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巴拉雷达站报废:俄罗斯新战略导弹预警雷达网络的建立

凝蕊说军事 2023-03-27 10:05:08

加巴拉雷达站位于阿塞拜疆北部,深藏于广袤的高加索山中。该雷达站建成于1985年2月20日,除了装备有功能强大的雷达预警系统之外,加巴拉雷达站能抗拒7级强震的袭击。

加巴拉雷达站不仅可以对土耳其、伊朗的全部领空和土耳其、伊朗邻国的部分领空一览无余,而且还可以监视土耳其、伊朗、伊拉克、印度、巴基斯坦境内的中程导弹及非洲北部和东北部,甚至澳大利亚境内的洲际导弹的发射活动;

一直以来,这座雷达站比较神秘,直到俄罗斯总统普京在2007年G8峰会上提出与美国共用这座雷达站换取美取消在东欧部署反导系统时,加巴拉雷达站才开始被人关注:加巴拉雷达站是导弹攻击预警系统雷达站,而非X波段雷达站。加巴拉雷达站能够跟踪观察导弹的发射和发射后最初的飞行,但是基本上“看不到”导弹弹头轨迹的整个中间阶段;

加巴拉雷达站是一座安装Daryul型固定雷达的站点,代号RO-7,于1976年至1987年间建造,1985年投入使用。作为俄罗斯反导弹攻击早期预警体系中的一部分,这座雷达站可以追踪从亚洲发射的弹道导弹和飞跃印度洋上空的弹道导弹,还可以为南半球轨道目标提供地面联络,覆盖半径为6000公里。

苏联解体后,这座雷达站长期在没有关于其归属结论正式协议的情况下由俄军使用,阿塞拜疆政府多次要求俄罗斯为使用雷达站作出补偿,并威胁将其关闭;

2002年1月25日,俄罗斯和阿塞拜疆达成协议。根据协议,雷达站产权归阿塞拜疆,俄租用期为10年,每年租金为700万美元,同时俄罗斯偿还1997年至2001年的使用费3100万美元。俄罗斯还承诺,仅将这座雷达站用于情报分析,并与阿塞拜疆共享雷达站获取的部分情报;

2007年时,美国计划到2011年在波兰建成10个用于导弹拦截的战略导弹发射装置,在捷克建成先进反导雷达系统。而俄罗斯认为,美国在靠近俄罗斯边境地区部署导弹防御系统将严重威胁俄罗斯的国家安全,坚决反对美国的这一计划;

阿塞拜疆共和国、美利坚合众国和俄罗斯联邦将于2007年9月初在巴库举行共同使用加巴拉雷达站的磋商。而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早在当年6月7日举行的八国集团峰会上向美国提出了共同使用阿塞拜疆加巴拉雷达站的建议,但附加的条件是华盛顿应放弃在欧洲部署反导系统的计划:乔治·布什总统表示普京的建议具有合理性,美国国务卿康多莉扎·赖斯则说华盛顿不会放弃在波兰和捷克部署反导系统的计划;

阿塞拜疆媒体报道:伊朗和朝鲜在2007年年中达成一项协议。根据这项协议,伊朗将在5007年年底以前从平壤获得数十枚射程可达4000公里的"大浦洞-2"弹道导弹。阿塞拜疆媒体担心在朝鲜提供"大浦洞-2"之后,伊朗就拥有这种导弹:"大浦洞-2"导弹可以从伊朗境内打到德国、法国、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上述国家(奥地利除外)表示完全支持美国的计划。有充分的根据推测,除了"大浦洞-2"导弹外,朝鲜在2013年以前将会向伊朗提供平壤研制的射程达1.1万公里的弹道导弹。美国由此认为:只有计划于2013年以前在波兰和捷克部署的美国反导系统才能制止伊朗可能发动的攻击;

地区核战争和国际恐怖主义的威胁促使华盛顿和莫斯科大力发展自己的反导系统;

俄罗斯建立“格洛纳斯”系统和建造新的"沃罗涅日"型雷达站的行动对应美国在欧洲部署反导系统。俄罗斯全球导航跟踪系统不完全是出于民用目的:军用卫星构成了一个不间断的导航区,从而可以确定地面、海上或空中任何物体的准确坐标。如果没有卫星导航,任何高精度武器都无法使用。全球不间断导航将由在轨的24颗卫星来保障,计划在2009年年底以前启用全部卫星。目前俄罗斯拥有18颗卫星,这还不足以覆盖整个地球;

莫斯科设想过在加巴拉雷达站2012年租赁期满之前放弃继续使用它:根据巴库与莫斯科之间的条约,俄罗斯有权这样做。问题是:加巴拉雷达站是导弹攻击预警系统雷达站,而绝非X波段雷达站。X波段雷达用于引导陆基拦截导弹,美国打算将这种雷达作为反导系统的组成部分部署在捷克;俄罗斯在完善新战略预警雷达网络之前还是需要加巴拉雷达站;

加巴拉雷达站致命的弱点是离伊朗导弹和其他导弹可能的发射地区相当近!而俄罗斯在2006年之前无法投入新型战略预警雷达;

加巴拉雷达站能够跟踪观察导弹的发射和发射后最初的飞行,但是基本上"看不到"导弹弹头轨迹的整个中间阶段。加巴拉雷达站的视野朝南,而不是朝北。然而,美国陆基拦截导弹的任务是在地球大气层之外进行拦截——莫斯科非常清楚这一切:一旦在俄罗斯阿尔马维尔郊外建成"沃罗涅日"型雷达站,就会失去租赁加巴拉雷达站的必要性;

"沃罗涅日"型雷达站是导弹攻击预警系统的一部分,它早在2006年12月就在列宁格勒州列赫图西镇地区进入试验性战斗值班状态。"沃罗涅日"型雷达站属于新一代雷达站,它的各项参数都超过了外国同类雷达站。这种雷达站采用模块型建造方式,因此可以在导弹威胁最严重的方向非常迅速地建造同类雷达站。"沃罗涅日"型雷达站将会取代老化的"第聂伯"型和"达里亚尔"型雷达站。除了在阿尔马维尔地区建造导弹攻击预警系统雷达站之外,近期还将在俄罗斯东部和北部再建3个"沃罗涅日"型雷达站。新雷达站的造价约为20亿卢布 (建造使用"达里亚尔"型雷达的加巴拉雷达站花费了200亿卢布);

即使没有加巴拉雷达站,华盛顿也已经在阿塞拜疆立足。为了监视伊朗领土,美国人在阿塞拜疆共和国黑济市和阿斯塔拉市地区部署自己的"TRML-3D"型移动式雷达站已经好几年了。在防空状态下,可以"透视"伊朗300公里纵深的领土;

而俄罗斯与美国共用加巴拉雷达站的问题,直至2012年,一直未曾达成协议;

2012年12月10日,阿塞拜疆外交部发表声明说,由于俄罗斯未能与阿就续租问题达成协议,俄罗斯于即日起停止使用阿境内的加巴拉雷达站。声明说:“俄罗斯已就2012年12月10日起停止使用加巴拉雷达站向阿方递交了照会,因为两国就有关雷达站地位及使用原则和条件的政府间协议已失效。”

声明说,该国未能与俄罗斯就俄方续租阿境内加巴拉雷达站一事达成协议。尽管阿塞拜疆与俄罗斯曾就有关续租加巴拉雷达站问题进行了大量谈判,且阿方在谈判中显示了继续向俄方出租该雷达站的意愿,但双方在租金问题上未能达成一致。据媒体报道,在续租加巴拉雷达站谈判中,俄方希望升级雷达站,而阿方则希望将租金从每年700万美元提高到3亿美元。

但是,随着俄罗斯战略雷达的进步,阿塞拜疆加巴拉雷达站作用日益减少:“沃罗涅日”系雷达站更为现代化、更经济、更加智能和技术先进。它们使用高度工厂模块化生产技术制造,可以与设计元素模块化搭建相比拟,在工厂只需按顺序把它们组装起来。与上一代的雷达相比教,功耗减少四到五倍,调试时间减少了三倍,并且建造雷达站所需的地方也缩减了。此外,这些雷达站可以在运行过程中进行升级,改善其性能。于是,2013年,俄罗斯撤离加巴拉雷达站并且由美国公司予以拆除;

俄罗斯导弹预警系统的所有远程雷达站都计划在将来升级更换为在不同范围内运行的“沃罗涅日”系雷达:“沃列涅日”-DM雷达为分米波雷达,它是目前世界上功率最大、探测距离最远的陆基预警雷达。该雷达工作于米波段,具备反隐身能力,最大探测距离6000千米,能同时跟踪500个目标,可探测到足球大小的物体。其设计师曾开玩笑说:“如果一只老鼠会飞,那么它都会被‘沃列涅日’探测到!”且该雷达系统与前一代雷达相比,在大幅度提升功率的同时,其耗电仅为前一代的三分之一,更加有利于俄罗斯建成全境全方向导弹预警系统;

2006年,首部“沃罗涅日”-DM雷达在圣彼得堡的列赫图西正式进行战斗值班状态,拉开了俄地基战略预警系统更新换代的序幕;

目前,作为预警系统地面梯队正在运转的有十个远程雷达站,其中包括三个苏联时期的雷达站:克里米亚半岛的现代化升级的“第聂伯”雷达站;科米的“达里亚尔”雷达站;和在白俄罗斯的“伏尔加”雷达站。该系统的发展战略是建立“沃罗涅日”型雷达站,以双波段雷达全面覆盖俄罗斯联邦的边界。(甚至在北极圈内,俄罗斯也正在建设两个战略雷达站)

俄罗斯计划在 2030 年之前开发改进型预警系统。到那时,计划对几个执行战斗任务的雷达站进行现代化改造。它们将是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和伊尔库茨克州的设施。此外,列宁格勒地区将出现新的雷达设施,这些设施的特点是性能和抗噪能力有所提高。

此外,俄罗斯预警系统的太空梯队也将得到加强和改善。

俄罗斯导弹预警的太空部分主要由包括10颗“苔原”卫星的“穹顶”系统负责,其被归类为天基红外预警系统。目前“苔原”预警卫星已经在2015、2017与2019年共成功发射了3颗,截止2022年合计发射六颗卫星。虽然距离原计划数目仍存在较大差距,但俄官方曾宣布,新系统可“初步满足监视北美大陆洲际弹道导弹,以及大西洋和太平洋中战略核潜艇发射动向的需求”。“苔原”预警卫星因为其精准度、灵敏度,被西方媒体成为“天空精灵”。其携带有红外望远镜,用于探测和跟踪可能发射和飞行的热源,其上的光学和紫外线仪器也可以收集地表导弹的数据。除了探测导弹是否已经发射外,“苔原”卫星的传感器还可以跟踪它们的飞行轨迹,使其可以比仅依赖地面雷达的系统更快地确定潜在目标,这比上一代只能探测导弹的卫星有了很大的进步。

0 阅读:8

凝蕊说军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