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强后浪(下):三垂冈上百年歌!

词人说历史 2025-03-27 13:29:14

在今山西长治潞城区西南二十里处有一山,其山有主峰三座,当地人以大冈山、二冈山、三冈山分别称之。三座山头分别向三个方向延伸,南临潞州(即今山西长治);西指晋、绛(即今山西侯马、绛县);东向邢、洺(即今河北邢台、永年),其山也因山形而得名“三垂冈”。

三垂冈上百年歌

唐中宗时期,时为临淄王的唐玄宗李隆基曾被贬为潞州别驾,因此三垂冈上立有唐玄宗原庙。公元888年,晋王李克用大破孟方立于邢州,回师途中于玄宗原庙前摆酒庆功,席间命伶人唱《百年歌》助兴。《百年歌》相传为陆机所做,共十首,每十岁为一首,歌唱为人一生的幼年稚气、少年情怀、中年余味、老年悲怆。

此时的李克用三十三岁,虽正值壮年,却也饱经沧桑,从斗鸡台事变遭朝廷讨伐,到避祸鞑靼寄人篱下,再经平定黄巢之乱的无限风光,又在上元驿遭朱温谋害死里逃生。如今虽然坐拥重镇河东,实力在各藩镇中首屈一指,但在这个群雄逐鹿的时代,仍免不了戎马倥偬征战四方。当时,李克用才大败孟方立和朱温的联军,但是邢州城却久攻不下,师老兵疲而退,身心难免疲惫。

恰逢伶人演唱《百年歌》至衰老之际,歌声凄凉悲怆,李克用闻此有感而发。宴席之间面对诸将,手指身旁年仅五岁的的李存勖说道:“吾行老矣,此奇儿也,后二十年,其能代我战于此乎!”

公元908年五月初一,凌晨,大雾,三垂冈下。一支大军人衔枚马摘铃,兼程至此,人人一身征尘,却个个杀气腾腾,这支大军来自河东,统帅正是刚即位不久的少年晋王——李存勖。此时天色晦暗,不辨咫尺。河东军趁着晨雾向围困潞州的梁军夹寨发动攻击,大破梁军,一举解除潞州之围。这一年,距李克用在三垂冈上置酒演奏《百年歌》正好二十年。那么李存勖的河东军又是如何神兵天降,突然出现在潞州破敌解围的呢?

奈此朱梁跋扈何?

原来李克用之死不仅闹的河东人心慌慌,梁祖朱温初闻此消息也断定是李克用诈死,背后必然藏着阴谋诡计。加上之前李思安在潞州久战不利,令朱温大为恼火,于是他一面命令以足智多谋著称的名将刘知俊接替李思安,一面自己动身前往泽州,以应对李克用的诈死奇谋。“死诸葛吓走活仲达”的演义情节常常为人称道,却不知“死李克用惊动朱全忠”才是真实上演的一出好戏。

朱温到来,一时间梁军摆出了一副狮子搏兔的架势,如果梁军一直如此,那也不至有夹城之战的惨败。可在李存勖诛杀李克宁后,为试探周德威的态度,令其班师,周德威奉命后毫不迟疑的返回了晋阳,并留大军于城外,单骑入城。一方面,李存勖与周德威之间的隔阂就此打消,另一方面,周德威大军的撤退,也坐实了李克用的死讯,除却了朱温的疑虑。

毛头小子李存勖,此时尚入不了朱温的眼,潞州失去了外援,更被朱温视为囊中之物。如此心态之下朱温也就直接回开封去了,毕竟梁国初立,还有许多政务等着皇帝处理。朱温这一走就出问题了,他之前罢免了李思安,此时接任的刘知俊却未到任。潞州城外强大的梁军一时间群龙无首,而这也终将潞州梁军送上了覆灭之路。

李存勖洞悉了朱温的轻敌之意,在河东权利过渡基本完成之后,能臣猛将们团结在李存勖的周围,凝聚成了强大的量。于是李存勖对着群臣做了一番掷地有声的动员演讲,“汴人闻我有丧,必谓不能兴师,人以我少年嗣位,未习戎事,必有骄怠之心。若简练兵甲,倍道兼行,出其不意,以吾愤激之众,击彼骄惰之师,拉朽摧枯,未云其易,解围定霸,在此一役。”

这一番话足见少年李存勖既能谋划,又善决断。紧接着,晋阳城外的河东军还没坐稳屁股,就于四月二十四日拔营而起,在李存勖的率领下兼程赶往潞州,并于五月初一趁着晨雾向梁军夹城发动了猛烈的进攻。

英雄立马起沙陀

这一战河东名将尽数登场,有“李横冲”之称的李嗣源率亲兵卫队猛攻夹城东北角,率先突入梁军的营垒。大将李存璋和王霸指挥壮丁进行土工作业,填壕沟破壁垒,将夹城当中截断。周德威、李存审各率精锐,沿着李存璋开出的路进入夹寨,然后分头向两侧进攻。此时梁军还在做梦,并且奇怪河东军为什么能杀进他们的梦里。他们想不到河东军会打进来,因而根本没有对敌准备,惊慌之下只有夺路南逃。河东军三道齐进大砍大杀,一战斩首万余级,俘虏了梁军副招讨使符道昭以下将佐三百余人,缴获邹粮百万石。

就算朱温实力雄厚,经此一战也是伤筋动骨了,而河东被朱梁压制的局面因此战大为改观。李存勖展现出的卓越军事才能,在内部树立起了绝对威信。就连朱温也不禁感叹“生子当如是,李氏不亡矣!吾家诸子乃豚犬尔。”这来自对手的称赞,更足见李存勖的少年英武。

在李存勖打破夹城之际,潞州城内的李嗣昭尚不知情,周德威先至城下呼李嗣昭开门,李嗣昭还不相信,以为周德威已经投敌来诱骗自己。直到李存勖亲至城下,李嗣昭见其一身孝服,方才相信李克用真的已死,而潞州之围也真的被打破了。这才放声痛哭着打开城门,迎李存勖入城,至此潞州守城已一年有余,城中兵民死伤过半。真乃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而这仅仅是后浪逆袭的开始,此后的十余年里,李存勖整军驭民东征西讨,先平河朔,再争中原。历经柏乡之战、杨刘之战、胡刘坡之战、德胜堡之战,打遍刘荨、王彦章等梁朝名将,最终轻兵渡河直取开封,灭朱梁建后唐,上演了一场最强后浪的华丽演出。

李存勖敢于决断,又悍勇骠略,作战常率壮骑深入敌军腹地,或侦查敌情,或直接攻击,风格像极了西汉名将骠骑将军霍去病。他虽然数次因此陷入险境,但却也敢于在梁军势大,久战无功的局面下,孤军深入,对敌国的首都完成斩首,可以说极具人格魅力。

毛泽东手书《百年歌》

1964年,毛泽东在读史时突然想起一首关于三垂冈战役的诗,但记不清作者是谁,就留了一个字条请秘书田家英查证。为了便于查证还凭借记忆书写了原诗,并注明“诗歌颂李克用父子”。这首诗就是清代文人严遂所作的《三垂冈》,而当时的字条就是我们如今所看到的毛泽东手书《三垂冈》。其书法笔墨雄浑,大气磅礴,这可能也代表着毛主席对其诗、其人、其事的感受吧!

三垂冈

英雄立马起沙陀,奈此朱梁跋扈何。

只手难扶唐社稷,连城且拥晋山河。

风云帐下奇儿在,鼓角灯前老泪多。

萧瑟三垂冈畔路,至今人唱《百年歌》。

0 阅读: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