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车市场遇冷,国产品牌崛起,消费者迎来更多选择

康俊讲车 2025-04-17 19:04:39

还记得当年加价排队才能提到的大众、丰田,恨不得把“高人一等”写在车屁股上?现在,它们都去哪儿了?说白了,曾经在中国市场“躺赢”的合资车,现在是“哭”声一片,这到底是谁终结了它们的“好日子”?

曾经的“香饽饽”,如今的“烫手山芋”,合资车这转变,真让人感慨万千。你品,你细品,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要说这“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那绝对是新能源汽车的崛起。政策上给补贴,技术上不断突破,这新能源汽车的性价比蹭蹭往上涨,直接抢了燃油车的饭碗。你想啊,同样的价格,一个是烧油的“油老虎”,一个是充电的“小可爱”,搁谁谁不心动?更何况,现在国产新能源车在智能化、科技配置上,那是下了血本,各种炫酷功能,直接让合资燃油车黯然失色。

就拿比亚迪秦PLUS DM-i荣耀版来说,7.98万的价格,直接把插电混动拉到了10万以内,这简直是“王炸”级别的降维打击。合资燃油车,你还拿什么跟人家比?油价蹭蹭涨,用车成本高,配置又跟不上,你说消费者会选谁?

光有新能源车的冲击还不够,消费者观念的转变才是根本。以前,买个合资车,那是身份的象征,倍儿有面儿。现在呢?大家更看重实用性和性价比,盲目追求洋品牌的人越来越少。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谁也不会跟自己的钱包过不去。

而且,国产车这几年是真的支棱起来了!长安逸动、吉利帝豪、荣威i5,哪个不是颜值在线、配置丰富、价格亲民?你合资车有的,我也有,你没有的,我还有,凭啥要花更多的钱买你?

2023年,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达到55.8%,首次超过50%,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数据最能说明问题,合资车的市场份额,那是肉眼可见的下滑。

这价格战,更是让合资品牌雪上加霜。2023年初,特斯拉率先降价,直接引发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价格内卷”,合资品牌也被迫加入战局。3月份,湖北省联合东风汽车搞了个政企补贴,雪铁龙C6直接降价9万,这力度,简直是“跳楼大甩卖”。

降价是降了,但利润也跟着没了。合资品牌原本就靠着品牌溢价赚钱,现在价格一降,优势全无。而且,合资品牌的定价策略比较僵化,反应速度慢,根本跟不上市场变化。你说,这还怎么玩?

市场洗牌,那是必然的。竞争这么激烈,没实力、质量差的车企,注定要被淘汰。像广汽三菱,直接宣布停产,还有不少合资品牌,也传出了裁员的消息。

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量首次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这说明什么?说明中国汽车不仅在国内市场站稳了脚跟,而且开始走向世界,跟国际品牌掰手腕了。

合资品牌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它们毕竟还有一些技术积累和品牌影响力,如果能放下身段,积极拥抱新能源,加强技术创新,推出更符合中国市场需求的产品,还是有机会突围的。

至于未来,我相信,经过这次洗牌,中国汽车工业一定会浴火重生,创造更辉煌的未来。中国汽车,一定会站在世界汽车产业的前沿!

你问我合资品牌还有机会吗?这问题,还真不好说。

时代变了。

0 阅读:0

康俊讲车

简介:分享汽车知识,传递正能量,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