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方法论:
围棋“小白”如何进行形势判断
围棋以占地的多少来决定胜负。作形势判断,要考虑的是黑白双方围空的大小。而在空已确定后再作形势判断,就有为时已晚的感觉。所以,形势判断只有在序盘和中盘,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那么,你能对下面的盘面进行形势判断吗?
第一次形势判断的时期,一般是在布局阶段的三十来着左右。因为仅一个子无法计算空,但是每一手棋都有很大的威力,所以在布局阶段的形势判断,应当将先手效力考虑进形势判断的条件之内。下面,选择序盘中的常见形状,来说明空的计算。
图1(托退定式)
右下角的定式,是托退定式的一种变化,虽然这一变化如今已不太常见,但仍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这里黑白各用了四个子,都得到了一些实空,容易比较。而其他定式因为外势与实利出现了较大差别,就要比较一些不同的东西,因此需要一定的技能和经验。
图2
(黑15目,白9目)
以红蓝线为界,计算空的大小得出如上结论。
以红蓝线为界,计算空的大小得出如上结论。
就是说,这个定式虽然各使用了四个子,却出现了黑空15日,白空9目不平等的结果。这能不能说是两分局面呢?
应该说,这是两分的局面。
图3
现在。再来回顾一下定式的次序。这个定式由白1一间高挂开始,至白7结束,一间高挂不利于占空,但相对于黑棋,白棋有两子居于四线,并将黑棋压在三路。因此,白空相对少一点也是不得已的。白空不足的部分,有对中腹强大的势力来补足。
所以,如果把这个势力计算在内,这个定式大体上是两分的。
一般情况下,用这一的要领来计算空,可以做出初步形势判断。但是,也有特殊的情況,有些棋靠简纯的加减计算是无法求出空的,这就需要棋手拥有一定的棋感和技巧,而且,不同的棋手对同一局面的优劣判断甚至会截然相反,对于这些复杂的情况,在这里就不做说明了。另外,即使空能够计算,随着棋局的发展,也会有增有减,直到一局棋的最后,要反复进行若干次形势判断,选择与当时的形势相适应的应手。
图4
现在,让我们回到文章开头的问题。如何对这一局面进行判断。
黑24实目+15目“势力范围”。
白10实目+24目“势力范围”。
由于这是一盘上世纪的对局,黑贴5目,因此这一局面目数大体相当,不过因为黑棋是先手而且白左侧四子很弱,这应当说是黑方优势的局面。
图5
接下来我们继续看棋局的走向。这里左边的行进和右下的交换有互相打入的味道,粗略估算可知,双方的空大体上是平衡的。然而,这依旧是黑优势的局面,而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继续看棋局的走向。
图6
行棋至此,有必要做一次较为精准的形势判断,不过现在盘面上还有不少地方没有确定,因此要先进行简单定型之后再做考虑
图7(图8)(图9)
左上角,从白1接到黑4止,是容易计算空的常见形。白5关,右边也可计算为白空。
黑空-—右上19目+上边3目+左边8目+右下12目=42目。
白空一一左上10目+右边8目+下边14目+贴目5目=37目。
从左边伸向中腹的白棋和上方的拆二棋形较差,再加上周围黑的厚味,很难围出空。此外,黑争到先手的有利条件,也要加进形势判断的条件之中。
如此,可以得到黑优势的结论。
以上是一些在对局中可以运用的形势判断技巧,各位读者不妨在对局中尝试一下,如果您有不同意见,也欢迎批评指正!
补充说明:本文灵感来源于笔者小时候读看过的一本布局书,为了避免ai算路对形势分析的影响,在实战部分选择了两位上世纪的九段高手的对局(白:武宫正树vs黑:石田秀芳),同时为突出本文叙述重点,未对对局中的棋手决策进行分析,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研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