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生活中,我们往往通过一个人已取得的成就来衡量他的价值。但也有人认为,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的成就,而在于他的追求。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中给出了两种观点,一种是“生活中,我们往往通过一个人已取得的成就来衡量他的价值”,另一种是“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的成就,而在于他的追求”。这两种观点看似矛盾,实则统一。因为前者是从客观角度出发,以一个人对社会、对他人做出的贡献来评价其价值;后者则是从主观角度出发,以一个人的追求来评判其价值。 所以,我们在写作时,可以分别从这两个角度进行立意。如从第一个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写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为社会、为他人做出了什么贡献,比如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解决了无数人的温饱问题;钟南山院士在疫情爆发时,毅然决然地奔赴武汉,为抗击疫情做出了巨大贡献;张桂梅校长扎根大山深处,创办华坪女高,帮助无数女孩走出大山,改变了她们的命运……他们都是用自己的成就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如果从第二个角度出发,则可以从一个人的追求来评判其价值。比如孔子一生奔波,宣扬“仁政”思想,虽然在当时没有得到认同,但他的思想却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司马迁惨遭宫刑,仍不放弃《史记》的写作,最终为我们留下了一部纪传体通史巨著;陶渊明不愿与黑暗的官场同流合污,毅然辞官归隐,保持了自己的高洁傲岸……他们或许没有取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但他们的追求本身就是一种价值的体现。 当然,我们也可以将二者结合起来,写一个人既要有远大的追求,又要脚踏实地去奋斗,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行文构思上,可以先列举一些名人事例,引出“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为社会、为他人做出的贡献”的观点;接着采用并列式结构,列举袁隆平和钟南山的事例论证中心论点;最后收束全篇,呼应开头。
【立意】1.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为社会、为他人做出的贡献。 2.追求本身也是一种价值。 B.既要有远大的追求,又要脚踏实地去奋斗,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4.追求让生命更有价值。
二、审题关键与立意方向核心问题:在功利主义盛行的时代,如何定义人的价值?成就与追求是否对立?
立意角度参考超越结果,以追求定义价值观点:成就可能受机遇、环境限制,而追求体现人性尊严与精神高度。例证:孔子周游列国(未实现政治理想,但奠定儒家精神);梵高生前潦倒,但绘画中对生命的热忱永存。追求是成就的土壤,赋予成就意义观点:成就的终极价值不在其本身,而在背后的精神追求。例证:敦煌壁画(无名画工的虔诚追求让艺术不朽);张骞通西域(成就源于探索未知的勇气)。追求与成就的辩证统一观点:追求是动力,成就是印证;无追求的成就是空洞的,无成就的追求需警惕自我感动。例证:爱因斯坦(相对论成就源于对真理的纯粹追求);袁隆平(成就与“让天下人吃饱”的追求共生)。高分开掘方向追问本质:为何追求比成就更接近人的本质?(如:追求体现自由意志,成就可能沦为世俗规训的工具。)联系现实:批判“唯结果论”对现代人精神的异化,呼吁重拾初心。升华境界:追求是向死而生的生命态度(如西西弗斯神话),是对平庸与宿命的反抗。【参考范文】
追求让生命更有价值
人生在世只是短短的一段时间,死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当我们站在生命的尽头,回首过去的时候,我们该怎样评价自己 呢?是人世间的过客,还是对世间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会做一只搏击长空的鹰,俯瞰大地,尽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假如我是一尾鱼,我会做一条活跃在深海中 的鲨鱼,穿越海洋,尽尝大海的苦涩与咸辣。
假如我是一颗流星,我会划亮漆黑的夜空,在短暂生命的最后一刻留下一道永恒 的美丽。而我们——新时代的高中生,应该怎样对待我们的青春年华呢?
毛泽东曾说:“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道。”我们正值青春年少,怀揣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我们笑傲风 雨,想用知识改变命运,用文化洗刷耻辱。
然而,现实总不尽如人愿。我们总是追随着那些所谓的“潮流”,在游戏的世界里挥霍着青春。我们曾经拥有的那些美丽的梦 想,又在哪里安睡?
奥斯特洛夫斯基说:“一个人的生命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我们的青春需要的是充实而不是虚度,我们不能在逝去的时候才醒悟。为了学习,伟人们忘我工作:杜甫写出“明日复明日 ,明日何其多”的诗句;孙中山在睡觉的时候还在写着“唤醒民众”;鲁迅直至生命结束前一刻还在坚持写作。他们不是因为看到 希望才坚持,而是因为坚持了所以才看到希望。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我们的先贤苏轼也说:“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人的生 命是有限的,而生命的价值却是无限的。让我们趁着如花似锦的青春年华,带着希望和梦想,展翅翱翔在智慧的天空里吧!
成就为帆,追求作桨,丈量人生价值
在生活的舞台上,关于如何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声音。有人以已取得的成就为标尺,认为它是个人价值的直观体现;也有人坚信,个人价值的真谛在于不懈的追求。这两种观点看似对立,实则相辅相成,共同勾勒出个人价值的完整图景。我们应理性看待成就与追求,以成就为帆,以追求作桨,方能在人生的海洋中准确丈量自身价值。
以成就衡量个人价值,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成就,是个人努力与能力的结晶,是对其贡献的直观认可。古往今来,无数杰出人物凭借卓越成就,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爱迪生发明电灯,照亮了世界,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他的成就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个人价值也得到了广泛认可;袁隆平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成功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品种,解决了无数人的温饱问题,他的成就不仅造福了中国,更对全球粮食安全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衡量其个人价值的重要依据。在社会层面,成就往往与资源分配、社会地位挂钩,它为个人提供了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也为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然而,单纯以成就衡量个人价值,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成就的取得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机遇、环境等,并非完全取决于个人努力。一个人即便具备卓越的能力和坚定的信念,若缺乏合适的机遇,也可能难以取得显著成就。另一方面,将价值等同于成就,容易导致功利主义倾向,忽视个人在追求过程中所展现出的精神品质。比如,一些科研工作者穷其一生致力于某个难题的研究,虽未取得突破性成果,但他们在探索过程中展现出的坚持、创新和奉献精神,同样具有极高的价值。因此,我们不能仅仅以成就论英雄,而应关注成就背后的追求过程。
追求,是个人价值的内在驱动力,它赋予生命以意义和方向。一个人对目标的执着追求,体现了其对理想的坚守、对自我超越的渴望。无论是追求知识、艺术,还是追求道德完善,这种追求的过程本身就是个人价值的重要体现。司马迁遭受宫刑后,依然坚持撰写《史记》,他在困境中对史学的执着追求,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历史的责任感;梵高一生贫困潦倒,却始终痴迷于绘画,他对艺术的追求让他的作品充满了生命力和感染力。这些人或许在生前并未取得巨大的世俗成就,但他们在追求过程中所展现出的精神光芒,却照亮了人类的精神世界,其价值不可估量。
成就与追求,二者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个人价值的完整内涵。追求是成就的前提和动力,只有在追求的道路上不断努力,才有可能取得成就;成就则是追求的阶段性成果,它不仅是对个人努力的肯定,也为进一步追求提供了基础和信心。我们应在追求的过程中,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挑战,以坚定的信念朝着目标前行;同时,也要正视成就,不被其束缚,将其作为继续追求的新起点。
在人生的旅程中,成就为我们扬起前行的风帆,让我们在广阔的海洋中破浪前行;追求则是手中的船桨,推动我们不断探索未知的领域。只有将成就与追求有机结合,我们才能准确丈量人生价值,在实现自我的同时,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文章通过阐述成就与追求的关系来探讨个人价值,你对这个立意和论述方式有什么看法?若有不同想法或想补充的案例,欢迎随时交流。
《追求铸就真正的价值》
在当今社会,人们常常习惯于用已取得的成就来评判一个人的价值。然而,在这看似普遍的标准之下,却隐藏着对人性和生命意义的片面解读。真正的价值,并非仅由那些外在、可量化的成就所决定,而在于一个人内心深处永不熄灭的追求。
成就固然重要,它是个人努力的结果,是汗水与智慧的结晶。科学家们经过无数次实验得出的科研成果,运动员们历经艰苦训练后赢得的世界冠军,企业家们克服重重困难缔造的商业帝国……这些成就不仅改变了个人的命运,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它们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人类文明的夜空。但若仅仅以成就论英雄,则未免失之偏颇。
因为成就往往是结果导向的,它可能受到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有些人尽管才华横溢、志向远大,却因时运不济或环境限制未能取得世人眼中的辉煌成就。比如梵高,生前穷困潦倒,画作无人问津,但他对艺术执着的追求却让他在画布上倾注了全部的灵魂。他不顾当时主流审美的束缚,用独特的笔触和色彩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世界。如今,他的作品被奉为经典,其价值得到全世界的认可。如果只看他生前的“零成就”,我们岂不是要错失一位伟大的艺术家?
真正的价值体现在追求的过程中。一个有着坚定信念和高尚追求的人,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会散发出独特的魅力。这种追求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动力,它激励着人们不断超越自我,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行。就像那些致力于公益事业的人们,他们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但他们怀着一颗关爱他人的心,在帮助弱势群体、改善社会环境等方面默默付出。他们的追求是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这种追求本身就是一种无价的价值体现。
再看那些为了梦想而不懈奋斗的年轻人,他们可能还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艰难跋涉,但正是心中那股对理想的热忱追求,让他们充满活力与希望。他们在追求中学会了坚持、懂得了责任,收获了成长。即使最终未能达到预期的目标,这段充满激情与挑战的追求之旅,也会成为他们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当我们重新审视一个人的价值时,不应仅仅聚焦于他是否取得了成功,而应更多地关注他在追求过程中展现出的勇气、毅力以及对真善美的向往。毕竟,生命的意义不在于终点处的荣耀,而在于一路走来的精彩与充实。让我们珍视每个人心中的那份追求吧,因为它才是铸就真正价值的力量源泉。
以追求为炬,照价值之光在生活的宏大舞台上,我们常常以成就为标尺,衡量一个人的价值。然而,成就不过是追求路上的阶段性勋章,真正衡量一个人价值的,应是那如不息火焰般的追求。
追求,是价值的源头活水。成就如同江河中闪烁的浪花,引人注目,但若没有追求这股源头活水的滋养,成就终会干涸。梵高,这位艺术史上的巨匠,生前穷困潦倒,仅卖出过一幅画。他的画作在当时不被认可,没有世俗意义上的成就。但他从未停止对艺术的追求,那如火焰般炽热的追求,让他在画布上尽情挥洒内心的情感。他用浓烈的色彩、扭曲的线条,表达着对世界的独特感悟。正是这份对艺术的执着追求,让他的作品在百年后绽放出璀璨光芒,成为无价之宝。梵高的价值,不在于生前卖出的那寥寥一幅画,而在于他一生对艺术的不懈追求,这种追求赋予了他超越时代的艺术价值。
追求,赋予价值以永恒的意义。成就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褪色,但追求所蕴含的精神力量却能穿越时空,熠熠生辉。司马迁遭受宫刑后,身心遭受巨大创伤,在世人眼中,他的人生已无成就可言。然而,他心中对历史真相的追求,对书写史书的使命感,让他忍辱负重,发愤著书。最终,他完成了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这部史学巨著,不仅记录了历史,更展现了司马迁坚韧不拔的追求精神。他的价值,不在于在仕途上取得的高官厚禄,而在于他为追求历史真相而付出的努力,这种追求让他的名字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追求,是成就价值的不竭动力。成就只是追求路上的一个节点,而追求会推动我们不断向前,创造更多的价值。袁隆平院士一生都在追求“把饭碗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上”的梦想。他几十年如一日,扎根田间地头,不断探索杂交水稻技术。从最初的成功培育到后来一次次刷新水稻产量纪录,他的成就举世瞩目。但袁隆平从未满足于已有的成就,他始终保持着对农业科技的追求,不断挑战自我,为解决全球粮食问题贡献着中国智慧。正是这份对梦想的执着追求,让他在农业领域创造了巨大的价值,不仅让中国人民吃饱了饭,也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反观当下,一些人过于追求眼前的成就,一旦取得一点成绩便沾沾自喜,停止了前进的脚步。他们忘记了,成就只是追求路上的风景,而不是终点。真正的价值,在于不断追求、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让我们以追求为炬,照亮价值的道路。在追求中,我们不仅能收获成就,更能铸就永恒的价值,让生命在追求中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追求:生命价值的永恒之光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人们常常习惯于用成就的大小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然而,当我们深入思考时,会发现这种衡量方式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一个人的价值,不应仅仅局限于他所取得的成就,而更在于他不懈的追求。
追求是生命价值的源泉。人生的意义不在于拥有多少财富、地位和荣誉,而在于追求的过程。正如苏轼所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这种“志”就是对目标的执着追求。司马迁在遭受宫刑后,没有被命运的打击所击垮,而是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史记》的编纂中。他追求的是对历史真相的还原和对人类精神的传承,而不是功名利禄。他的生命价值在追求中得到了升华,一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成为了他生命价值的最好诠释。他的成就固然伟大,但更令人敬佩的是他在困境中对理想的坚守和对追求的执着。
追求是生命价值的体现。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对社会、对他人所做出的贡献。这种贡献并非一定要通过惊天动地的成就来实现,更多的时候,它是通过不懈的追求和努力来体现的。雷锋,这位普通的解放军战士,他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他却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生命的价值。他追求的是为人民服务,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他都时刻想着他人,帮助他人。他的生命虽然短暂,但他的精神却永远闪耀着光芒。他的价值不在于他所取得的成就,而在于他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社会的贡献。
追求是生命价值的升华。在追求的过程中,人们不断挑战自我,突破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科学家屠呦呦,为了研究青蒿素,她带领团队在艰苦的条件下进行实验。她追求的是对人类健康的贡献,而不是个人的荣誉。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和挫折,她终于发现了青蒿素,为全球疟疾防治做出了巨大贡献。她的成就得到了世界的认可,但她更看重的是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科学的探索。她的生命价值在追求中得到了升华,成为了中国科学界的骄傲。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却过于看重成就,而忽视了追求。他们为了追求功名利禄,不择手段,甚至不惜牺牲他人的利益。这种人虽然可能在短期内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他们的生命价值却是空洞的。因为他们没有了追求,他们的生命失去了意义。
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的成就,而在于他的追求。追求是生命价值的源泉,是生命价值的体现,更是生命价值的升华。让我们在追求中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让生命之花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