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广东2月车市杀出黑马:小米SU7力压日系登顶

今日车评速说啊 2025-03-25 17:54:48

一向以“日系大本营”著称的广东车市,在今年2月交出了一份令人意外的成绩单——小米SU7以3604辆的销量强势夺冠,甚至超越了长期霸榜的广汽AION系列和特斯拉Model 3。这一结果让不少业内人士直呼“魔幻”,毕竟作为造车新势力中的“后来者”,小米汽车首战告捷的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市场逻辑?

广东车市变天:新势力逆袭,日系神话松动

从销量榜单来看,广东消费者的购车偏好正在发生微妙变化:

1. 小米SU7一骑绝尘(3604辆),小米汽车虽然上市之初很多人都不看好,不过最近几个月销量一直不断攀升,2月份虽然是传统汽车淡季。但是小米汽车销量逆势增长,确实值得传统汽车品牌学习。特别是小米无论进入哪个行业都能够迅速站稳脚跟并且不断攀升,让人不得不服。

2. 广汽AION双车稳居前三(AION S/Y分列第二第三名合计超5000辆),埃安作为广东本土品牌凭借网约车市场和高续航表现也算是相当不错,如果在其他省份也能保持这个销量,那么埃安进入新势力前几也是分分钟钟。

3.日系车集体“哑火”:锋兰达(2024辆)、轩逸(1765辆)、凯美瑞(1672辆)等昔日霸主排名跌至中游,甚至被小鹏MONA M03(2138辆)、理想L系列(1804辆)等新势力反超,而且小鹏、理想单车均价并不比日系车低,销量还能反超说明国人对国产车的接受度确实是在提升。

值得玩味的是,雷克萨斯ES(1562辆)销量竟与小米SU7相差一倍以上,广东消费者对豪华品牌的信仰似乎正在被电动化与智能化瓦解。

小米SU7凭什么赢?

尽管存在不少的争议,但小米SU7的成功绝非偶然。首先小米SU7外观设计十分惊艳,毕竟国人买车首重的还是外观。其次小米SU7价格锚定精准,20-30万区间直面Model 3,但提供更大空间、更高配置,切中广东中产家庭需求。 再者线下渠道小米之家快速铺开体验店,广东门店密度全国最高,转化率优势明显。

日系车的“广东困境”:电动化慢半拍

曾几何时,“开不坏的丰田”是广东街头的标配,但如今的榜单暴露出日系品牌的尴尬:

电动化产品乏力:轩逸纯电、丰田bZ3等车型存在感薄弱,消费者用脚投票转向AION、比亚迪。

智能化短板凸显:小鹏MONA M03的XNGP智驾、小米SU7的澎湃OS系统,对比日系车机“卡顿”的吐槽,高下立判。

网约车市场失守:AION S、比亚迪秦Plus凭借低成本运营,抢走日系出租车主阵地。

即便如此,锋兰达、凯美瑞仍稳居燃油车前列,说明日系在可靠性、保值率上仍有忠实拥趸。

新势力混战:广东成“修罗场”

广东作为新能源汽车消费高地,已成品牌必争之地:

小鹏MONA M03(2138辆)凭借年轻化设计和小鹏X9同源技术,成为20万级纯电轿跑黑马。

智界R7(1557辆)华为光环加持,但产能爬坡速度不及预期。

极氪007X(1429辆)以猎装车差异化定位,收割小众市场。

相比之下,比亚迪虽有5款车上榜,但宋PLUS、秦Plus等主力车型排名下滑,或许与竞品增多、价格战内卷有关。

小米SU7的开门红给行业注入强心针,但危机同样存在:

交付压力:若产能不足导致用户等待过长,可能引发退订潮。

口碑风险:首批车主对品控、续航的反馈将决定后续销量走势。

广东2月车市榜单像一面镜子,照见中国汽车市场的剧烈变革——当科技企业跨界造车、本土品牌崛起、传统巨头转型,消费者的选择从未如此多元。小米SU7的夺冠或许只是开始,但足以证明:在电动化与智能化的浪潮中,没有永远的王者,只有永恒的创新。

0 阅读:0

今日车评速说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