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这盘“大棋”,比亚迪一路狂飙,新势力奋力追赶,补贴退坡、原材料涨价,这棋局最终鹿死谁手,谁又能笑到最后?
要我说,这新能源汽车市场,就像冰与火之歌,一边是比亚迪的“规模即正义”,另一边是蔚来、理想、零跑们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但说白了,这“权力的游戏”可不是谁都能玩得转的。
先说说这行业的大环境。
自2023年1月1日起,国家的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咔嚓一声,没了!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直接影响到咱老百姓的钱袋子。
虽然车企们也赶紧推出各种保价政策、优惠活动,但羊毛出在羊身上,购车成本还是实打实地上去了。
这就像原本免费送你个冰淇淋,现在突然要收钱了,心里总觉得不得劲儿。
但这也是市场成熟的必经之路,逼着车企们玩真的,靠技术、靠质量、靠服务来留住客户。
再说说这电池原材料,锂、镍、钴,个个都是“爷”。
2024年初,这些“爷”们的价格又开始抽风,一会儿涨,一会儿跌,搞得电池成本也跟着上蹿下跳,车企们也是叫苦不迭。
这就像炒股,今天涨停,明天跌停,谁也受不了啊!
怎么办?
有的车企赶紧跟电池供应商签长约,有的直接杀到上游,自己去挖矿。
说白了,就是得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比亚迪,那可是新能源汽车界的“扛把子”。
单周订单破7万,这数据,简直让人眼红!
为啥这么牛?
全产业链布局,从电池到电机到整车,啥都自己干;价格覆盖也广,从10万到30万,总有一款适合你。
这就像开了个“新能源汽车超市”,啥都有,而且还便宜。
更牛的是,比亚迪还走出国门,2024年4月16日,跟乌兹别克斯坦的汽车公司UzAuto签了合作协议,要在那里生产新能源汽车。
看来,比亚迪是要把“中国制造”的名号响彻全球啊!
蔚来,走的是高端路线,想做新能源汽车界的“爱马仕”。
单周新增大定9000台(还不算乐道),这成绩也算不错了。
它的第二代技术平台车型,像ET5、ES6,还有BaaS电池租赁模式,都挺吸引人。
你品你细品,蔚来这品牌溢价能力确实在慢慢回升。
而且,蔚来还特别重视研发,2023年砸了134亿进去,同比增长23.9%。
这就像烧钱搞科研,能不能出成果,谁也不敢保证,但没投入肯定不行。
理想,也是新势力里的“尖子生”。
单周订单9000台,L系列累计卖了破百万辆。
它的增程路线,确实抓住了不少用户的痛点。
但理想的纯电车型布局有点慢了,这就有点像“瘸腿走路”,长远来看,可能会吃亏。
而且,2024年3月1日上市的理想MEGA,销量好像不太给力,引发了不少争议。
看来,理想在纯电市场,还得加把劲儿才行。
零跑,算是个“黑马”。
单周订单破万,这成绩可圈可点。
它的“性价比+全域自研”策略,在15万-20万元的市场,还是很有竞争力的。
零跑能不能一直保持这种势头,还得看它能不能在品牌向上突破。
零跑也找到了“靠山”,2023年10月26日,Stellantis集团花了15亿欧元,买了零跑汽车20%的股份,还成立了合资公司零跑国际。
这就像傍上了个“大款”,以后在海外市场,也能更好地施展拳脚了。
现在,车企们都开始玩“子品牌”了。
蔚来搞了个乐道,理想也计划搞个纯电子品牌。
这就像“多生孩子好打架”,但孩子多了,也得管得过来才行,供应链、渠道管理,都得跟上。
而且,车企们都在加速全球化。
比亚迪在泰国、巴西建厂,零跑跟Stellantis合作,都是为了抢占海外市场。
这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进入了“规模+细分市场”的双维度竞争。
比亚迪靠规模取胜,蔚来、理想靠差异化求生。
但未来,智能化技术和子品牌协同效应,才是关键。
谁能在这两方面做得更好,谁就能在这场“权力的游戏”中笑到最后。
风起云涌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就像一盘没有硝烟的棋局,每一步都至关重要,稍有不慎,满盘皆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