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姚孟起以善书法著称于世,在现代,一位同样以一手好字而闻名于文坛的书法家——徐之谦。
徐之谦一九○三年生于农家,祖祖辈辈都以务农为生。虽然家庭贫困,但是父亲很注重徐之谦的教育,让他上私立学校学习。
少年时,他就酷爱书法,从一位先生开始,开始学习欧楷《九成宫》,经过刻苦努力,到少年时,已为欧楷奠定了坚实的根基。
同时,得益于宋体书法,他对篆刻的精通,从而开始了对印的研究,尤其是他所精通的“五体书”,更是有了长足的进步。
俗语说:“志莫从俗,勤思古难。”即便是在乱世中,他也没有忘记自己的初衷,继续潜心研究金石,最终成为一代书法家。
不过,徐之谦认为欧楷只是他起步的一种书法,事实上,他对唐楷和赵体都有一定的了解。和赵楷的《胆巴碑》有些相似,但又不是像唐楷那样死板,而是充满了灵性。
毛主席讲“学为用”,又讲“为人民服务”,徐之谦的书法可谓将其运用和服务都发挥到极致。
徐之谦的字,很有一种石头的味道,这大概是受了印章和宋体字的影响。尤其是他的楷书,以欧楷为基,渗透着宋人的神韵,显得尤为峭拔。
比如上面这副字,就是欧楷加仿宋的特色,看起来有一种锐利,有一种骨劲,可以说是入木三分。这也是为什么它会被称为“印刷体”的原因。
“静若处子,动若脱兔”,这句话用在徐之谦的书法上,再合适不过了。
徐之谦的书法功底很好,是因为他的基础打得很好,正如他所说的那样,从一座塔到另一座塔。他的字是用笔和用刀结合起来的,这就形成了一种刚劲的风格。
徐之谦的欧楷,可以和姚孟起相提并论了!而且,五行俱全,终于成为了一代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