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出现癌变,上厕所时或会有3个表现,等到晚期再发现就晚了

徐小康评养护 2025-01-28 00:00:56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肠息肉癌变的风险并不小,但很多人却在肠道出现症状时,依然忽视或者忽略,肠息肉虽然开始时没有什么显著的症状,可是一旦它们癌变,就可能迅速让情况变得复杂。

你有没有想过,肠道里的那些小小的息肉可能在你不注意的时候悄悄发展成癌症?

很多肠息肉患者就是因为不够重视这些初期的信号,才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等到癌症发展到晚期,再去检查时已为时过晚。

在我的临床经验中,许多患者都会告诉我,他们在一开始发现问题时,其实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直到某一天,突然出现了明显的不适症状,才开始意识到事情可能很严重,而实际上,很多肠息肉的癌变往往是在早期就能通过一些细微的变化被发现,只是多数人没有及时关注。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提高警惕,了解并识别肠道的异常表现,防止肠息肉癌变为肠癌,错过治疗的黄金时间。

大便形状和习惯的细微变化

有位患者,工作压力大,生活作息不规律,饮食也多以快餐为主,她在每次上厕所时,时常感觉大便不是很顺畅,尤其是大便变得越来越细。

可这种现象持续了好几个月,直到她开始感到腹部轻微的疼痛,才决定去医院做检查。结果,医生告诉她,原来她的肠道内长了一个肠息肉,并且已经开始出现癌变的迹象。

肠息肉出现癌变的一个早期信号就是便形变化,特别是便便变细变长,像铅笔一样,通常是因为肠道发生了狭窄或肿块的影响。

肠息肉若不及时处理,可能会逐步引起肠道阻塞,导致大便形状变得异常,这个症状往往是肠道中某些区域发生改变时所发出的信号。

这种情况其实并不少见,很多患者在感到便秘或大便形状不正常时,常常将其归因于压力、饮食等外部因素,往往不会立刻去医院检查。

但我在多年的临床经验中发现,很多出现便形变化的患者,最终都被诊断出肠息肉癌变。因此,不要小看大便形态的变化,它可能是在提醒你,肠道有问题。

排便时的不明疼痛

有位患者,几乎每天都得应酬、加班,每天早上上厕所,他总感觉肚子有些不舒服,尤其是排便时,有时会突然感到肛门处疼痛,像是被针扎了一样。

他一开始并不在意,总认为可能是自己吃得太多、喝了酒的原因,直到这种痛感越来越频繁,甚至开始影响到正常的排便。

他才去医院做了检查,医生发现,他的直肠内有一颗肠息肉,而且已经出现了癌变的迹象。

排便时的疼痛,尤其是肛门或下腹部的不明疼痛,通常是因为肠道内的息肉已经开始压迫到周围的组织,导致肠道的不适。

这种情况和便秘、腹泻不同,它是因为肠道内部发生了病理性变化,才会引起疼痛,而这种疼痛,有时在排便时最为明显,因为肠道在进行蠕动时,会对息肉和周围组织产生压迫。

很多患者往往误以为这类疼痛只是偶尔的肠胃不适,尤其是在长时间忙碌或缺乏运动的情况下,容易忽视它。

然而,如果你在排便时感到这种疼痛,尤其是持续几天,应该引起警惕,排便时的不适,是肠息肉癌变的一个重要信号。

大便中出现不明的血迹

最后一个表现,可能是最让人担忧的症状——大便中出现血迹,这个症状常常被忽视,很多患者甚至在看到血迹时并没有特别重视,而是将其归咎于饮食或是偶尔的肠道刺激。

有位患者,平时生活规律,饮食健康,一次,她在上厕所时注意到大便上有少量血迹,起初她认为可能是因为便秘时过于用力,便不再去理会。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情况愈加频繁,甚至有时候大便里会夹杂着血块,于是她最终去医院检查,医生发现,她的大肠里长了几个息肉,其中一个已经发展到了癌变阶段。

血便,特别是那种暗红色的或者带血块的,多半是肠道里出了问题,这种血迹通常是肠道里的息肉破了,或者是肿瘤出血引起的。

对于大肠息肉患者来说,血便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症状,尤其是当出血量不大,却持续不断时,更应引起警觉。

我在临床上看到过不少类似的病例,很多患者并没有将大便中的血迹与肠息肉癌变联系起来,反而觉得可能是便秘或痔疮引起的。

事实上,血便有时是癌症的早期表现,尤其是在排便后出现血迹的情况更应该重视,如果不及时治疗,肠息肉癌变就会逐步加剧,甚至扩散到其他部位。

肠息肉癌变的早期信号并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隐藏在我们每天上厕所的过程中,便形变化、排便时的疼痛、以及血便,都是息肉癌变的重要征兆。

这些细微的变化,常常会被我们忽视,直到病情加重,才后悔没有及时就医。

所以,在生活中,我们不妨每次上厕所时,仔细观察一下大便的情况,留心自己是否出现了不适或异常的变化。

身体发出的这些信号,常常是我们忽视疾病的关键,如果你发现了这些变化,不要拖延,及时就医检查,避免错过肠息肉癌变的最佳治疗时机。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肠息肉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文献

[1]张 利,胃肠息肉发生的临床特点及其发病的危险因素分析,浙江创伤外科,2024-10-26

0 阅读: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