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机器人产业成为了备受瞩目的焦点。近期,大摩发布的《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百强榜》吸引了众多目光,中国有35家企业上榜,其中23家公司更是展现出强劲的实力。与此同时,同花顺数据可视化呈现的人形机器人研发榜,从研发投入等维度揭示了企业在该领域的深耕情况。
机器人产业链百强在深圳,雷赛智能作为智能装备运动控制领军企业,为机器人精准运动提供核心技术支持,其运动控制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类自动化设备。兆威机电是领先的微型传动系统制造商,产品被大量应用于人形机器人关节。比亚迪内部已开启人形机器人项目,依托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积累,有望在机器人动力和制造工艺上实现突破。
宁波的柯力传感是应变式传感器龙头,其产品赋予机器人敏锐的力感知能力。中大力德在减速器和减速电机领域领先,为机器人动力传输提供关键组件。

台湾地区的企业在产业链中扮演重要角色。台积电作为全球代工市场龙头,其先进工艺是机器人芯片制造的关键;鸿海集团则在电子代工领域优势显著,为机器人零部件制造和组装提供支持。
北京的地平线机器人是智驾解决方案龙头并布局机器人领域,小米集团推出人形机器人CyberOne,百度以百度大脑赋能机器人,展现出在智能算法和交互系统方面的实力。

此外,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企业凭借在电池领域的优势涉足机器人产业;绿的谐波、双环传动等在关键零部件制造上领先。

从研发费用看,华勤技术以37.36亿居首,上海电气36.93亿紧随其后,科大讯飞、汇川技术等企业也投入高额资金,显示出对人形机器人研发的重视。在研发费用占比上,奥比中光高达43.70%,凸显其在该领域的专注度,此外,科大讯飞、瑞芯微、凌云光等企业占比也超18%,体现出坚定的研发决心。
而在市场表现方面,自9月24日至今,企业涨幅差异明显。瑞芯微涨幅达258.15%,表现极为亮眼;卧龙电驱、双林股份等涨幅也超180%。部分研发费用投入较高的企业涨幅虽相对平稳,但持续的研发投入为其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这一榜单不仅反映了企业当下在人形机器人研发上的资源倾斜,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市场对不同企业研发前景的预期。高研发投入与合理的费用占比,有助于企业在技术上实现突破,从而在未来的人形机器人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