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回来了她依然坚守

河西有事 2025-04-24 00:03:08

近日,圆满完成对口帮扶工作的汪兆云顺利抵津。他感慨,这次的经历付出与收获皆有,感动与成长皆得。

汪兆云是河西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的一名儿保科大夫,2024年8月,怀着满腔热忱的他踏上了为期半年的援甘之路,来到庄浪县妇幼保健院开展帮扶工作。在儿童保健门诊的工作岗位上,汪兆云始终坚守“以儿童健康为中心”的初衷。每一次为婴幼儿进行体格测量时,他都细致入微。小小的诊室里,光线透过窗户洒在他专注的脸上,他手中的测量工具如同精确的仪器,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凭借专业的眼光和丰富的经验,他总能准确地做出生长发育水平及健康状况的评价,并给予幼儿家长们科学喂养、保健、疾病预防等多方面的指导。

在工作中,汪兆云特别关注高危儿童的筛查工作。他为每一个高危儿童建立专案管理档案,每一次的档案更新,都凝聚着他对孩子们深深的关爱。定期对这些孩子进行追访,是汪兆云雷打不动的服务内容。无论是晴天的午后还是风雨交加的夜晚,他都会准时出现在孩子们面前,通过体格发育、心理发育评估、神经行为发育促进等检查及干预治疗,给予孩子们最精心的呵护。他常说:“儿童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守护儿童健康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帮扶地区工作一段时间后,汪兆云发现,尽管当地的儿保诊疗服务已经初步建立,但是群众对于儿童保健意识依然比较淡薄,宣传和普及儿童保健知识任重道远。于是,他在日常工作中积极推广儿童神经行为发育促进技术和儿童营养管理技术,不断增强育儿家长们的健康理念。在他和同事们的努力下,所在科室成功通过甘肃省儿童早期教育示范基地初审工作。

为了深入了解庄浪县儿童生长发育和儿童贫血患病率等情况,他多次下乡开展儿童营养改善项目监测评估工作。在乡村的土路上,扬起的尘土伴着他的脚步,他与孩子们亲切互动,仔细调查儿童基本情况、出生及喂养情况、24小时内食物调查、家长喂养与营养知识了解等多种信息。同时,他认真开展儿童身高、体重及血红蛋白等健康监测工作。他就像一位耐心的老师,向家长详细介绍母乳喂养和辅食添加的时间、辅食的食物结构、种类等知识,努力改变传统的婴幼儿喂养理念,普及婴幼儿贫血防治知识,还认真宣传营养包的冲调方法、服用方法、频次、保管存放及服用后的疗效等知识,为提高当地儿童的健康发展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汪兆云援甘源于自己的一腔热血,也离不开妻子的鼓励支持。妻子吕伟莉是河西区尖山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名医生,比汪兆云还早了两个月来到甘肃省庄浪县中医医院开展为期一年的医疗帮扶。吕伟莉不仅做好脾胃病科的常规看病检查,还定期在科内进行疑难病例讨论。积极参加医院举办的义诊活动,为居民发放科普资料、现场咨询答疑,免费测量血压、血糖,提高健康意识。她跟随庄浪县中医医院医共体总院办公室赴七家医共体分院,进行教学查房并给予指导意见,为分院的医生及村医们进行糖尿病药品等业务培训。

援甘路上,这对“90后”夫妻并非孤勇者。他们四岁的女儿告别天津的幼儿园,跟随父母扎根庄浪,在当地幼儿园开启新生活。清晨送孩子入园后,夫妻俩匆匆赶往医院;夜晚归家,三人围坐分享当日见闻。

从渤海之滨到水洛河畔,汪兆云、吕伟莉一家用行动诠释了东西部协作的“山海情深”,更照见了医者家庭“舍小家为大家”的赤子情怀。援甘工作结束后,汪兆云平安抵津,但妻子依旧坚守在援甘一线,尽管心里对妻儿有万般不舍,可他深知短暂的离别是为了更好地相聚,更是为了共同的坚守。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