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亚洲的版图上,有一个与我国相邻却至今未建交的国家——不丹。这个国家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现状,其未与我国建交的背后,有着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因素。

不丹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南坡,国土面积仅三点八万平方千米,截至2021年,人口也只有七十五点六万。从历史渊源来看,不丹与我国的关系极为紧密。早在公元七世纪,不丹就是我国的藩属国,元朝时期,更是正式被纳入我国领土范围。然而,到了清朝,由于清政府的软弱无能,不丹与我国的藩属关系正式结束。

近代以来,不丹命运坎坷。它和锡金等国一样,沦为了英国在东南亚的殖民地。在英国统治期间,英国与不丹王室签订条约,其中规定“不丹的外交政策要接受英国政府的指导”,这一规定为不丹日后的外交困境埋下了伏笔。二战结束后,不丹虽恢复主权,但在1949年与印度政府签订了《永久和平友好条约》,2007年又签订《不印友好条约》,这些条约明确规定“不丹所有外交关系都要接受印度政府的指导” 。正是这一系列条约的限制,使得不丹在外交事务上难以自主。
我国与印度在边境问题上存在一些摩擦,关系较为复杂。而不丹受印度在外交上的“指导”,这就导致不丹在与我国建交一事上困难重重。尽管如此,不丹与我国的交往依旧密切。1971年,我国争取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时,不丹投下了赞成票;在面对企图分裂我国的势力时,不丹也坚定地支持“一个中国”原则,两国虽未建交,关系却十分融洽。

在印度的影响下,不丹的外交关系范围较为狭窄,仅与世界五十三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且这其中并不包括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不丹的经济发展水平也较为落后,它是世界上最后一个安装网络的国家,境内至今没有铁路。但有意思的是,不丹并不以GDP衡量国家发展,而是采用国民幸福指数(GHN),这里也因此成为全亚洲居民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之一。
不丹的社会文化也独具特色。在1953年之前,不丹奉行一妻多夫制,女性地位较高,女性可以娶多位男性。尽管1953年不丹政府颁布新婚姻法提倡一夫一妻制,但在北部一些地区,一妻多夫的习俗仍被保留。佛教在不丹占据着崇高地位,几乎全体不丹居民都信奉佛教。作为不丹支柱产业的旅游业,却有着特殊的规定,不丹境内的寺庙不向游人开放,因为在不丹人心中,“佛”神圣不可侵犯,寺院是不容打扰的清净之地。

不丹虽小,却宛如世外桃源。佛教的盛行、相对封闭的交通,让它保持着一份独特的静谧。不丹未与我国建交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希望未来随着形势的变化,两国能在合适的时机建立外交关系,进一步加深交流与合作,续写友好往来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