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三国》第10回:孙仲谋上表请和曹孟德兴师动众

鹏程说过去 2025-04-19 04:20:34

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

霓棠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再说刘备,用法正之策,火烧连营六百里,大破吴军,使陆逊仓皇撤回豫章,大获全胜。荆州之战,历时一年有余,汉军收复荆州四郡,又趁机夺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然亦损折潘濬、糜芳、傅士仁、王甫、张南、冯习、傅肜,可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刘备因此谓法正曰:“先灭孙吴,后图曹魏,此计恐怕不宜。曹魏强大,孙吴弱小,如果用兵吴国,吴国江湖纵横,水网交加,与孙权争锋于江湖,缺乏水师,难于成功。曹操一世枭雄,一旦恢复元气,诚为劲敌。”法正曰:“大王所虑有理,孙氏占据吴会,已历三世,国险民富,颇得人心,将士乐为效命,一年半载,无法征服吴国。为今之计,自当于江陵组建水师,以大军虚张声势,逼使孙权求和罢兵,而用兵中原,至于吴国,自此一战,三年之内,不敢起兵西向。”

张昭

当下刘备传令,调兵遣将,准备大举伐吴,有饮马长江,观兵建业之势。突报吴国重臣张昭求见。刘备知张昭在吴国素有名望,遂亲自出迎。张昭拜见刘备,执礼甚恭,诚恳曰:“大王威加荆州,天下震动,吴王甘拜下风,特遣在下为使,乞请大王罢兵弥战,握手言和。”言毕,呈上孙权亲笔书信,大意是吕蒙急功近利,启衅召兵,致使两国交战,生灵涂炭,如今吕蒙自为祸首,及身蒙咎,可谓自作自受。不如两国重修盟好,弥兵息战。刘备览毕,谓张昭曰:“吴王欲要罢兵求和,必须与曹操断绝来往,闭关锁国自守。如者不然,大军东征,灭此朝食。”张昭唯唯诺喏,回报孙权,说明刘备罢兵停战之条件。孙权惊心方定,遣使持书赴邺都,声明吴、魏各自为政,风马无关,从此两国断绝外交,按下不表。

孙权为向刘备求和,交恶曹操,恐怕曹操报复,出兵南侵,令孙绍率朱桓、贺齐、留赞、陈表出镇濡须口,防御魏国。

孙绍是浙江富春人,长沙桓王孙策之子,年方弱冠,猛锐骁果,有孙策之风,又知兵善战。善使长枪,深得其父真传,武艺虽不如陆逊之出神入化,而祖传枪法在孙韶之上。于宗室之中,最为孙权宠重,委于方面之任,统帅大军,督领一班宿将,坐镇一方。

且说汉中王刘备,获悉吴、魏断绝外交,正合心意,破格拔于禁为水师都督,镇守江陵,操练水军,以刘封率孟达、吴班坐镇长沙,关平回襄阳,自与法正、马谡、赵云,黄忠率大军班师回成都。

于禁字文则,山东宁阳人。弓马娴熟,尤精通水战,于曹营众将中最号毅重,襄樊之战,不意为关羽所获,遂弃暗投明,甚得刘备、关羽尊重、信任,故委于水师重任。而刘封作为刘备义子,军中地位超然众将之上,因此刘备委于方面之任,坐镇方岳,

闲话少叙,且说曹操接孙权之书,览罢掷书于地,气急败坏曰:“碧眼小儿,紫髯鼠辈,过河拆桥,此恨难消,朕与孙权不共戴天,立即调兵遣将,踏平吴会,生擒孙权,方雪此恨。”

文武大臣见曹操暴跳如雷,皆低头不敢做声。太尉华歆附和曰:“孙权不朝,大逆不道,自当兴师问罪。况且吴国自荆州之败,元气大伤,此时大举南下,事半功倍,一举灭亡孙权,遂刘备孤掌难鸣,不足为患,”曹操大悦曰:“卿之言,正合朕意。”太傅钟繇闻言大怒,出班启奏曰:“华歆乐乱好祸之徒,不知天高地厚。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天下三分,刘备、孙权皆一世之雄,本国据中原之地,拥北方之众,若整军经武,据险屯兵,保境安民,自然立于不败之地。如何劳师动众,穷兵黩武,此明君圣主不为也。”

于禁

华歆反唇相讥曰:“迂腐之论,不足挂齿。兵者,诡道也!不必争论,请圣上乾纲自断。”

曹操毅然曰:“朕意已决,指日御驾亲征”。大将军夏侯惇出班启奏曰:“陛下为一国之尊,万乘之主,自当坐镇京师。至于东征西讨,战胜攻取,臣之本份,愿提一旅之师,出兵伐吴。”

夏侯惇字元让,安徽亳州人。西汉开国功臣夏侯婴后裔。性清俭,以烈气见称。善使长枪,勇锐果敢。当年诸侯混战之时,敢与天下第一猛将吕布一争长短。因夏侯、曹氏世为婚姻,故夏侯惇做为元勋宿将,左右勋业,贵重于时,甚得魏武帝曹操亲重宠信,诸将莫及。当下曹操下旨以夏侯惇为征吴大都督,节制曹休所部,以华歆为军师,征召贾诩为参谋,征调文聘,臧霸、朱灵随军征讨,以许褚为前部先锋,起兵三十万,大举伐吴。并令征南大将军夏侯尚、征西大将军曹真加强戒备,防御刘备趁机北伐。

夏侯

夏侯惇至寿春,召集众将,华歆、曹休、贾诩、蒋济、王凌、许褚、张辽、乐进、文聘、臧霸、朱灵皆帐下听令。贾诩曰:“吴军主力驻守濡须口,分兵三路,分进合击,使吴军顾此失彼。”夏侯惇采用其策,令许褚为中路,张辽为左路、文聘为右路,直捣濡须。

濡须口为吴国战略要塞,控制长江水道,屏障京师建业。其地理两山对峙,地形险峻,宛若天然壁垒。吴军在濡须口筑偃月城,并建有东关、西关,互为犄角。吴、魏交恶断交,孙权恐曹操兴师犯境,以孙绍领兵坐镇,麾下朱桓、贺齐、留赞、陈表皆吴国宿将。

朱桓字休穆,江苏苏州人。为人轻财贵义,以勇烈着闻,善使一口大刀,所向摧破。

贺齐字公苗,浙江绍兴人。喜好军事,善使一口三尖两刃,武艺娴熟。

留赞字正明,浙江金华人。善使双鞭,为人鸷猛壮烈,有万夫不当之勇。

陈表字文奥,安徽宿松人,陈武庶子。贯使大刀,勇悍无前,有其父陈武之风。

孙绍召集众将商量,贺齐曰:“魏军大举南侵,来势汹汹,坚守不战,方为上策”。孙绍曰:“魏军三路齐头并进,吾集中优势兵力,歼其一路,使魏军不敢正视濡须。”当下孙绍吩咐众将一番,并上书建业告急。

濡须警报飞报建业,孙权大惊失色曰:“夏侯惇率领三十万大军,大路南下,计将安出。”顾雍曰:“请自南昌召回陆逊赴儒须,以拒魏军。”孙权曰:“陆逊北上,若刘备趁虚进兵,如之奈何。”张昭曰:“臣观刘备,正人君子,不会趁人之危。”孙权无奈,遣使火速调陆逊率韩当、周泰、朱然、甘宁北上。

且说吴、魏两国剑拔弩张,探马飞报成都,法正进见刘备曰:“魏军南征直取濡须,汉军东征,直捣南昌,平分吴国,正在此时。”刘备曰:“为人不守信义,虽有万里江山,何足为贵。既然罢兵讲和,言出如山,如何反复。”遂令关羽、刘封、马超、张飞按兵不动。

却说许褚率魏军中路三万人马,直取濡须。许褚字仲康,安徽亳州人。容貌雄毅,勇力绝人,擅使一口大刀,重五十四斤,有万夫不当之勇。自“古之恶来”典韦临阵陨身,魏国诸将,公认许褚为魏国第一猛将。许褚艺高胆大,率军长驱直进,亦抢头功。突然一声呐喊,一队军马挡住去路,为首一将,正是贺齐,许褚横刀出阵,直取贺齐,交锋二十回合,贺齐诈败,拔马而走,许褚那里肯舍,纵马追杀,贺齐又回马交战十余回合,拍马夺路而奔。许褚以为吴将不堪一击,挥军深入重地,却突然不见吴军踪影,在彷徨之际,一声炮响,号角齐鸣,贺齐舞动三尖两刃刀回马杀来,许褚横刀应战,未及三回合,左有朱桓、右有陈表一齐杀出,围攻许褚。许褚大战吴军三将,坚持十余回合,已是气喘吁吁,连忙夺路而走,逃奔一程,迎面一将,大喝一声曰:“留赞在此。”许褚舞刀大战留赞,交锋二十回合,贺齐、朱桓,陈表赶至,加入战团,围攻许褚。许褚此时已是精疲力尽,身中数伤,危急时刻,张辽、文聘杀入重围,救出许褚,杀开一条血路撤退,又被孙绍挡住去路。张辽拍马舞刀,迎战孙绍,斗十余回合,张辽不敢恋战,且战且走。孙绍指麾三军,追杀一阵,歼敌二万余人,大获全胜。当即传令曰:“此战挫其锐气,毕竟敌众我寡,当据险坚守,等待援军,再作道理。”

许褚、张辽、文聘三将回营请罪,夏侯惇获悉许褚中伏被困,致使张辽、文聘二路不敢前进,而率军解围。勃然大怒曰:“为将不知用兵之道,但逞匹夫之勇,贻误战机,按法当斩。”

喝令刀斧手将许褚推出斩首,众将急忙求请曰:“两军交战,先斩大将,于军不利。”华歆亦进言曰:“仲康乃圣上爱将,不可造次,令其戴罪立功,”夏侯惇闻言,叱退许褚,调兵遣将,率大军直薄濡须。

正是:

有勇无谋许仲康,长驱径入抢头功,

轻视东吴无俊彦,不知孙策有虎子。

预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三国之中,东吴武将,论单打独头,唯孙策、太史慈二人,可惜二人皆英年早逝。是以本回孙策之子孙绍临阵指挥若定,攻守有方。贺齐、留赞,在三国正史中赫赫有名,却为《三国演义》忽略,本文让二人崭头露角,无令名将埋没。

声明:本文纯属虚构,仅供娱乐!

图片来自网络!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