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长江走向“毁灭”,从潘叔到“潘子”,他到底走错了哪一步?

王兰追剧 2023-12-20 15:42:57

听闻医生的残酷判决,潘长江震惊和痛苦不已。他瘦小的身板在医院的长椅上瑟瑟发抖,泪水终于夺眶而出。作为一个表演家族的孩子,他比任何人都明白,舞台上的绚烂光环对他的吸引力有多大。

可一旦生命走到尽头,这些都将化为乌有。

父母明白,儿子就是要在那明晃晃的聚光灯下绽放光芒。于是,他们抛开对孩子身体的忧虑,义无反顾地支持他走上表演之路。

因为,他们知道,这是儿子活下去的唯一理由。

潘长江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的吃苦能耐。小时候要从一堆烂水果里挑出完好的香蕉吃,长大后面对艰苦的生活条件依然能打起精神学艺。

他决心用演技和毅力证明,医生的预测只能成为一纸空文。

于是,潘长江开始偷偷练习。为了练甩腰,10个手指全磨出血泡。父亲发现后,红了眼圈。

他这才明白儿子想表演的决心有多么坚定,于是更加支持他向艺术之路奋力赶去。就这样,22岁的潘长江如愿以偿,光荣入了评剧团。

这一步,就是他向医生证明自己、向命运挑战的第一步。

那是一条蜕变的道路。评剧改制后,潘长江被迫开始唱二人转。他对这个决定极为抵触,因为在他眼里二人转不仅低人一等,而且对相貌的要求也更严格。

一个又瘦又小,长相平平的人,要在二人转舞台上抢风头,可以说是畏惧重重。但潘长江没有退缩,而是使出浑身解数在台上卖疯卖傻,终于成为了“名角”。

就在他以为演艺之路会就此止步时,伙伴赵本山的出现为他带来了巨大转机。两人合作的滑稽戏《大观灯》在东北引爆,好评如潮,门票一票难求。

观众看着舞台上那个挣扎蹒跚、丑态毕露的“天下第一瘸”,笑得前仰后合。甚至有的人笑出了手术口子,还有孕妇直接被逗得流产。

潘长江和赵本山每天要连环演出五六场,累得干呕不止。但这也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认可度有多高,终于在这片土地上打下了口碑和人气基石。

尤其是潘长江,从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一跃成为“瘸子演员”中的翘楚。

舆论和票房的双丰收,让潘长江在这场意外的二人转蜕变中找到了自己的立足点。接下来,他只需要牢牢把握这波东风,就能扶摇直上,飞向更广阔的天空。

1989年,在国际青年戏剧节上,潘长江以 his 精彩的表演摘得了小品类的最高荣誉——金奖。站在领奖台上,他激动地握紧了那面金色奖章,眼里盈满泪花。

这代表着他在这个行业终于受到了来自国际权威机构的肯定,是对他演技的最高认可。

其实很多演员一生都在憧憬这个奖项,但终究是虎口拔牙。但对潘长江来说,失败和损失都太多太深,所以成功尤其甜蜜,仿佛在告诉他:你的选择是对的。

此后,在他漫长的演艺生涯里,这块金牌都会闪着光芒,时刻提醒着他梦想的力量。

1996年,在经历种种曲折之后,潘长江终于来到了中国最盛大的舞台——央视春晚。他精心编排的小品《过河》抓住了时机,深受大众欢迎。

随着春晚的高人气,这位大众戏曲演员也在全国范围内轰动一时,成就他在娱乐圈的权威地位。

人生的风光场面向来短暂,但这两次高光时刻将伴随潘长江一生。它们都印证了一个事实:不管外在条件多么逆天,只要内心足够强大,就还是能撬动这个世界。

正因为他拥有这般韧性格和毅力,才换来了属于自己的辉煌。

挣足了名气和钞票,潘长江并没有忘记自己的起点。从小过着清贫生活的他,一直都牵挂着家里的老母亲。为了让妈妈多吃些肉,他拼了命地养家。

然而病魔无情,还是让母亲在仰天长叹中离世。这成为他演艺路上最大的心病。

为了补偿妻女这些年的辛劳付出,他在北京买下大房产,让她们过上优渥生活。可又一次,噩耗降临了。医生诊断杨云患上了乳腺癌,需要立即化疗。

这一刻,潘长江只觉得命运弄人,面前好不容易建立的幸福都似锦上添花。

好在,女儿潘阳及时回国。在父亲的支持下,她顺利毕业于解放军文工团音乐系,和潘长江一同在舞台上奋力搏杀。

艰辛的道路让父女二人关系更加亲密,这也稍稍弥补了潘长江内心对女儿的那份欠债。

然而好景不长,名利场终究容不下太多真情流露。当女婿石磊的十亿身家加持后,“潘十亿”这个外号瞬间让潘阳成为众矢之的。

这里的规则太复杂,金钱和地位的诱惑无孔不入,即便是老艺术家也很难独善其身。于是,潘长江在这名利场丛林里开始迷失了方向。

潘长江属于老一辈艺人,他骨子里保留着扎实的戏曲功底和传统美德。但新兴的网络平台日新月异,他跟不上那些直播带货的新潮流,明显感到了代沟。

而那些能驾驭平台、变现流量的“90后”们,也不屑于和他这样的老艺术家为伍。

于是在这种背景下,潘长江只能眼睁睁看着直播带货风生水起。通过手机就能完成的交易和秒秒变动的数字,在他们那个年代简直就是传说。

这让他既新奇又眼红,心里也逐渐动了歪念头。

尤其是当好友嘎子卖假酒引发争议时,潘长江立刻冲进直播间义正言辞地劝导后辈——你要懂得权衡利弊,切不可贪图眼前利益。

然而转眼之间,他自己就无法抵御money的诱惑,开始在直播间大手笔推销茅台酒。

初期还顾忌着老脸,但大量订单很快就让他兴奋不已。为了博眼球,潘长江开始使出浑身解数来包装产品。什么茅台高管暗通权巧,什么定制红酒只卖给总统,通通是他信口开河。

那些单纯的粉丝们很快就被他的花言巧语迷惑了心智,掏钱购买可能存在质量问题的商品。

“潘嘎之交”这场意外事故,成为潘长江人生路上的一个转折点。起初,他还能找些冠冕堂皇的理由为自己开脱——我是老年人,不懂互联网,被带节奏了。

我其实也是好心,是他们断章取义。

但是很快,那些购买过他推荐酒品的粉丝们,纷纷站出来揭露真相。送赠的酒杯质量堪忧,酒水也大不如他说话时描述的那般高端。

甚至还有消费者购买的茅台酒,和超市里同规格的货值差距巨大。

这些证据足以证明,潘长江确实是为了流量和金钱不择手段。他利用自身累积的人气基础和正面形象,来引诱、欺骗那些信任他的粉丝。

一个老艺人,竟然也会为了眼前利益,选择违背职业道德和社会伦理。就这样,多年打磨的口碑在一夕之间化为乌有。以往天衣无缝的正面形象在粉丝心中留下了无法修复的裂痕。

讽刺的是,曾经劝他不要贪图金钱的嘎子,现在也成了他人生中最大的绊脚石。

这场突如其来的滑铁卢,成为潘长江从巅峰到尘埃的开端。他终于也没能逃过商业化的诅咒,堕落得一蹶不振。

0 阅读:38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