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此诗约作于公元744年(唐玄宗天宝三载)游齐州时。唐代游侠之风颇为盛行,正是当时任侠流行的社会意识,为了事业心和抱负的驱使,尚任侠的少年都企求干一番豪纵、快意的事,得到社会上的普遍赞誉。李白这首《侠客行》就是在以这任侠意识为尚的背景之下创作的。
侠客行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侠客行”的解释
(1)侠:仗着自己的力量,见义勇为、肯舍己助人,帮助被欺侮者的性格、气质或行为,名词。
(2)客:从事某种活动的人,名词。之前的观点认为这里的“客”指的是外来者,这种观点肯定是不对的,难道在自己的家乡行侠仗义就不是侠客了吗?这肯定是讲不通的。
(3)侠客:指的就是仗着自己的力量,见义勇为、舍己助人,不求回报地帮助被欺侮者的人。通俗一点讲,就是指武艺高强、替天行道的人,他们多受墨家思想影响,忠义等思想为其精神原动力。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4)行:这里的“行”,不是行走之意,而是类似曹操《短歌行》之“行”,是一种乐府诗的体裁。
1、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赵客:战国时燕赵尚武多侠士,后遂以"赵客"泛指侠士,但是,李白在此处指的就是赵国的侠士。而且,此处的赵客是一个复数名词,不是某一位赵客,而是一群赵客们。
缦:没有花纹的,形容词。
胡:黑色的,形容词。
缨:系在脖子上的帽带,名词。
吴钩:钩指的是一种兵器,形似剑而曲。因为春秋时期的吴国人善铸钩,所以通常称之为吴钩。后通常用来泛指利剑,李白此处指的应当就是利剑。
霜雪:本是名词,此处用作副词,来修饰后面的形容词“明”,意思是:像霜雪一样地。
明:明亮的,形容词。
译文:赵国的侠士们戴着没有花纹的黑色帽带,手里的利剑如同霜雪一样明亮。
2、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银鞍:银饰的马鞍,名词。
照:映照、反射,动词。
飒:飒爽的、豪迈的,形容词。
沓:众多的、重叠的,形容词。
飒沓:形容词连用,通常都是近义词,或者反义词连用,这种随机组合而成的,并不符合语法规范,只能是特例、孤例,只能用在这一个地方,不会流传开来大面积使用。
如:如同、仿佛,动词。
流星:夜晚迅速划过天空的陨石,用来形容速度非常快。
译文:他们马背上的银鞍互相映照着彼此的白马,他们个个都英姿飒爽,成群结队地骑着马如流星一样地迅速远去。
3、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行:行列,指的是成行的士兵。按照春秋战国时的军队编制,二十五人为一行。
译文:他们骑着马成群结队杀向敌军,每十步就能杀死一个敌人,千里之内不会留下任何成行的敌兵。
4、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事:事情,指的是敌人进犯的军事。
了:了结、结束,动词。
拂:拂拭、掸除,动词。
译文:敌人进犯之事了结之后,他们拍拍身上的尘土,骑上马潇洒而去,把自己和所建立的功名深深地藏起来。
5、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闲:闲暇的时候,副词。
过:拜访、探访,动词。
信陵:信陵君,战国魏安厘王异母弟,名无忌,封信陵君。礼贤下士,有食客三千人。大梁夷门监者侯嬴老而贤明,信陵君“从车骑,虚左,自迎”侯生,至家,奉为座上客。魏安厘王二十年,秦围赵邯郸,赵求救于魏,信陵君用侯嬴计,使如姬窃得兵符,击杀将军晋鄙,夺得兵权,救赵却秦。后留赵十年,归魏,率五国之兵大破秦军,直至函谷关。终因谗毁,为魏王所忌,乃谢病不朝。
饮:用酒食款待,动词。
脱:摘下、取下,动词。
横:横置、横放,动词。
译文:闲暇时刻拜访,信陵君用酒食款待,取下宝剑横置在膝前。
6、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将:把,动词。
炙(zhì):烤熟的肉,名词。
啖(dàn):给人吃,动词。
朱亥、侯嬴:都是信陵君的门客。朱本是一屠夫,侯原是魏国都城大梁东门的门官,两人都受到信陵君的礼遇,都为信陵君所用。
持:拿着、握住,动词。
觞:酒杯、盛酒器具,名词。
劝:劝酒、进酒,动词。
译文:亲手把烤熟的肉拿起来给朱亥吃,举起酒觞向侯生劝酒。
7、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吐:口说、陈说,动词。
然:应允、许诺,动词。
诺:答应、许诺,动词。
然诺:动词近义词连用,此处用作名词,意思是,诺言、承诺。
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倒:反倒,副词。
为:变成、变为,系动词。
轻:轻的、不重的,形容词。
译文:三杯热酒下肚之后,口说承诺,与这些承诺相比,五岳反倒变成轻的。言外之意就是说,他们随口做出的承诺,比五岳还要重。
8、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意:意志、气势,名词。
气:气派、气概,名词。
意气:名词近义词连用。
素霓:白虹。古人认为,凡要出现不寻常的大事,就会有不寻常的天象出现,如“白虹贯日”。
生:产生、发生,动词。
译文:喝下很多酒,大家眼睛变花,耳朵发热后,高谈阔论起来,气势和气概就如同白虹贯日的大事马上就要发生一样。
9、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救赵:指的就是信陵君在朱亥、侯嬴的帮助下,窃符救赵的事情。
挥:挥动、舞动,动词。
金槌:即,金属锤,指的应是铁锤。
挥金槌:指的是朱亥挥锤击杀魏国将领晋鄙的事情。
震:振奋、兴奋,动词。
惊:惊讶、惊喜,动词。
震惊:动词近义词连用。
译文:信陵君为了救助赵国,让朱亥挥锤击杀魏国将领晋鄙,邯郸城内的赵国人首先振奋和惊讶。
10、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壮士:意气豪壮而勇敢的人,此处的二壮士指的是朱亥和侯嬴。
烜:显著的、显赫的,形容词。
赫:显赫的、显耀的,形容词。
烜赫:形容词近义词连用,像这种符合语法规范的复合形容词,可以用到很多其他地方,所以是可以流传下来的。
大梁:战国时魏国的都城,在今河南省开封市西北。隋唐以后,通称今开封市为大梁。
译文:留名千秋的两位壮士,显赫耀眼的大梁城。
11、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纵:纵然、纵使,连词。
侠骨:侠客的骨气。
香:受欢迎的,形容词。
惭(cán):羞愧,形容词。
英:精英、杰出的人物,名词。
译文:纵然身死,侠骨风气永远受欢迎,不羞为人世间的精英。
12、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谁能书阁下:指的是西汉扬雄曾在皇帝藏书的天禄阁任校刊工作。
太玄经:扬雄的一部哲学著作。扬雄撰《太玄》,将玄作为最高范畴,并在构筑宇宙生成图式、探索事物发展规律时以玄为中心思想。
译文:他们谁能像杨雄一样,在天禄阁里,一直到白头才创作出《太玄经》。
李白最后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不必非得著述立说才能后世留名,一身侠骨同样也能千秋留香。之前的观点认为李白在这里是蔑视杨雄,以此来反衬侠客精神的崇高和伟大,这就纯粹是胡说八道了,李白自己就是读书人,他能去蔑视写出人吗?李白想表达的是,行侠仗义和著书立说都是万事留名的途径,没有谁比谁更好。而且,事实可能恰恰相反,当时大唐是太平盛世,整个社会肯定更加倾向于欣赏那些著书立说的人,而不是浪荡不羁的游侠,李白这是用自己的诗歌来给这些游侠正名。
诗篇总结
李白《侠客行》一诗虽然是在礼赞侠客精神,但是,并不完全是为了歌颂他们而去写的这首诗,这里面很明显也掺杂这他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报复,这首诗也是他的自我写照,通过描写游侠的行侠仗义来表达自己的豪情壮志,更重要的是,通过描述诗中的两位壮士得到信陵君的欣赏和重用,来表达自己也能够有朝一日得到权贵重用的渴望。
口是心非、爱慕权贵的李太白 ^_^
千里不留行。你确定是这么翻译?不是(杀人后)“转走千里不留下自己的痕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