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不易,作者每天也是辛苦写稿,只是为了养家糊口,希望各位观众老爷可以多多理解,文中加入5秒广告解锁,观看5秒后便可以免费阅读全文啦,感谢各位观众老爷的理解与支持哦~~~

文|临川
编辑|t
引言公元5世纪,东西方的超级帝国都面临了一场灾难。中国?崩溃了!罗马?也碎成了渣!但奇怪的是,几百年后,中国又欢天喜地迎来了统一的隋唐盛世;而罗马呢,四分五裂,再也没能合上。
这到底是咋回事?真的是蛮族把罗马帝国打垮的?还是内部自己先乱了套?今天咱们就来说说,为什么中国分久必合,而罗马,却只能眼睁睁看着分裂到底。

说起5世纪的罗马帝国,那真的是风雨飘摇,摇摇欲坠。蛮族的名字一提起来,罗马人就抖三抖。
其实,大家一听“蛮族”这个词,估计脑海中浮现的就是一群披着皮草、拿着大棒的野蛮人模样,咆哮着冲进罗马城。但你以为这些蛮族就是一群毫无组织的乌合之众吗?嘿,还真不是。
罗马帝国面对的蛮族,尤其是日耳曼人、匈人和阿兰人,实际上是一个个独立的部落,互相之间没啥太大的联系。他们并不像中国历史上面对的游牧民族那样,统一度高,指挥有序。
日耳曼人嘛,虽然语言相同,文化也有点像,但分裂得更厉害。公元1世纪打条顿堡大捷的是一伙人,2世纪打得罗马满地找牙的又换了一批,搞得罗马人都认不清敌人了。

再说匈人,算得上是罗马人的梦魇了。这伙骑着马、披着兽皮、射着弓箭的匈人,给罗马帝国送去了最致命的一击。阿提拉这个人号称“上帝之鞭”,走到哪儿,哪儿就得跟着遭殃。
罗马帝国的军事力量再强大,在面对这些来自四面八方、不停轮换的新敌人时,也只能节节败退。说句不好听的,罗马帝国的防线就跟豆腐渣一样,被蛮族一捅一个窟窿。

不仅是蛮族问题,罗马的内部也早已四分五裂。先是东、西罗马帝国的分治,让罗马本身就弱了一半,再加上内斗不断,皇帝们忙着争权夺利,谁还顾得上外敌入侵?于是,罗马帝国就这样一步步走向了分裂和崩溃。就像一块拼图,被拆得七零八落,谁也拼不回去了。
统一靠的是制度再来看看中国这边的情况。同样是5世纪,中国的北方正被鲜卑人、柔然人折腾得够呛,南方呢,汉人王朝也没好到哪儿去。你要说中国也崩溃了,这倒是没错,但人家就是能合回来。怎么做到的呢?说到底,得感谢秦始皇两千多年前的一盘大棋。

秦始皇当年一统六国的时候,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废掉分封制,实行郡县制。这一招,可是稳稳地把全国的控制权握在了中央手里。原本的分封制,跟罗马帝国有点像,中央政府只管着一块地,其他地方则交给各个诸侯去打理。
结果呢?中央根本顾不过来,分封的诸侯们一个个想独立。秦始皇看透了这一点,干脆把全国划分成郡县,所有的官员都由中央派,管得严严实实的。

还有一点,秦始皇不仅搞了郡县制,还统一了文字、度量衡、货币,搞得全国人民不管是文化上还是经济上,都逐渐融合在了一起。这么一搞,大家心里都知道,咱们是一个国家的,动不动就闹分裂的想法也少了。

不过,郡县制的好处还远不止这些。它确保了即使在中央政权崩溃的时候,地方上的官员还是会按照中央的规则行事,不至于一下子全乱套。
这就为中国后来恢复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隋文帝一上台,稍微收拾收拾,就能把乱成一锅粥的局面再度统一起来,这背后可不是光靠武力,更多的是制度的力量。

说到底,罗马的分裂和中国的统一,不光是制度上的问题,文化和观念上的差异才是根本原因。中国自古以来有着强烈的“家国一体”观念,认为国家就是一个大家庭,皇帝就是这个家的家长,天子守国门,百姓守家园。
这种观念根深蒂固,甚至在大乱之中,老百姓心里也一直盼着有个强有力的领导人站出来,重新把国家拉回正轨。

反观罗马,东、西分治之后,两边的人心早就不在一起了。东罗马忙着发展自己的拜占庭文化,西罗马则成了蛮族的“后花园”,谁来都能分一杯羹。
这样的局面怎么可能再统一呢?就算有人想恢复罗马的辉煌,可这地盘已经被分得七零八落,谁都不服谁,搞不好还得再打一仗。

另外,中国的地理环境也为统一提供了天然的条件。中原地区是个大平原,易守难攻,而边疆的游牧民族虽然时不时来捣乱,但始终无法对中原形成长期威胁。
而罗马帝国的边界实在是太大了,地中海沿岸那么一圈,四面八方都有人打主意。再加上那些蛮族也不是好惹的,罗马人每天都得提心吊胆,担心哪天又有新的敌人从天而降。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中国历史上一直有着“分久必合”的传统。每当王朝末期局势混乱,总有一位英雄人物挺身而出,统一全国。
无论是秦始皇、汉武帝,还是隋文帝、唐太宗,他们都在乱世中抓住了机会,把分裂的局面重新拉了回来。而罗马呢?崩溃之后,再也没有出现过这样的领导者,唯一尝试过的查士丁尼也没能成功,终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