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是岁月长卷中最温暖的篇章,而妈妈的花生饼,便是这篇章里最动人的音符。在记忆的深处,每年过年前,妈妈煎花生饼的场景,总是如同电影般清晰放映,散发着迷人的光芒。小时候,当新年的脚步渐渐临近,家中便开始弥漫着一种特别的期待。妈妈总会精心挑选一天,全身心投入到煎花生饼的“大业”中。天还未亮,厨房的灯便已亮起,那昏黄的灯光下,妈妈忙碌的身影,成为了我眼中最美的风景。

妈妈将早已准备好的米粉和花生米一一摆放在灶台上。她挑选花生米时格外用心,每一颗都要饱满圆润,仿佛在挑选着新年的希望。随后,她往其中撒上适量的盐,动作轻柔而精准。接着,妈妈拿起筷子,开始搅拌米浆。随着筷子的舞动,米粉与花生米逐渐交融,像是一场亲密的拥抱。
米浆在妈妈的搅拌下,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欢快地歌唱,预告着新年的即将到来。起锅烧油,这是煎花生饼的关键步骤。妈妈站在灶台前,眼神专注地盯着锅中的油。随着油温的升高,油开始微微泛起涟漪,像是平静湖面被轻风吹拂。当油达到六七成热时,妈妈迅速拿起装满米浆的模具,小心翼翼地将其放入油锅。瞬间,锅里发出“滋滋”的声响,像是油与米浆在热烈地打招呼。妈妈手持锅铲,熟练地翻动着模具,让花生饼均匀受热。不一会儿,原本雪白的米浆边缘开始泛起金黄,香味也随之飘散开来。那香味,混合着花生的醇厚与米香的清甜,瞬间弥漫了整个厨房,钻进了我的鼻腔,勾得我肚子里的馋虫直打转。

我总是迫不及待地守在灶台边,眼睛紧紧盯着锅里的花生饼,不停地问妈妈:“妈妈,什么时候能好呀?”妈妈总是微笑着回答:“快啦,小馋猫,再等等。”
终于,花生饼的两面都煎至金黄,妈妈将它们一一捞出,放在盘子里。那一个个金黄酥脆的花生饼,仿佛是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散发着诱人的光泽。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花生饼,咬上一口。“咔嚓”一声,花生饼的酥脆在口中散开,紧接着,浓郁的花生香和米香充满了整个口腔。那香甜的味道,顺着舌尖,滑入心间,让我陶醉其中。妈妈在一旁看着我狼吞虎咽的模样,眼中满是宠溺的笑意。在那些新年的日子里,花生饼不仅仅是一种美食,更是我们一家人欢乐团聚的象征。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品尝着花生饼,一边分享着过去一年的趣事,欢声笑语回荡在屋子里。如今,我已长大成人,离开家乡,在远方为梦想拼搏。但每到新年,妈妈煎花生饼的画面总会在脑海中浮现。那些与妈妈一起在厨房忙碌的时光,那些和家人一起分享花生饼的欢乐时刻,成为了我心中最珍贵的回忆。

每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我总会想起妈妈的花生饼,想起那煎出新年酥脆时光的温暖场景。它承载着妈妈对我的爱,承载着家的温暖,也承载着我对新年最美好的期待。在这忙碌的生活中,那份酥脆的味道,成为了我心灵的慰藉,激励着我勇敢前行。
又是一年新春至,我仿佛又闻到了那熟悉的花生饼香。我知道,无论我走得多远,妈妈的花生饼,永远是我心中最浓郁的年味,是我生命中最温暖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