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770年,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是极不平常的一年,也是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的不平常的一年。这一年,新即位的西周天子平王把都城由镐京(今陕西西安市西)东迁至洛邑(今河南洛阳),从此王室衰微,大国争霸,一个新的时代一一分裂割据的春秋时代开始了。
也就是在这一年,秦人首领襄公因护送王室东迁有功,被周平王正式册封为诸侯,允许他在西周故地关中建立自己的国家。
据记载,在上古及夏、商时代,秦人首领世代都是钟鸣鼎食、地位显赫的贵族。秦人的始祖名叫大业,是黄帝的重孙女女婿的儿子,与商族信奉同一个图腾,居住在美丽富饶的东海之滨。夏王朝建立前夕,秦人首领伯益曾为帝舜驯服过鸟兽,又帮助大禹治理过洪水,被帝舜赐姓为氏。大禹死时推举伯益治理天下,但大禹的儿子使用阴谋手段杀掉了伯益,称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一一夏朝。
当公元前17世纪商族崛起灭夏时,与商族有一定血缘关系的秦人首领费昌怀着国仇家恨,参加了决战,攻灭了夏朝。
商朝建国后,秦人备受优待,不少首领先后在朝中出任要职,“赢姓多显,遂为诸侯”。在殷纣王时期,秦人首领为父子两人,声名播于天下:父名蜚廉,有疾走如风的本领,可日行八百;子名恶来,有拔山扛鼎的异禀,曾力挽弃马。当前11世纪兴起于关中西部的周族出兵灭商时,蜚廉和恶来因助纳为虐,父子双双被周公处以车裂的酷刑。
西周王朝统一天下后,赢姓部部族的政治地位一落千丈、氏族成员全部沦为周王室的种族奴隶。周公用强制手段驱逐他们离开原来的生活区域,迁往遥远荒凉的黄土高原西部。重重关山,漫漫长途,这支贏姓部族一路扶老携幼,跋山涉水,餐风宿露,一直走到西周统治疆域的“西垂”,在今天的甘肃省东部的清水县定居下来由于此地名“秦”,这一支赢姓部族便被人们正式称为“秦人”。
秦人的职责是为为周王室养马和赶车,实际上他们的普通成员也如同牲畜一般,经常被周天子当做赏赐臣下的物品。
秦人一支永远不服输的部族,相信在苍野茫茫,缺衣少粮的艰苦岁月里,他们始终抱着复兴种族的强烈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