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子玉
这个世界的本质是,大部分人所得到的财富、名利等东西和其内在价值都是基本匹配的,所以,聪明人的做法一般都是,沉下心来修炼基本功、提升内在价值,然后等待时间这把量尺进行公平分配。也就是说,价值和时间才是一个人成事的两大最关键“参数”。
行文之前,我们先来解释一个概念,价值回归定律。指的是,价格和价值之间的长期趋势收敛,即市场价格会倾向于回归到一种长期的均衡价值。这个均衡价值反映了资产的内在价值,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市场需求、物品稀缺度和生产成本等要素决定的。如果一个资产的价格远高于其内在价值,它最终会回归到其真实价值。相反,如果一个资产的价格远低于其内在价值,它也会回归到其真实价值。
也就是说,某个东西的价格无论高于或者低于其价值都是暂时现象,时间这把量尺最终会驱动市场给出一个和其价值匹配的价格。
笔者长期钻研历史,今天就试着以历史人物来解释这种现象。众所周知,韩信的军事理论积累是在其老家淮阴完成的,那个时候,韩信就已经和世俗是格格不入,原因就是,他总是常态化沉浸于兵法的研究中,从来不想着解决生存问题,在偏离世俗的轨道之后,他就被淮阴人所集体排斥,这种排斥的情绪最终积累成一股势能,以胯下之辱的方式输出在韩信身上。
我们可以做一个假设,如果此时的韩信是在军营之中,那么他的行为在大家看来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之所以会被淮阴人所排挤根本原因还是,韩信的内在价值和其所处的环境严重不匹配,引发了排异反应。
可能韩信当时早就给自己在淮阴的境遇做出了合理的解释,因为从他接下来的所作所为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来:韩信先是选择接受,然后继续忍受,等待时间这把量尺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调整。
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在项梁起兵之后,韩信果断加入了楚军,从此蛟龙入海,先是在楚军中做到了参谋的位置,鸿门分封后又跳槽到刘邦的汉军中,然后就被刘邦拜为大将军,最终通过一系列军事神话佩戴上了兵仙的标签。
韩信的人生我们完全就可以用均值回归的理论来进行解释:在老家淮阴时,他的生活境遇和其内在价值是不匹配的;在长时间的等待之后,现实给了韩信加入楚军的机会,其内在价值和所处境遇完美匹配;当他在楚军中通过实战并结合之前的理论形成自己的军事认知体系之后,楚营参谋的位置又和其实际价值不匹配,于是又有了韩信跳槽汉军的事;即使他在初期加入汉军时寂寂无名,但最终还是被夏侯婴和萧何所发现并推荐给了刘邦,然后就是一段开挂的人生。
只能说,时间这把量尺确实是公平,它只会出现一时的失误,但最终还是对价值和价格进行精准对标。
由此可见,一个人要想破圈所需要做的只有两件事:沉下心来积累、夯实内在价值;等待时间给出和价值相匹配的名利、财富等东西。
但是,凡事也不是那么绝对,韩信也可能一辈子籍籍无名,没有破圈的机会,历史上怀才不遇的人多了去了,但也只有其积累了内在价值,现实才可能会给他对等的机遇。
也就是说,精进才有被机会选中的概率,摆烂则只能原地踏步或者下沉。

苦修基本功才是韩信破局的关键 图源/剧照
笔者之所以写这篇文章事实上是因为一顿饭产生的想法。在结束早上的工作吃午饭时,笔者用惯性选择了一家自认为味道确实棒的饭店,等进了饭店之后整个大厅已经坐满了吃饭的人,自己只能用眼睛搜索空位。最终,在一对看似同事的人的身边坐下,因为在同一张桌子上用餐,所以他们的谈话自然就能听见。
他们的对话内容大致是这样的,甲对乙说,一个小有名气的美食博主曾经特意来这家饭店吃饭并给出了自己的评分,认为不好吃。然后乙回复道,那个博主的评分只短时间内影响过这家饭店的生意,之后人家的生意又恢复火爆的常态,说明人家这家饭店的餐饮质量确实不错。
那一瞬间,笔者就想起了均值回归的理论。这家饭店因为某些外在因素生意暂时受到了影响,但本质上其餐饮质量是非常之高,在时间这个变量面前,人们最终还是会作出理智的选择,让这家店恢复和其品质匹配的营业状态。
还是价值和等待的逻辑。为什么有些饭店开在偏僻的巷子里生意还是很好,原因就在这里。
吃完饭回去之后笔者就在想一件事,为什么有些饭店长期生意不好最终只能关门,原因可能还是质量不行。只要一家饭店所处的位置人流量还可以,口味也不错,那么人们迟早会以常态化的打卡方式给出这家饭店和其质量匹配的营业状态。
所谓的坚持,意义就在这里,只有把基本功做扎实了,坚持才有意义,而饮食质量就是饭店的基本功。
相反,有些饭店在初期因为宣传或者其它手段吸引了一些流量,但之后人慢慢就少了,变得越来越冷清了,最终只能关门。原因大概率是质量的问题,客人在第一次失望之后以后就再也不回来了。以笔者的遭遇为例,曾经看到过一家生意看似火爆的饭店,于是就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进去尝鲜,结果是大失所望,再也没有去过,等到过了一段时间从其门口经过时,里边已经是冷冷清清。
等于说,市场给了这家饭店和其内在价值相匹配的一个营业状态。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笔者又想起了段永平,他在投资界一战成名的案例就是价值投资。在其发现一家严重被市场低估的公司之后就以当时较低的价格买了这家公司大量的股票,然后坐等升值,他的自信来源于,这家企业的价值完全高于其目前的股价,他断定,市场一定会给出和其价值所匹配的价格。
最终,段永平因为这次投资实现了财富的猛增。其成功的武器还是四个字:价值、等待。
不过呢,这看似简单,实际上却是难以做到,因为,对一个企业进行价值评估本来就是一件比较有挑战的事,这是对一个人认知的考验,除了认知,心理素质还一定要过硬,就是在股价波动或者还在下跌时你能够做到如如不动。心理层面才是对大多数人最大的挑战。
还有,做自媒体的逻辑也是如此。一个有内涵的博主他只可能一时没有流量,只要其能够坚持,现实一定会给出和其作品相匹配的流量,曾经就看到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个视频博主做自媒体入局很晚,但由于所讲的东西特别有料,所以就在短时间内收获了大量粉丝。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本质还是他内在价值高,市场只是给出了他和其价值匹配的流量而已。
所以,凡事一定要抓本质,你不能总是琢磨流量而忽视对作品的打磨,其结果只能是,越来越没有流量。
孔子说了,君子忧道不忧贫,一个人面对口袋空空的现状最应该做的是对自我价值的评估、提升,而不是想着如何赚钱,只有解决了根本性的价值问题,挣钱就只是迟早的事。
为什么有些人能够突然爆火,在短时间内收获巨量财富,就是因为,人家一直在价值这两个字上用功。
其实生活的逻辑也是如此,一个人所交的朋友基本上都是和其财富、认知、地位不相上下的人群,即使偶尔结识了比自己更有实力、更优秀的人,其大概率也会流失,为什么现实中会经常发生一些老朋友坐在一起总是无话可谈最终默默告别的事,原因就是,双方的价值已经严重不匹配。
所以,一个人想要结交优质朋友最正确的做法还是,努力提升自我,吸引和自己的内在价值相匹配的人。
婚姻同样如此。为什么有些人总是抱怨自己找不到优质的另一半,其实他们都忽视了一点,对自己进行打分,看看自己的内在价值是否匹配所要追求的对象。
为什么会有秦晋之好的说法,其实就是双方财富、地位或者认知层面的高度匹配。

所谓的秦晋之好本质就是价值匹配 图源/剧照
就算两个内在价值不匹配的人暂时结合,那么,在生活的围城中他们迟早也会产生矛盾,大部分人离婚的根本原因都是:结合时双方内在价值本来就不匹配,或者在婚后某一方勇猛精进,将另一半超越,出现了不匹配的现象。
当然,婚姻的事不能说的这么绝对,因为,除了价值因素外,感情也是主要参数。
之所以会以婚恋为例还是想说明一个道理:一个人要想找到优质的另一半首先一定要努力提升自我,这样,你才可能会碰到合适的人。
因为,世间一切事物运动的逻辑都是价值匹配。
职场同样如此,你想要得到某个职务,就先要将对应的职务所需要的条件一条条罗列出来,然后逐条去满足,如此才可能有机会将想法在现实中落地。
说白了还是,一个人一定要本分,一定要苦练基本功,才有可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的东西。
写文不易,看完记得点个“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