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说绿营将领的薪俸问题】
在清代军事体系中,绿营作为于各直省屯驻的汉族武装力量,有着严谨且明晰的官制架构。依循清代职官制度,绿营武官序列自高而低分别为提督、总兵、副将、参将、游击、都司、守备、千总及把总。提督一职,肩负统摄一省军事政务之重责,与总督、巡抚共同构成清代地方封疆大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方治理与军事布防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在探讨清代官员俸禄体系时,一般而言,人们对其存在一种较为宽泛的认知:文官品级与俸禄数额呈对应关系,一品官员年俸为180两,二品为155两,三品为130两,依此递减,至九品时为33两。然而,需明确指出的是,此所涉俸禄范畴仅局限于文官“正俸”,并不涵盖京官所享有的恩俸以及地方官员特有的养廉银。
在清代职官俸禄体系中,武职官员与文职官员的俸禄模式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在各省绿营将官群体上体现得尤为突出。以从一品官职为例,提督作为武职从一品,其俸禄标准与文职从一品的总督截然不同。
相较于各省文官之正俸与养廉银,绿营将官俸禄体系呈现出更为复杂的特征。其俸禄构成主要涵盖俸银、薪银、蔬菜烛炭银、心红纸张银以及养廉银等多个类目。值得注意的是,绿营将官俸禄标准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会依据不同历史时期发生相应变动。
清朝初期,各级将领的薪俸构成仅为俸银与薪银两项。至顺治五年,朝廷于原有俸银、薪银基础之上,额外增支蔬菜烛炭银、心红纸张银以及案衣什物银三项。此举显著提升了将领的薪俸水平。该薪俸制度自顺治五年确立后,持续沿用,直至乾隆初年。
自清初至乾隆初年,绿营将领俸禄数额几何?这其中涉及加衔这一关键因素。熟知清代官制者当知,清初,各省提督通常会加左右都督衔;至于总兵官,所加之衔各异,部分加左右都督衔,部分加都督同知衔,亦有部分加都督佥事衔。由此可见,加衔差异直接决定了绿营将领俸禄水平的高低。
以获授左右都督衔的正一品提督为例,其俸禄构成包含多种类目。其中,俸银为95两,薪银计144两,蔬菜烛炭银达180两,心红纸张银200两,案衣什物银100两,各项累加总计719两。
获授左右都督衔的正一品总兵,其俸禄构成涵盖俸银95两、薪银144两、蔬菜烛炭银140两、心红纸张银160两以及案衣什物银60两,总计599两。与之相较,获都督同知衔的从一品总兵,所得俸禄为585两;而获都督佥事衔的正二品总兵,其俸禄则为571两。
在军事职衔体系中,于总兵级别之下,副将的俸禄为427两。与之相较,参将俸禄为267两;游击的俸禄则为255两。而都司的俸禄定在217两,守备俸禄为131两。千总所获俸禄为48两,把总则仅有36两。
基于上述数据可知,于雍正朝养廉银制度颁行前,绿营将领于账面上所获取的俸禄数额,相较文官为高。特别是诸如提督、总兵等高级别将领,其俸禄水平更是数倍于文官。
乾隆登基后,察觉到各省绿营提督与总兵在加衔方面存在差异,且俸禄标准呈现紊乱之态。于是,乾隆帝降旨厘定官阶与俸禄制度,将提督品秩定为从一品,总兵定为正二品,并裁撤案衣什物银。经此调整,自乾隆十八年始,绿营将领俸禄有所下调,例如,提督俸禄减至605两,总兵俸禄则降至511两。
【从一品提督的俸禄情况】
雍正年间,清廷推行养廉银制度。然而,该制度虽意义重大,却仅在文官体系内得以广泛施行,绿营将领并不在受惠之列。
自清朝初期起,绿营将领虽未享有养廉银,却拥有一项别具一格的岗位津贴——亲丁名粮。其中,“亲丁”所指为承担护卫职责的兵丁,而“名粮”则代表着口粮,意即每一名亲丁可获一份口粮。
以陕甘提督而言,其亲丁数量为八十名,相应可获八十份口粮。然而,在乾隆朝之前,各省绿营将领所统亲丁数额存在差异。例如,广东提督所辖亲丁为六十名,山东提督亲丁数额为七十名,而陕甘提督与湖广提督亲丁数额均为八十名。
在具体的军事执行层面,依据既定规制,各省提督有权按额定标准领取亲丁口粮。然而,现实情况是,其麾下实际配置的兵丁数量远未达至规定数额,多数情况下,仅维持在寥寥数名至十余名的区间。如此一来,超出实际兵丁所需的那部分口粮份额,便被相关提督据为己有,纳入私囊。
清雍正八年,河南巡抚田文镜奏请,对各省亲丁名粮之制进行重新厘定,旨在使其规整划一。旋即,雍正帝降旨,明确各省武职官员亲丁名粮之数额:提督八十名,总兵六十名,副将三十名,参将二十名,游击十五名,都司十名,守备八名,千总五名,把总四名,外委把总一名。
在完成对亲丁数额的规范统一后,各省提督所获钱粮亦实现标准划一,均为1440两。尽管提督并无养廉银这一收入类目,然而,每年仍能支取一笔亲丁名粮。
乾隆四十六年,乾隆帝颁诏废止亲丁名粮制度。与此同时,经朝廷商议,决定参照各省文官体制推行养廉银制度,其具体数额如下:
提督俸禄为两千两,总兵一千五百两,副将八百两,参将五百两,游击四百两,都司二百六十两,守备二百两,千总一百二十两,把总九十两,外委千把总十八两。相较而言,于京师任职的同类武职官员,其俸禄标准较外省略高。
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内地省份,部分边疆省份的绿营将领所获养廉银数额更高。以新疆地区为例,乌鲁木齐提督的养廉银达2800两,伊犁总兵与巴里坤总兵均为2100两,哈密副将为1200两,参将则为800两。
事实上,绿营将领的实际所得,并非仅局限于俸禄与养廉银。如同文官存在陋规,绿营将领亦不乏法外收入途径,诸如克扣军饷、虚报兵额等行为屡见不鲜。然而,鉴于此类收入的非规范性,其具体数额难以精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