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就法国极右翼领袖玛丽娜·勒庞(Marine Le Pen)的刑事定罪公开表态,称此案让他联想到拜登政府时期自己遭遇的"政治迫害"。

特朗普声援勒庞
特朗普这番言论不仅揭示了大西洋两岸保守派势力面临的共同困境,更折射出美法两国在俄乌冲突与北约问题深层矛盾下的政治暗流。
"政治猎巫"的跨大西洋回响
勒庞领导的国民联盟党(RN)此前被控挪用欧盟资金,当地时间3月31日,巴黎法院判处其四年监禁(其中两年缓刑),并禁止其五年内担任公职——这意味着这位三度参选总统(2017、2022年均进入第二轮)的极右翼领袖可能无缘2027年大选。
作为普京在欧洲最坚定的支持者之一,勒庞因主张法国退出北约而与特朗普理念一致。
当记者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问及此事时,特朗普立即回应:"这非常严重",并意味深长地补充:"她作为领先候选人被禁选五年,听起来和这个国家(美国)的情况如出一辙。"
这种共鸣并非偶然。特朗普一直指控拜登政府通过"司法武器化"对其展开政治迫害,而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塔米·布鲁斯也公开质疑法国司法的公正性,称"考虑到美国针对特朗普总统的腐败性法律战,勒庞案尤其令人担忧"。值得注意的是,勒庞本人同样将判决称为"法国民主的致命日",坚称自己清白。
司法争议背后的地缘政治角力
此案发生的时机耐人寻味。法国总统马克龙近期在俄乌问题上与拜登政府分歧明显,不仅拒绝排除西方派兵乌克兰的可能性,更公开质疑北约"脑死亡"状态。而勒庞作为普京在西方最坚定的同情者之一,其政治势力若遭削弱,将直接影响法国未来对俄政策走向。
根据《星期日周报》最新民调,勒庞目前以34%-37%的支持率领跑2027大选预测,领先前总理菲利普超10个百分点。其政党在国民议会占据最多席位,已成法国政坛不可忽视的力量。此时爆发的司法争议,难免被解读为建制派对极右翼的"制度性围剿。

勒庞被判刑
美法矛盾的深层逻辑
表面看,这是两国保守派领袖的"同病相怜";深层而言,却暴露了西方民主制度面临的共同挑战:
1. 法律与政治的边界模糊化:欧盟指控勒庞在2014-2017年间挪用61.7万欧元欧盟资金补贴政党活动,但辩护方强调这是"议会助理制度的普遍做法"
2. 民粹主义的制度性反弹:当主流政党无法通过选举遏制极右翼崛起时,司法系统是否正在成为新的政治战场?
3、北约内部分裂的投射:勒庞主张法国退出北约一体化司令部,其政治命运与北约东翼的乌克兰危机形成微妙共振
正如特朗普所言"这听起来很熟悉",大西洋两岸的政治戏剧正在共享同一个剧本:当传统外交共识破裂时,国内司法系统可能异化为地缘政治博弈的延伸战场。在俄乌冲突持续、北约战略方向未明的背景下,勒庞案或将成美法矛盾的新爆点——不仅考验西方"法治民主"的话语正当性,更预示着大选政治与全球战略更复杂的纠缠。

美国可能退出北约,欧洲安全格局面临洗牌和重构
魔爪子伸的太长,干扰它国政务,该绞死或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