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考文献:
《柳叶刀》:红肉与加工肉制品增加结直肠癌风险的研究
中华医学会肠胃健康指南(2023年版)
世界卫生组织(WHO):《癌症预防与饮食习惯》

“医生,我爸这几个月总是肚子胀,还时不时拉血,去医院一查,竟然是肠癌晚期……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在医院里,类似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肠癌,已经成为中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新增结直肠癌患者超过50万,死亡率高居不下。更可怕的是,很多人确诊时已经是晚期,错失了最佳治疗时机。

浙江大学的一项研究对100名肠癌死者的遗体解剖后,发现他们在生前的生活方式中,几乎都有一些共同的坏习惯。而这些习惯,很多人每天都在做!
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那些让你一步步走向肠癌的10大恶习。

“老板,来五斤牛排,再加两根烤肠!”
如果你是个无肉不欢的人,尤其是红肉(牛肉、羊肉、猪肉)和加工肉(香肠、培根、腊肉)吃得特别多,那你得小心了。《柳叶刀》上的一项研究发现,长期吃红肉和加工肉的人,患结直肠癌的风险比素食者高出20%-30%。
为什么?红肉在高温烹饪时会产生杂环胺,这是一种强致癌物。而加工肉中的亚硝酸盐,在体内可能转化成亚硝胺,也是公认的肠癌诱因。
✅怎么吃更健康?
肉可以吃,但要讲究吃法:
红肉每周别超过500克,最好用蒸、煮、炖的方式,减少煎炸烧烤。
白肉(鱼肉、鸡肉)更安全,可以多吃。
加工肉最好少碰,尤其是腊肉、火腿、香肠这些。

“青菜?那是兔子吃的东西。”
很多人不爱吃蔬菜,甚至连水果也不怎么碰,但你知道吗?膳食纤维是肠道的“清道夫”,能帮助排便,减少毒素在肠道里的停留时间。如果蔬菜吃得太少,肠道垃圾堆积,肠癌风险自然上升。
✅怎么补救?
每天至少吃500克蔬菜,深色蔬菜(菠菜、胡萝卜、紫甘蓝)更好。
水果也别忽视,特别是苹果、梨、香蕉,这些富含果胶的水果能促进肠道健康。
全谷物也有帮助,燕麦、糙米、红薯都是不错的选择。

“我一天到晚坐着,连上厕所都懒得走。”
长期久坐不动,肠道蠕动会变慢,便秘找上门,致癌物质在肠道里停留时间更长。世界卫生组织(WHO)早就警告:缺乏运动是导致肠癌的关键因素之一。
✅怎么动?
每天至少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比如快走、骑车、游泳。
别老窝在沙发上,哪怕站着工作,肠道也会更活跃。
饭后散步10分钟,能促进肠胃蠕动,减少食物在肠道的停留时间。

“我一天就喝两杯水,不渴就不喝。”
水是肠道的润滑剂,如果喝水太少,粪便就会变硬,排便困难,增加结肠负担。长期如此,肠道环境变差,癌变风险上升。
✅怎么补水?
每天至少喝1500-2000ml水,特别是晨起、饭后、运动后补充水分。
白开水最佳,避免含糖饮料和酒精,它们反而会加重肠道负担。

“凌晨不睡,天亮不起。”
熬夜会扰乱生物钟,影响胃肠道功能。研究发现,长期熬夜的人,肠道菌群更容易失衡,免疫力下降,癌变风险增加。
✅怎么调整?
尽量晚上11点前睡觉,别让肠道“加班”。
规律作息,每天睡够7-8小时,给肠道足够的修复时间。
避免睡前暴饮暴食,否则肠道负担更重。

“喝酒不过量,怎么会有事?”
烟和酒是肠癌的“催化剂”。烟草中的尼古丁和焦油会损伤肠道黏膜,而酒精则会破坏肠道屏障,增加肠癌的发生率。

✅怎么减少伤害?
戒烟是最好的选择,否则肠癌风险比不吸烟者高50%。
酒能不喝就不喝,特别是白酒、烈酒对肠道刺激更大。

“我每天上班压力大,胃都疼了。”
肠道是“第二大脑”,长期压力过大会影响肠道菌群平衡,免疫力下降,甚至增加癌变风险。
✅怎么缓解压力?
每天抽出10分钟冥想、深呼吸,调节情绪。
培养兴趣爱好,让自己放松,别总是紧绷状态。
多与朋友交流,社交也能帮助缓解压力。

“我身体健康,干嘛要体检?”
肠癌早期几乎没有症状,定期筛查是发现早期癌变的关键。很多患者一确诊就是晚期,如果能提前做肠镜检查,或许就能避免悲剧。
✅谁需要做肠镜?
40岁以上的人,建议每5年做一次肠镜。
有家族史的人,建议提前检查,最好每2-3年查一次。
有大便出血、长期腹泻或便秘的人,一定要尽早就医。

肠癌并不是突如其来的,而是长期错误生活方式的累积。如果你发现自己有以上的坏习惯,别等到身体报警才去改。
健康,从今天开始改变!你的肠道,值得你用心呵护。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