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山东大学发布2025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其中对八个专业进行招生,报名时间为4月21日至5月10日。
8个专业开展强基招生,4月21日至5月10日报名招生对象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综合素质优秀、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下同)优异的考生。第二类是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高中阶段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全国决赛二等奖及以上奖励的考生。
强基计划面向全国所有省(区、市)招生,分为八个专业,分别是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生物医学科学,非高考改革省份招生科类为理工类,高考改革省份选考科目要求为物理+化学;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哲学,非高考改革省份招生科类为文史类,高考改革省份选考科目要求不限。
考生需要注意,4月21日至5月10日,需登录山东大学强基计划报名平台网上报名。考生可报考该校1个专业志愿,且不能兼报其他高校。同时,考生参加全国统一高考。已报名考生须在6月12日至20日通过强基计划报名平台确认是否参加学校考核。
对于已确认的第一类考生,其高考成绩须达到所在省份相应科类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学校依据分数优先的原则,按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数的5倍,确定各省入围校考人选(如有末位同分考生,均可入围);高考数学成绩为145分及以上的考生可直接入围且不占入围名额(对于高考数学成绩不是150分的省份,按比例折算)。对于已确认的第二类考生,其高考成绩达到所在省份特控线即可入围,且不占第一类考生的入围名额。
7月3日举行校考,第二类考生只进行面试学校将于7月3日前组织校考,包括笔试、面试和体育测试。笔试重点考查学生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础能力等,满分100分,分专业进行。面试重点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兴趣志向、科研潜质和科学精神等,满分100分,分专业进行。采取专家、考生、考场“三随机”抽签的方式,测试全程录音录像。考生综合素质档案作为重要参考。值得注意的是,第二类考生只进行面试,面试成绩记作校考成绩。体育测试中,考生须在50米跑、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等3个项目中选择2项进行测试,因身体原因无法参加体育测试的考生,凭三级甲等及以上医院证明向学校申请免测,申请通过者可予以免测,视为合格。
对于第一类考生,根据学校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按综合成绩由高至低确定强基计划预录取名单。对综合成绩相同的考生,依次比较校考成绩、高考语文加数学成绩、高考语文成绩、高考外语成绩,择优录取。对于第二类考生,综合成绩达到所在省份第一类考生最低录取分数线的,予以录取,所需计划不占已公布的各省强基计划名额。学校于7月5日前公布录取名单并公示录取标准。被正式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本省(区、市)后续高考志愿录取;未被录取的考生可正常参加本省(区、市)后续各批次高考志愿录取。
“3+1+X”模式培养,单独编班其中提到,学校强基计划按照“3+1+X”模式进行本硕博衔接培养,单独编班,单设培养方案,进行阶段性考核与动态调整。其中,“3”是指3年的本科培养阶段,包括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环节等;“1”是指1年的本研衔接阶段,针对本学科领域以及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设计对应的衔接课程模块,学生可在导师(组)指导下修读其中一个模块;“X”是指研究生培养阶段,学生主要在强基计划所在基础学科专业进行培养,部分学生也可根据培养方案在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进行学科交叉培养,实行弹性学制,基本学制4~6年,符合博士学位授予要求的将授予博士学位,达到相应条件可申请提前毕业。本研衔接专业范围见各强基计划招生专业培养方案,具体专业招生名额以当年度学校的工作方案为准。
(半岛全媒体记者 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