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1950年,退休已近15年,张贤福被查!“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心语解者 2025-02-14 08:22:41

2025年2月13日的金口河区街头巷尾炸开了锅:退休15年的老书记张贤福被立案调查!

消息传开时,菜市场卖豆腐的老王正在给顾客切块,菜刀悬在半空足足三秒钟——这个当年带着他们修水渠、建学校的张书记,怎么就栽在退休后?

1971年10月,年轻的张贤福怀揣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踏入峨边县金河公社。

在那个以农业为根基的年代,农村是国家发展的命脉所在,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无数人的希望。张贤福一到公社,便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每月28斤粮票要省5斤接济孤寡,帆布胶鞋补丁撂补丁。

农田水利设施修建时,他总是冲在最前面,扛沙袋、挖沟渠,手上磨出了血泡,简单包扎后又继续干活。

三九天下水渠清淤,棉裤冻成冰铠甲,膝盖落下终身病根。

组织村民开展农业生产,他不仅耐心指导,还亲自示范,从播种到收割,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

农忙时节,他和村民们同吃同住,白天在田间劳作,夜晚在煤油灯下商讨生产计划。

艰苦的环境没有磨灭他的热情,反而让他的意志愈发坚定,他深知,自己的每一份努力,都可能改变这片土地的命运。

那把磨秃的十字镐至今还在公社仓库,成了活教材。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席卷神州大地,给整个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张贤福的人生也迎来了重要转折点。

他进入共青团金口河工农示范区委员会,担任副书记。

在这个充满活力与朝气的岗位上,他仿佛被点燃的火把,热情四溢地组织各类青年活动。

推广杂交水稻被老农骂"糟蹋土地",他卷起裤腿住进牛棚三月。1983年公粮上交量翻两番,奖状糊满公社斑驳的土墙。

他精心策划的知识讲座,场场爆满,青年们求知若渴,在他的引导下,纷纷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

他就像一位引路人,带领着一批又一批年轻人,为地方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女儿升学宴只摆了三桌,收的20个鸡蛋全送给五保户。

1990年3月,随着地方发展的需求日益迫切,张贤福进入乐山市金口河区政府,担任党组成员、副区长。新岗位带来了更多的责任和挑战,但他没有丝毫畏惧。

1998年新建中学落成典礼上,他摸着烫金匾额的手在微微发抖。砂石车司机老刘记得清楚,张区长总在深夜突袭工地,手电筒往混凝土里照。

他一心扑在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规划上,尤其关注教育事业。为了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他四处奔走,积极协调各方资源,争取资金支持。

在他的努力下,多所学校拔地而起,崭新的教学楼、先进的教学设备,让孩子们拥有了更好的学习环境。

他还亲自参与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项目的规划与建设,施工现场常常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

他认真监督工程进度和质量,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为金口河区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腰间的BP机永远开着震动模式,公文包塞满各乡镇的请示报告。

2010年8月,张贤福选择提前退休。退休后的他,偶尔与老友相聚,回忆往昔奋斗的岁月,在旁人眼中,他是一位为地方发展付出过心血的退休干部,本应在平静中安享晚年。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在退休15年后的今天,一则消息如晴天霹雳般打破了这份平静——张贤福涉嫌严重违纪违法。

这一消息瞬间在当地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曾经那个在工作岗位上拼搏奋斗、备受尊敬的领导干部,如今却因贪腐站在了法律的对立面。

15年的退休时光,本应是享受天伦之乐、安度晚年,却等来这样的结局,巨大的反差让人感慨万千。

菜市场的老王把豆腐刀重重剁在案板上:"人啊,走得再远都不能忘了来时的路!"这话在清晨的集市上格外响亮,不知道张书记在铁窗里能不能听见。

张贤福的被查,为所有公职人员敲响了一记沉重的警钟:无论何时何地,都必须坚守廉洁自律的底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莫让一时的贪念,毁掉一生的奋斗与声誉。

#反腐倡廉 #老干部故事 #时代变迁 #人生浮沉

0 阅读:0

心语解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