了不代表直接成了,乌克兰与我们的语言不通,沟通方面是一大难题。
可这难不倒脑筋灵活的徐增平,他请了相关人员喝酒,酒桌上好谈事。
一连几场聚会,乌克兰不少官员看到了徐增平的真诚。
就此,赢得了众多好感的他获得了竞标的机会。

当年徐增平和乌克兰有关人员合影
不仅如此,最后,还凭借自己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难,斥资两千万美元(实际花了1亿美元)拿下了半成品航母和航母图纸。
要知道,两千万美元搁20多年前,那可是天文数字,普通人一辈子都赚不到这么多钱。
而当时的徐增平也是几乎掏空了自己所有积蓄,还借了不少外债,才成功了。

来我国之前的“瓦良格号”
买完还不算结束,“瓦良格”没法“自己动”,只能靠拖船拉,更关键是,中间还得经过土耳其一海峡。
土耳其一看这架势,直接卡住不放行,说啥也不让过。
徐增平急得满头大汗,找人协调,花钱疏通,最后还得国家出面帮忙,才算过了这一关。
可即便如此,中间也花了几年时间,直到2002年,那艘“巨无霸”才磕磕绊绊到了中国大连港。
彼时徐增平站在码头上,看着这艘耗尽他心血的“航母”,兴奋的不知道说些什么。
而就在这大家伙抵达中国没几日,徐增平为购置航母而设立的澳门创律公司也无奈宣告破产。
闻此消息,大家“炸了”!

有人说他这是“倾家荡产为祖国”,也有人觉得这破产来得太蹊跷,毕竟破产的只是他名下一家旅游娱乐公司。
这事儿听着像是“金蝉脱壳”,可不管咋说,徐增平为了这航母,确实是下了血本。
后来,他又经历了什么?

徐增平没彻底退出商界。
创律集团虽然受挫,但在他手里慢慢缓了过来,后来还有报道说他事业又“往上走”,“更上一层楼”。
他把“瓦良格号”转手交给国家后,还一度比较高调。
但这些年,他的生活低调不少,2022年有消息传出,徐增平担任了广东国防科技产业促进会荣誉会长。

今年,徐增平也已经73岁了。
这年纪对很多人来说是退休享福的时候,可对他这样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估计还没完全闲下来。
目前的他是全国政协委员,偶尔也参与些商业活动,还关心国家大事,尤其是海军发展。

徐增平的故事,说白了就是个普通人抓住不普通机会,干了件不普通事儿的结果。
对于他,有人觉得徐是个大英雄,掏空家底为国,值得人们敬佩;
也有人说他没那么伟大,只是个表面人物,背后有更多人在努力。

但不管咋看,徐增平都不简单。
他有山东人的耿直,有军人的血性,也有商人的魄力。
这三种特质凑一块儿,才有了那段买航母的传奇。
即便是站在2025年的今天回头看,他的故事还是挺带劲儿的。

徐增平这辈子足够令人津津乐道。
从山东小伙到香港商人,再到买航母的“爱国者”,他的经历比电影还精彩。
对于他,个人看来,应该用辩证的角度看待,徐增平用两千万“换”了个国家的梦想,“换”了个民族的骄傲。

这怎么看,都比那些没有底线的人强得多。
你说呢?想对徐增平说些什么?欢迎各抒己见。


1.《徐增平先生担任广东国防科技产业促进会荣誉会长》广东国防科技产业促进会,2022年5月23日发布;
2.《“瓦良格”号如何来到中国》南方日报,2015年1月22日发布,但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