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资阳发布

在”2013年1月巴中市巴州区析置恩阳区、2013年8月广安市广安区析置前锋区、2014年彭山县改眉山市彭山区”这些调整之后,资阳市就成了四川省唯一的金鸡独立市(只有1个市辖区的地级市)。近年来在撤县(县级市)设区等因素的影响下,全国的金鸡独立市在逐渐减少,因此资阳未来是否会通过调整让自己拥有第二个市辖区从而告别单区市的局面也成了一个猜想。
这本身就是个有争议性的话题,特别是在简阳市2016年从资阳市划入成都后,资阳市的存与废都是难以判断的问题,还曾在网上看到过撤销地级资阳市的网友猜想,应该说每种观的前提都是为了当地能更好的发展。那在资阳市继续保留的情况下,作为四川唯一的金鸡独立市,资阳拥有第二个市辖区的几率有多大呢?如果会,那它又会以什么方式来实现呢?

由于资阳目前仅辖乐至和安岳两个县,二者距离市区的距离都不近,加上其人口和面积的规模较大,因此通过撤县设区来让资阳告别金鸡独立市的可能就相对小一些,因此鹄书觉得最有可能就就是通过拆分的方式来实现。
以江河为界东西拆分雁江区即是借鉴广安市广安区当年以渠江为界析前锋区的模式,以沱江——阳化河为界来东西拆分雁江区,在雁江区的驻地在位于沱江以东的宝台街道的情况下,这就可能会出现两种方案:

丹山县地图
其一是沱江—阳化河以东继续为雁江区、以西区域设立新的市辖区,这可能的好处在于变动的范围较小且能利用雁江区驻地的资源;其二是沱江—阳化河以东为新设立的市辖区、以西保留为雁江区,不便之处在于雁江区要重新设立驻地,也可借鉴当年苍梧县析出龙圩区的经验,将雁江区驻地的部分资源留给新的市辖区。
新市辖区以 驻地宝台镇命名为宝台区,宝台街道沿用宝台镇之名,镇因宝台寺得名;或沿用唐宋时的丹山县命名为丹山区,唐贞观四年(630)析磐石县置丹山县(县治即今丹山镇),北宋乾德五年(967)丹山县并为磐石县的一个镇;《元和志》卷31记载丹山县取界内崇丹山为名。不管是丹山区还是宝台区,都是有出处且在国内没县级区划与之同名的地名;美中不足的是丹山镇不是丹山区驻地的话,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区分方面的困扰。

五代·丹山县地图
以沱江——阳化河一线以东有宝莲街道和宝台、丹山、中和、南津、小院、东峰、伍隍、堪嘉、石岭等9个镇,面积约为743.88平方千米、约为雁江区的54.42%,七普常住人口约为33.22万、约为雁江区的37.72%;西部有莲花、三贤祠、资溪、狮子山4个街道和老君、保和、雁江、临江、松涛、祥符、迎接、丰裕8个镇;面积约为888.45平方千米、约为雁江区的54.42%,七普常住人口约为53.39万、约为雁江区的62.28%;这个规模也是相对适中的。
对安岳县进行拆分除了拆分雁江区之外,之前也曾看到过拆分安岳县的建议,这大概是因为不管从面积还是人口来看,安岳都大约占了资阳近一半的规模。在全面的论证下拆分安岳县的话,不仅可以让市内各个区县的规模区域平衡,还能培育一个区域内的中心;如果在此基础上设立资阳市的第二个市辖区也有一定的可能,不过片区域目前并无较为出众的中心城镇,加上隔市区又远以及其他因素,因此如果从安岳分出一个县级区划的话,大概率也是县而非市辖区的身份。

县级区划的增加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当地的发展,但是也可能增加一定的成本,因此是值得谨慎对待的,不过区划变动的重要原则之一是有利于发展和管理,因此它的调整不仅要见大也要见小,所以不管未来资阳市的县级区划如何变动,能促进当地变得更好就是好的;对此你怎么看呢?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